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周 | 读《传播学教程》能发现这四大问题,你已经超过一半人了!

觅游胖嘉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原创作者丨觅游 胖嘉
编审丨觅游 东东学长

排版丨觅游 SC



《传播学教程》是非常非常经典的教材,也是每个学习新传的同学必须要读的,不仅要读,还要读几遍。

然而我们在读完之后还是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总感觉没有吸收进去,同时去看真题的时候也感觉书里面的内容用不上多少。


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关键在于大家读书的过程中没有发现这四大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你的读书效率自然会提升上去。


那接下来大家就对号入座一下吧,看看自己是否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面附有解决对策,希望帮到大家。




01

知识点脉络不清晰


《传播学教程》一共有十五章,每章的内容大家都可以读懂,但是总是看了后面就忘了前面,整体书的逻辑感觉有些混乱。


学姐在最开始读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一会儿是人际传播,一会儿又是受众研究的,看完整本书依旧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原因在于章节比较多,章节内容比较散,所以大家才会有以上的感觉。



解决对策

已经认识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想办法让知识点的脉络清晰一点。


我们知道传播学一共有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


首先按照这五大领域来给十五章内容分个类,最终的分类分类结果为:

➤ 控制研究: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 内容研究: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 媒介研究: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 受众研究:第十章(受众转型与社会变迁)
➤ 效果研究: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第十二章(几种重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对于其余的部分我们再按照传播学的基本问题来分类,最终的分类结果为:
➤ 传播学的概念: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 传播学的历史: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 传播模式: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 传播类型:第五章(人类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第七章(大众传播)
➤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 传播范围: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这样十五章的内容就分成了两大板块,然后再对应板块下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那么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就不用从第一章开始看,而是按照板块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去看,条理就清晰了很多,明确了章与章之间的关系,把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了。  




02

出版时间久远,理论出现新变化


这本书已经出版近十年了,然而当下互联网变化如此之快,很多的传播理论都已经出现了新变化,或者说对新媒体环境出现了不适用的情况。

所以大家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有一些“陈旧”,无法和当下的媒介环境对接上。

如果大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死读教材,那可能从这开始就和别人拉开了差距。


解决对策


理论出现新变化主要集中在传播效果这一章上,这一章也是大家最爱学的。


出现的新变化比如说传统传播时代议程设置中的主体是大众传媒,现在的主体范围扩散;把关从事前把关变成了事后把关;沉默的螺旋出现了“反螺旋”,数字鸿沟有缩小的趋势……


在考题上也能够看出来这种理论变化,比如:


东北财经大学2020年真题“论述新媒体环境下数字鸿沟的表现,有什么缩小的方法”;浙江大学2020年真题“沉默的螺旋理论及其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化”


首先大家要有这种变化的意识,理论也不是永恒的,也要与时俱进,然而尽管教材上没有更新,我们要从其他渠道上来获取这些知识,比如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概论》。


除此之外还可以去搜集一些相关理论的论文,看看目前学者们都是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的,这都是对于教材的延伸和补充。




03

缺少实际案例说明,理解抽象


毕竟是教材,表达偏学术化,很大部分都是在阐述概念、理论,缺少实际案例的解读,所以大家理解起来就会有障碍。


比如说“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书上给出的解释是: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读完教材上的这段话还是云里雾里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一个案例来,用案例来说明这段话,就会好理解很多。



解决对策



首先大家要区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现实环境,大众传媒通过对事情的加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是拟态环境。

以最近发生的“N号房”“高管性侵案”为例,拟态环境向我们提供了社会上比较黑暗的一面,我们对此发生反应,会觉得社会现在太不安全了。

这种反应是作用于现实环境里的,也就是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产生了影响。


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还是占少数的,由于拟态环境对人们产生了影响,就会让人们认为现实世界也是如此,两者变得难以区分。


这样举一个案例来说明是不是就好懂一些了,所以对于教材中理解有障碍的部分大家不要慌,先去思考自己不懂的这部分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相对应的案例,然后再试着自己梳理案例的逻辑,或许疑问就能迎刃而解了。


