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周丨创见,哪怕些许的微光,都能让人豁然开朗
当前仍处于防疫攻坚的关键期,学部君提醒各位CUCer务必踏实待在住处,不四处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防范,理智应对!按时作息,坚持每日学习~ 返校时间敬候学校通知安排!
疫情宅家·宜读书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对周围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疑问
👇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人类吗?
泛娱乐终将裹挟我们的理性吗?
图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何意义?
......
读书不觉已春深,话不多说!
让我们继续约享春季“读书周”的精彩
本
期
目
书
Bibliography
of this issue
滑动解锁
1
《人工智能》
作者:李开复 王咏刚
2
《娱乐至死》
作者:尼尔·波兹曼(美)
3
《图像证史》
作者:彼得•伯克(英)
01
——《人工智能》读书报告
作者介绍
杨宁:2019级国际新闻学
美国著名发明家、预言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曾在《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到2045年,‘奇点’就会出现,机器智能超越人类。”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奇点”就要来临了吗?人工智能就要取代人类大脑了吗?
提起AI,我脑子里最先浮现的是机器人、然后是高端的科技,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人工智能)都是藏在底下,因此人们并不知道有很多东西已经是机器学习的系统在驱动。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包括在新闻传播的领域也有它的身影,这让我想到新华网的AI合成主播,以及自动撰写稿件的程序。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但是如何界定它仍是难题。
有问题贯穿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始终——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差别是什么?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实际上,人工智能与人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进行训练总结,但它往往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人类可以用自己卓越的抽象能力,仅凭少数个例,就归纳出可以举一反三的规则、原理,甚至更高层次上的思维模式、哲学内涵等。”
谷川流说:“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我们不能凡事都依赖它,每天无所事事、大脑空空,最后像宠物一样被AI豢养起来。那个时候,人类的终结日才真正到来。但这并不是人工智能的迫害,而是我们将自己推入了深渊。
02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作者介绍
翟一凡: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一论断的确是令人惊异的。在这本书的十一个章节中,作者通过印刷时代与电视时代下人类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方法的的对比,揭示了我们正面临的媒介危机。
在印证这一观点之前,作者提出了两个理论基础——“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作者认为媒介并没有对世界进行直接的定义或描述,而是以一种隐喻或暗示的方式对人们进行指导,进而改变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毫无疑问,“隐喻”往往是超前的,是超越了事物本身意义的。正是这些隐喻,引导了人类文化的生长。
引人“至死”的娱乐,究竟焚毁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电视基于人的视觉和听觉本能,而印刷则依赖人的抽象思维。为了实现娱乐功能,影像逻辑必然要优先于印刷所强调的知识、真理的逻辑,而后者又是极度依赖秩序与理性的。
娱乐化的媒介带走了我们整理信息、甚至判断信息的“自立”能力。镜头越丰富的新闻报道,意味着这条新闻在我们的眼中越真实。
娱乐时代并不是只有黑暗,它的确还在另一个方面改造着人类。电视媒介毫无疑问是在刺激观众感官的基础上完成信息传递的,这些感性的、易于理解的信息压抑了我们的理性思维,却如同一面镜子,给了人类从未有过的直观地认识自我的机会。
与“阐释时代”相比,新的认识论在自我认知、培养主观能动性方面更胜一筹,个人的发展有了更强的“选择性”、“差异性”。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所期待的电视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一种有着大块想象空间、千百种解读方式的信息组合,“娱乐”成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03
——《图像证史》读书报告
作者介绍
赵静然:2017级广播电视学
若问当今众人“你生活的世界是由何构成的”,恐怕大家能指称的多为纷繁的物质实体,眼之所见心之所感大致能达到一个宏观意义上的共识。
若要我们向故去的人,或未来100年之后的地球居民讲述我们当下的历程,恐怕大家想到的最佳方式不会是文字记录,毕竟在这一时代我们已拥有了史无前例的“还原世界”的手段。
与传统史学研究着重档案馆中保存的传统史料的策略不同,在《图像证史》一书中,作者彼得·伯克动用了其在历史学、社会学方面的丰富知识,探讨了图像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
在这一基础上,伯克阐释了图像学、图像志学和图像研究的三个层次,以此作为本书的方法论。鉴于这套方法的缺陷,伯克综合了对图像多样性的考虑,将图像内容细分为宗教、权利、社会结构、事件等不同领域,参考了不同内容图像创作的特征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本书规避开了“经常是模棱两可或多义的”主题,更多的是在暗示图像证史这一史学“新趋势”的内在潜力,使得书中的暗示性盖过了系统化方法论的叙述,比起外行人来说,或许对于专业人士更友好一些。
不过,包括这本书在内的许多介于学术论著与科普读物之间的论作,读来总会让人有反复咀嚼的寡淡感。
《图》问题也在于,图像在某种程度上既是人人可读解,作者在书中所提到的图像志、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易懂,但普罗大众又往往欠缺将某一图像与其社会现实、文化景观联系起来的能力,使得这本书启发不足,也略欠更为翔实的论述。
如能多对历史文物、历史遗迹进行更多分析,或将考察的历史图谱扩充得更广,似乎更适宜。
书评读罢,还不过瘾?
欢迎有不同见解的朋友,评论区做客~
读书的奥秘为何?
康康老师是怎么品的
👇👇👇
吴炜华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0年,是值得记载的一年。苦难与抗疫,焦虑与希望,努力与坚持中,举国同行。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脆弱、知识的空白与中国人的坚强,也让我们有此机会纵情投入阅读。
唐末江西诗人王贞白在白鹿书洞读书时,不过18、9岁,恰是你们此刻写下书评的年纪。千年之后,他的“读书笔记”被我引用,转赠给你们。感谢认真读书、写作、投票的同学们,与我们共同见证了最好的电视学院里,最好的同学与老师——相隔遥远物理空间,依然能亲密地交流与分享。
我也为身困于时疫中这段读书的时光感动,读同学们用朴素的语言写下的思考,是能窥见一缕艰难时疫的苦难里,小而美丽的灵魂绽放的微光。
“一脸茫然”翻开《人工智能》的杨宁同学,你一定会发现,在某个时刻,人工智能或许将重新界定国际新闻的意义;
深刻理解“娱乐时代并不只有黑暗”的翟一凡同学,你能从尼尔·波兹曼的隐喻迷宫中走出来,并对娱乐的未来和迷失的人类,抱有积极与乐观的预见,心灵一定很强大;
在《图像证史》中徜徉并勇敢批判其方法,“过于琐碎、狭窄抑或过于暧昧的缺陷”的赵静然同学,你很棒。
三篇书评中的微光——从茫然阅读,到深刻理解,再到勇于批判——告诉我们读书的奥秘。
AT LAST
“云上课”的你还习不习惯?
课后没有室友、基友、姐妹陪伴
感觉很孤单?
那不如
和学部君来一场“云约读”吧~
每条读书周推文后的评论区
就是我们碰面的场所
每次交流的暗号就是
一本书名/一句你爱的句子/一点你的感悟
学部君摊开我的《真相》
等待我们遇见思维的微光哦~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学部官方公众平台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内容有删减
编辑/杨丽萍
美编/冯 璐
主编/丰 瑞 刘日亮
监制/顾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