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周丨读见“参与观察”:如何参与?怎样观察?

张方媛 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2021-09-10

读见,是唱见、乐见、舞见的姐妹与基友。

读见,是银杏叶飞舞小白杨吟唱的读书周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霸与校草的读书笔记。

读见,也是朗朗书声和光影广院的青春记忆里,因阅读、因看见、因为有你——亲爱的事业粉与路人粉的小哥哥、小姐姐——的点击的转发而幸运存在的网络文字。

读见时代,读见经典,读见我们自己的声音。  


—中国传媒大学2019读书周的“读见笔记”


霜降时节,四十八教的玻璃窗映着楼外的片片黄叶。第五次在这样的时节踏过落叶走进教学楼,坐在这样的教室里,听着熟悉的老师讲述全新的知识,才恍然意识到,从本科到研究生,原来已经在中传留下了如此多的记忆。

拿起笔,孜孜不倦地记录着老师一本本推荐的书籍,有些名作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却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真正试着沉下性子阅读。


△ 秋高气爽、静心阅读,产生新的感受


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翻开了《街角社会》这本书。略显厚重的书本,却在翻开之后才能品味出其中趣味,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贫民区的社会结构,这个听起来既严肃有庞大的主题,在这本书里融进了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书页翻卷,千里之遥、时空之隔,都可以借着书卷上的文字得以连接。作者威廉·伏特·怀特在对“参与观察法”这一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使身在大学校园的我也有幸沉浸于远在美国波士顿街角社会的故事,仿佛来到了科纳维尔的街区中。


  如何参与:

走进“参与观察法”的研究方法


还记得本科在中传时,

摄影课上老师总是提到著名战地摄影大师

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

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而阅读《街角社会》这本书时,

我再次想到了这句话。


学术研究中,尤其是使用“参与观察法”这一研究方法时,“离得足够近”有时会对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至关重要。

在本书开头的引言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外人”眼中的科纳维尔:“有一个叫作科纳维尔的贫民区,那里居住的几乎都是意大利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对于这个城市的其他人来说,这是一个神秘、危险和令人忧虑的地区。从高级的商业区大街步行到科纳维尔,仅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商业区大街的居民走到这里来,却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 推荐书目:《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


这段话令我颇有感触。当我们要研究某个群体时,常常会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城市里的外来人口,还是网络空间里的二次元群体、粉丝文化里的粉丝群体等等,他们在不了解情况的局外人眼里都会出现某些刻板印象。这些群体分明就“近在眼前”,可一旦想要深入,又似乎“远在天边”。所谓“参与观察法”,如何参与,就成了最先要考虑的事情

即便对这本书的作者威廉·伏特·怀特而言,这种参与的尝试也不是一次成功的。

在文章附录中,他给我们讲述了他非常遗憾的几个错误操作。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在最开始进行这项研究时“并没有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训练”,而“认为自己是一名经济学家”。

△ 作者威廉·伏特·怀特使用“参与观察法”了解社会结构


于是他采用了一个费时费力却难以深入的方式——“走家串户地登门拜访”。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快意识到这种“闯入人家”的做法非常莽撞,于是速速终结。之后,他又在迷茫中进行了一次盲目的模仿——去搭讪一位姑娘,听她讲述街角故事。结果实际情况与他的想象十分不同,他也险些激怒了当场的另一位男士,最终只得仓皇离开。

最后,直到作者借助社会工作者的帮助结识了后来书中的关键人物多克,才在他的助力下逐步被这个群体接纳。

我觉得作为中传学子,类似的经历很多人都不陌生。不一定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可能是在采访的时候,因为方式不当被采访对象拒绝;也可能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交流上的问题而拍不出被摄者真正的状态。

我们既能热心实践

又能潜心钻研

一直有一种说法,说中传学子重实践,而缺乏学术深度。

但其实,这些中传给予我们的实践经验,不也刚好可以用在学术研究中吗

因为有过这些实践经验,在研究之初,我们就可以扬长避短,尽量从自己感兴趣也有基础的领域做起,而不是完全“抓瞎”式地开始研究;在交流当中,我们也会对“想当然”的情况更加警惕。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假设,但也要对研究中的各类情况有所准备。“参与观察法”中,观察对象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我们在学校各类课程中学到的沟通交流的技巧都可以在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得到展现和应用。


   怎样观察:

于千丝万缕中梳理思路


当我们参与一个群体,

有可能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千头万绪,

我们自己或许已经有了直观的感受,

可若是想进一步深入,总结出其中的特点,

或者是把这个小世界的样貌呈现给别人,

则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这个时候,不妨就来看一看《街角社会》的作者是怎么做的。

在书的附录中,作者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这本书的成书过程,即整个参与观察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其中甚至还专门列出一个小章节,叫做“参与观察的训练”。

