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维钢 |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田维钢 张仕成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摘要:本文主要从媒体融合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媒体融合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阐述中国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同时,结合一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最后,探讨电视纪录片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媒体融合,提出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要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媒体融合;电视纪录片;叙事策略


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界限日益模糊,不同形态的媒体彼此交融,作为电视媒体主要节目类型的电视纪录片,也逐渐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背景,在创作上寻求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


电视纪录片的融合契机


纪录片的本质是关注生活的故事,事物产生的变化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新机遇促使电视纪录片开始改变自身的发展模式,创新其传播模式和创作手法,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渠道融合:传播即时化


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的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电视纪录片可以脱离时空限制进行传播,并且可以实现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宣传,大大提高创作者的积极性。同时,受众的话语权也得到增强,对节目的走向具有绝对的影响力。


央视纪录片《南海Ⅰ号》利用微博即时宣传


内容融合:生产多元化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纪录片的资源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可以得到有效整合,资源的开放性给众多纪录片创造者带来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在线上征集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想法和优秀素材,为纪录片爱好者提供资金和技术培训。


营销融合:影响平台化


媒体的融合改变了电视纪录片的营销渠道。技术障碍的壁垒不断被打破,使得纪录片能够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形成“话题效应”,从而提升传播力度。


受众融合:需求个性化


随着观众文化素养及纪录片知识的积累,纪录片必须多方面考虑受众的兴趣、需求和纪录片的题材、内容等。此外,受众碎片化的接收信息方式也促使纪录片创作者开始考虑影片的内容选择、景别构成、叙事策略等创作因素。


融合时代电视纪录片叙事理念的拓展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理念发展经历了从政治化色彩的淡化到人文关怀色彩的凸显,再从百姓意识的增强到大众视角的转变,创作理念日趋成熟。而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理念逐渐在思维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


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展现国际化叙事形态


在全球化语境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的“国际化”趋势尤为明显。但目前我国与一些西方国家在思想观念上仍有差异,运用何种手法向世界传达中国观点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海报


精英大众相互融合:关注个体的社会存在


受到新媒体传播多元化的影响,传统纪录片开始着眼于独立个体的社会存在、对自我的思考、对人文的关怀。媒体融合时代,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充分尊重社会大众文化的传播理念,同时也凸显出中国社会主流文化追求个性化表达的特点,这才是纪录片适应时代潮流的展现。


电视纪录片叙事手段的创新


电视纪录片作为叙事作品,在媒体融合时代需要用更加巧妙的叙事手段来进行纪录和展示。简单地来说,纪录片中的叙事策略就是讲述故事的手段。


表达方式融合,把握内在节奏


1.剧情再现。在确保真实的基础上,通过剧情再现的方式,对某一事件中的人物和人物行为通过演员的表演全景式地展现出来,这种叙事策略被大量运用在优秀的历史人文类的题材中。


△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将“情景再现”融入历史影像创作


2.微观叙事。作为传统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补充,微观叙事是从微观的角度切入,以关注普通个体、细节的方式去聚焦人物的情感,进而反映人性,表达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在故宫修文物》关注人物生活,以小见大


视听元素融合,调控外在节奏


1.解说词。电视纪录片主要以画面语言为主,这也就要求解说词要简明易懂,而随着新媒体趋于娱乐化的消费习惯使得这一要求更加凸显。在网络平台上,个性化、有特色的内容能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具有明显特色的解说词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传播效果,使片子脱颖而出。


2.三维动画。纪录片往往会面临文献、数据、技术解析等容易使人感到枯燥的内容,因此在近期一些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中,开始大量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为影片所需的科学原理阐述及工程数据演示提供了直观而全面的剖析。比如《水脉》运用三维技术构建起遇真宫的原貌,使得画面更具表现力,并且易于观众接受。


叙事技巧融合,营造情绪节奏


1.悬念冲突。充满悬念和冲突的故事,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在故事化的情节中安排适当的冲突、设置适当的悬念,能引起观众观看的欲望。


2.碎片化剪辑。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注重叙事节奏的轻重缓急,利用碎片化的剪辑方式增强影片的叙事张力,调动观众的情绪。另外,为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和变化,纪录片创作者还顺应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融合新的媒体形式,运用“微电影”的手法进行纪录片创作。


结语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与深入,互联网包容性特征愈发凸显,受众也将更加分众化、个性化。在这种背景下,纪录片的生产、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创新和融合,选择适宜选题,精炼内容,强化节奏,考究拍摄细节,呈现多元化叙事策略,拓展营销渠道等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制作高品质的纪录片,让观众在欣赏影片过程中能有所共鸣,有所思考,才能彰显纪录片独特的魅力。


此外,除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创作者也不能忽视纪录片本身的文化价值。在面对日益更新的传播环境和互联网热潮,对于题材的选择、拍摄剪辑的处理等环节,仍然需要创作者们以冷静、理性的思维去对待。在创作过程中关注人性最本质的需要,坚守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取向。


作者介绍

田维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

张仕成: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东南传播》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田维钢 | 从资讯认知到情感体验:融媒时代新闻表达的创新

何苏六 | 为时代留下影像:中国纪录片的新动能与新趋势

于然 | 短视频平台视听语言转型与潜在影响研究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顾问吴炜华

编辑/辛艾泽                            

美编/林欣怡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