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中国电视教育的守护者——胡芳
共和国的发展壮大
离不开新闻传播事业的守望与记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
让我们一同走近这项光荣事业背后的
拓荒者 教育者 传承者
他们的奉献是国家飞跃的动力
他们的故事是我们最好的献礼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
中国电视教育的守护者——胡芳老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胡芳老师篇
本集导演:马铨、桂笑冬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分会
共同推出了系列专题片《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人物志》
出品人:高晓虹 总导演:何苏六、秦瑜明)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胡芳老师?
01
“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她职业生涯的一开始 ,就是这么一个为学生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让我觉得突然有一种时空的贯穿感,在30多年的这么些日子里面,她始终没有变过。她永远在每一代这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 王嘉婧 2007级广播电视编导
1977年冬,国家恢复高考,胡芳老师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发生改变。
她赶上了那年的高考,报考的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摄影专业。虽然以一个名次之差遗憾落榜,但是凭借优异的专业课成绩,入选筹建广院新闻系暗房实验室的工作。
△青年时期的胡芳老师
1979年5月,胡芳老师开始负责暗房实验室。时任电视系主任矫广礼老师说:“每天我到实验室之前,她肯定在那墩地、大扫除,累一身汗,天天如此。”
△在北京市一所学校学习摄影专业
当时的暗房实验室不允许学生随便进去,但是很多学生在课外拍了胶卷,胡芳老师会偷偷帮他们打开暗房的门,让学生冲洗胶卷。她从进入教师行业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如此。她把人生三分二的时间都献给了中传电视学院,献给了中国的电视教育事业。
△对摄影知识热爱如初
01
“挺忙的,但是还是挺开心的”
接触一个新事物,胡芳老师是很善于学习的。她会很努力的去研究,就是这个领域应该去做些什么事情,应该去掌握一些什么样的方法。
—— 孙振虎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
1999年,胡芳老师担任电视学院党组织副书记,主要从事党务和学生管理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她到北师大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在学生的印象中,她一直善于学习,喜欢接触新事物。
2013年,学校进行学部制改革,胡芳老师担任学部党委书记、副学部长,工作内容更加繁重。除了党务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她还要负责对外的合作交流、横向和纵向的科研项目、拓展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任务。
△桃李满天下
工作中,她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一件事,而是希望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比如“半夏的纪念”和“一分钟全国大学生影像展”等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她每年都有新的思路,包括设置特别单元,设计新的主题等等。她那种既有大局意识,又关注细节的工作风格,深深地影响了许多青年教师。
△工作中既有大局意识又关注细节
01
“一声胡妈比单单叫我老师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
不仅仅是说在教育,或者说在知识的层面上,会有一些长进。我觉得更多的是做人和对于人生的选择、感悟这方面。
—— 李桢宇 2011级广播电视编导
△学生们为胡芳老师庆祝生日
她当过好几十年的班主任,但从大一带到大四的也就两个班。一个是2007级电编,一个是2011级电编。大学阶段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在一块度过他们这么美好的一段时光,她觉得比他们的家长还要幸运。
△与学生们在一起时刻保持年轻的状态
对于知识的学习,她认为学生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要走得好走得远,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政治素养,更为重要的就是培养爱心和奉献意识。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胡妈”,有一个潜意识的印象就是“胡妈是万能的”。
30多年过去了,电视学院从过去的新闻系,到电视系,再到现在的电视学院,她从未离开过这个集体。从事繁忙的党务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同时,也依旧能保持年轻的状态。对于同学们称呼她为“妈妈”,她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更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品德修养,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除了老师,她更像一位家长,最开心的事就是与身边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一起相互学习,分享他们成长的喜悦。
△四年也好,七年也罢,收获学生成长的每一份感动
拳拳师心化春雨
一声“胡妈”万缕情
电视教育守护者
薪火相传谱华章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编辑/张子璇 董志奎
美编/牛 耕 林欣怡 张开妍
主编/丰 瑞 郑 石
监制/顾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