从这些文字里,我可以窥见作者当年是怎样从一个懵懂茫然、莽打莽撞的局外人到一名游刃有余、收获颇丰的研究者。


△ 作者在附录中生动描述成书过程


首先,大量的时间投入是不可避免的。在参与之后,作者并没有立刻住进科纳维尔的街区,而是以一种类似上班打卡的方式从家里出发,到街区去观察。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样并不能真正感受到科纳维尔。于是他进行了调整,走进街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行。这种类似于完全沉浸的观察带来的则是铺天盖地的信息量,这时候,作者不得不停下来思考。 

“在我收集初步的研究资料时,我必须确定如何对这些笔记进行整理。在研究的最初阶段,我是单纯地按照时间顺序,将全部笔记收入一个公文夹。但是随着对多种不同群体和不同问题进行继续研究,这种办法显然就行不通了。”

“我只好将笔记进一步分类。似乎可能有两种主要的分法:我可以按题目来组织,依政治、职业、宗教、家庭等等分门别类;或者,可以按群体将有关的资料分类,即按诺顿帮、意大利人社区俱乐部等来划分。当时我并未真正考虑成熟,于是开始根据群体将资料归档,并想等我以后对应该设什么题目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再重新分类。”


△ 应该如何做好“参与观察的训练”


“随着各个公文夹里的资料越积越多,我渐渐意识到,按照社会群体来整理笔记适合于我的研究的进展情况。”

这个过程让我有了很多思考。如果说投入时间是对研究态度的要求,那整理信息则是逼迫我们提升研究能力。我们在尝试着做研究时,有时候虽然有了大致的方向,但仍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不是呆板的,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不断提炼,不断寻找更合适的思路,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结论。


   阅读反思:

作为研究者的自我定位


虽然这本书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

呈现出了极富深度的研究成果,

但读完这本书后进行反思,

我依然认为这个过程存在着问题。

当我们既作为参与者成为群体中的一员,

又作为一个研究者要客观观察这个群体,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极为谨慎 


首先,最基础的一点,在法律及道德层面的自律

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加入到科纳维尔的“街角帮”中,并观察一些非法团体的社会活动,因此游走在一些非法赌博、非法售酒等活动当中。诚然,中美社会的一些社会文化习惯不同,但我们在研究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是研究者,而不是警方的卧底,需要在法律层面严格自律,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在自我道德操守上的坚持。我们参与群体中,但不应该完全被这个群体的情绪带走,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每行一步,都不妨做一次自我反思。例如,当我们要参与一个粉丝群体,就一定要参与他们的“骂战”吗?如果粉丝群体对他人带来人身攻击与网络暴力,我们也要参与并在其中“火上浇油”吗?


△ 自律是我们做参与度高的研究的底线


而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自身对于群体行为的影响

在本书作者的记叙中,因为他的存在,曾引发过“街角帮”的一些争议与分裂,故参与者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研究群体。

这提醒我们必须考虑到,在参与之后,我们的观察是否还客观真实。曾经有一个有趣的案例,在20世纪西方电子公司霍桑工厂,研究人员试图探究如何提升生产力的变量。结果他们发现,因为工厂员工知道在被研究,无论改变了哪一个变量,员工们的生产力都在提高。后来社会学家就把研究主体因为知道自己被观察而改变原本行为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而这些都提醒我们明确作为参与者与研究者的自我定位,审慎对待自己在研究中的行为。


△ 霍桑工厂发现的“霍桑”效应对研究者的指示性很强


本书的作者在序言中说:“直到不久前,社会学界似乎有一种普遍的想法,认为我曾使用的‘参与观察法’与其他定性方法一样,已经过时,正在被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排挤到一旁,人们认为定量社会学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但实际上,定性方法并没有过时,“参与观察法”所能带来的深度也常常给人惊喜,只是同时这种方法也对使用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社会学家安森·许普和戴维·布罗姆利在使用“参与观察法”后,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就像是在“走钢索”。

从开始参与,到观察过程,再到融入群体后保持自己的客观立场,每一步都要求研究者谨慎以待。《街角社会》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参与观察法的一个典型范例,尽管这本书的成书时间离我们所处的现在已经相对久远,研究过程也存在一些瑕疵,但我认为,它依旧对于我们学习使用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具有极高价值。

延伸阅读


《参与观察法》乔金森

-----------------

这本书在西方社会科学界长销不衰,已逐步成为一部得到广泛认可的经典工具书,也是我国内地在参与观察法方面的第一本译著。

《公共参与 场域视野下的观察》戴烽

-----------------

这本书以“场域-惯习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研究市民的公共参与行为,更好地发掘了影响公共参与的深层因素,为社会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介绍

张方媛: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读书周 | 读见“公众”:藏在“代理人”背后的幻影

读书周 | 读见“融合”:“灰夫人”的踌躇与隐忧

读书周 | 读见“交流”:仰望传播的星空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术顾问/吴炜华

供图/倪   豪   陈   红   王海龙   蔡   雨

编辑/龙泠宇                          

美编/冯   璐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