崔林丨从“讲话”、“说话”到“对话” ——中国电视新闻的范式转换与语态变迁
摘要:语态是传播范式的象征性要素。本文以传播语态的特点代表传播范式的整体特征,将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简要划分为“讲话”、“说话”与“对话”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范式特征和整体脉络进行了观照与梳理。
关键词:范式,语态,讲话,说话,对话
从媒体传播“范式”的转换和变迁来看,制作技术、节目形态与传播“语态”在中国电视新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决定电视新闻传播范式的这三大因素中,制作技术是物质基础,节目形态是表现方式,传播语态则是语言观念。三者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或是制约着电视新闻业的发展状态。
由于语态是“表达和叙述方式”,承载了传播观念和语言方式,其改变相对于制作技术与节目样式而言往往更为缓慢,而传播语态的改变也意味着电视新闻业的变化已经非常深刻,标志着一个阶段传播范式的转换已经完成,因此,传播语态的特点可以代表传播范式的整体特征。
从传播语态上看,中国电视新闻业从创立至今的历程,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讲话”、“说话”与“对话”。
一
“讲话”的阶段
(1958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
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以北京电视台为呼号开播,拉开了中国电视业的序幕。
从制作技术上看,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新闻采用的是电影的技术体系。电视制作“沿用了电影的手段和方式,声画很难实现同步记录,前期拍摄画面,编辑时也采用了电影的剪接方式,全、中、近、特画面线性组合,后期配解说、配音乐,三条平行线组合成声画记录系统。”电影技术手段的局限极大地限制了电视节目制作的自由。
与电影技术手段相对应,早期的电视新闻工作者大多也来自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各故事片厂,他们熟悉并习惯运用电影的工作方式,制作手法和观念自然也来自于电影。
△早期北京电视台的摄制人员大都来自“新影”厂和“八一”厂
从节目形态上看,这一阶段中国的电视新闻还远未形成具备自身特点的样式。“早期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有图片报道、电视新闻片以及口播新闻”,其中,图片报道大多采用来自新华社的图片,在摄像处理的同时加配解说词;电视新闻片即新闻纪录片加解说;口播新闻就是广播新闻的电视版,稿件主要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到80年代初,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样式——新闻专题片——才开始出现,这种节目样式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模仿、照搬其他媒体内容样式的状态,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为典型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在节目的语言方式上,电视新闻同样主要沿用其他媒介的语言样式,其自身所特有的电子媒介优势未能显现。有人形容说,在传媒系统当中,电视像是“新闻纪录电影的缩小版,人民日报的影像版,人民广播的图象版,新华通讯社的精简版”。
从传播方式上看,此阶段的电视新闻主要是“上传下达”。电视媒体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功能是“喉舌”、“工具”,电视新闻“承担的是‘宣传教化’功能,扮演着党和政府的‘喉舌’角色,突出强调的是意识形态要求”,电视新闻主要是“宣传品”,其新闻属性和媒体特性都还未真正展现出来。
从传播语态角度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呈现出一种“讲话”的姿态。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人员和机构鲜有“受众”的概念,在他们看来,观众是“被教育的对象”,电视新闻因而“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言必有意义,行必有倾向,思必有升华”。电视新闻节目的口吻也是高高在上,一派“讲话”的姿态。
二
“说话”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
80年代初,在国家走向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界开始与日本同行合作,拍摄了《话说长江》等一系列文化纪录片,给中国的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与以往“画面加解说”的方式不同,“新派”纪录片大量运用同期声、现场采访、跟踪拍摄等纪实风格的创作手法,令观众耳目一新,中国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式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从制作技术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采用ENG作为主流设备,不再受到电影技术手段的局限,电视拍摄和制作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
在节目形态上,这一阶段中国电视新闻的明显特征在于各种栏目的大量出现。这些栏目以舆论监督、生活纪实为内容重点,节目风格追求平民化、个性化,电视新闻因而一改以附庸、传达为主要取向的“宣传品”面貌和属性,成为充满人文内涵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早间新闻栏目《东方时空》
技术条件的更新、国外节目的影响以及自身经验的积累,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新闻在语言方式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期声和长镜头的大量使用,日常生活细节的频繁出现,真实的时空结构,开放的情节叙述,意味着中国电视新闻开始真正发挥电子媒体的特色,并逐渐寻找到了中国观众喜爱的节目形态和语言方式。
80年代,国外的电视语言观念不断影响着中国电视的理论和实践,其中最受重视、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是“纪实”,这种观念的核心即将影像作为“物质现实的复原”。在ENG等新技术的基础上,纪实主义推动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新闻在节目样式和传播语态上常创常新,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纪实风格的制作手法与“说新闻”的主持方式,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视新闻在传播语态上的明显表征。从传播观念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最为重要的变化在于开始尊重受众,电视开始了向大众传媒本质的回归。“平等交流”代替了“上传下达”,成为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在传播语态上明显软化,呈现出一种“说话”的状态。
三
“对话”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从技术手段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设备、SNG设备和高清设备的广泛采用使中国电视新闻在传播技术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升级和转换。在“决定人类生存”的“第三次浪潮”中,作为电子媒体的电视也完成了数字化转换,电视新闻进入“即时传播”时代,电视带来的视听享受远超以往。
在数字革命的另一面,随着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逐步走向深入,媒介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传媒生态正进行深刻调整,使得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面临挑战。受到新技术的解放与促动以及新的传媒生态的施压与抬升,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电视开始向一个新的阶段转型,应该说,当前的中国电视正处在一个新阶段的起点上。
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电视新闻所依存的传播格局发生了急遽变化,“中国电视全面进人了以'产品'为主导的阶段”。随着各省级电视台纷纷上星成为全国频道,电视业内的商业竞争迅速白热化,电视新闻内容走向多元化,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比重加大;在形式上,故事化、差异化、刺激性成为明显的追求和取向。
在激烈竞争的业态压力下,电视新闻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实现了语言样式的更新。电视新闻的制作者不再纠结于画面与声音、文字之间孰轻孰重,电视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再紧张,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组合与对位也就更为自由和谐调。至此,电视新闻终于摆脱了电影语言和纪录片样式的束缚,寻找到了更为独立也更具活力的语言方式。
从节目形态上看,直播成为电视新闻在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节目形态。由于数字技术带来的设备小型化趋势,电视的摄录设备更便于携带,更便于现场操作,现场制作逐渐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最为核心的制作方式。
随着直播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态又一次发生显著变化。连线直播报道改变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主播与记者之间的实时连线实际上围绕观众展开,主播代表观众提问,记者回答主播也就是观众关心的问题,观众被卷入到一个互动的交流过程中来,从而实现了“参与”。在“人际传播的拟态”这种模式下,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改变了以前以传者为中心的状态,开始以观众的参与为目标,以观众的取向为主导,呈现出一种“对话”的姿态。
直播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它促进中国电视新闻良好地适应了这一时期传播技术、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的变革,带来了电视新闻在节目形态和语言方式上的更新,并使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语态又一次出现了更替。在直播的促动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正用一种新的“对话”语态迎接并参与到媒介融合的时代中来。
作者介绍
崔 林: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现代传播》总第188期。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顾问/吴炜华
编辑/李怡滢
美编/邵暨阳
主编/丰 瑞 郑 石
监制/顾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