如果还是不理解再去求助学长姐,一定要自己先思考,这样还能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



04

内容偏基础,考题偏灵活,无法转化成答案


毕竟它是一本教材,所以里面的内容比较偏基础,基本上都是在介绍一些概念、特点、现状等最基础的问题。

但它又是很重要的,因为不懂得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基础没有打牢,再往后的复杂知识理解起来就更困难。

然而当同学们看到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后,直观的感受就是除了基础的名词解释外什么都答不出来。

比如河北大学2020年真题“用拉斯韦尔的“环境监视”阐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大家都知道,但是考题是灵活的,那怎么将这种最基础的知识点转化为考题的答案呢?这是当下大家最苦恼的一个问题。



解决对策




首先大家要明确理论是一种工具,我们学习它不只是为了知道理论的概念,还要把理论当作一种工具去解释其他的内容,考题考察的就是如何应用这种工具的能力。


那么大家再来看下上面的考题,“环境监视”功能意思是说要及时把握了解内外环境的变化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传播对世界起着“瞭望哨”的作用。


新闻真实则是需要保证传播的这种瞭望作用是经过推敲的,合乎客观实际的。


这就联系起来了,新闻真实为什么重要,原因在于传播媒介承担着瞭望哨的作用,传播媒介把控制我们接收的内容,所以只有他们保证新闻真实,我们接收的信息才是真实可靠的。


前面再简单阐述一下当下存在的一些新闻失实现状,然后过渡到新闻真实的回归上,这道题的思路就清晰了。


因此大家在看到没有头绪的题目时,不要局限在理论是什么,理论的特点等等是什么上,而是要通过理论看它和这道题的联系。


理论是新传入门的基础,但不是全部,思路要放开一些,多去思考题目要考察的核心是什么,是要你说明现象存在的原因,还是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


然后你再用掌握的工具去说明,这才是基础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背诵它。




05

编后语


我们习惯于接受被动的知识灌输,却没有提问的意识。这里的“提问”不单单是对于知识点的提问,更是对于书的宏观提问。

知识点的提问比较容易发现也比较好解决,但是书的宏观问题是大家不太在意的,甚至不以为然,总是认为知识点都懂了就好。

然而没有宏观上的整体认知就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


关于“问题意识”是觅游全程班一开始着重培养大家的,这样是为什么觅游全程班再基础阶段,减少过多的基础课,而选择启发性更强的“带读的方式”带同学们“钻研啃书”。


因为我们清醒地看到“读书、背书、听课”这仅是复习的手段和“表层功夫”要想真的落地学习效果,是需要强大的思考力的。


“思考才开始学习的开始”。


带读书的方式,直接对小伙伴们的“读书理解能力做干预”:


❶ 带着问题读书
基础拓展并行,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力




❷ 头脑风暴,巩固理解

每天带读学长姐带着讨论,梳理逻辑和框架,让学生真正通过思考理解书中概念






❸ 复盘巩固,强化吸收

第二天提供由课代表整理,学长姐优化的带读笔记,同学们再次复盘,这份笔记有了你参与思考的过程,学习来才更有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觅游全程班学员能聚集高分、组团复试的原因,因为一开始我们就站的更好一些。


同样的基础阶段,咱们在更大的学科视角下研读书籍(经典专著),训练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好成绩不过是水到渠成:


20级暨大专硕395分第一名
20级中传传播学407分、中传专硕404分
20级深大专硕415分第一名、学硕404分第二名
20级上海大学学硕第二名
……


更有多院校学员组团进复试的盛况:华东师大、上海财经、西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中传、中南大学、浙传……


等他们复试完一一把经验分享给你。


【通识学科核心课+院校针对课】全方位辅导模式带来全方位的专业提升。


👇👇👇


 报名咨询  觅游单单姐或觅游lulu学姐

danjievip4

meetyouky666




全程班榜样







往期精华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