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活于世,当如花在野

2017-09-17 云晓 好好虚度时光


一朵花,

从种子发芽,结花苞,绽放,枯萎到化尘为土,

这短短的时间,

其实就是人一生的写照。



▲主播/苏维  配乐/藤田惠美-Wishes



在日本古都奈良的春日大社对面,有一家小小的古美术品店。


虽然很小,门脸也不起眼,但许多人仍然会专门前来拜访,不为别的,只为品一口主人手打的抹茶,赏一赏主人用那些古美术品插的花。



这家店的主人叫田中昭光,二十一岁那年刚结婚一穷二白,也不会什么技能,无事可做。


岳父教导他,“活着嘛,就要像个人一样昂首挺胸的活下去。人生不应该局限于此,要大胆的做点心里想尝试的事。”


受岳父启发,他用亲生父亲名字里的“友”,和岳父名字里的“明”,加一个堂字组成了,起初是在老家开了一家茶室,一年后茶室经营不善,才将茶室搬到奈良。


名字虽是同样的名字,但内里却改为了兜售商品的小店。


每日认真忐忑地经营,使用了许多书上看来或朋友告诉的商业方法,希望可以讨好客人,但无论摆上什么货品都无法大卖,窘迫得入不敷出。



走到无计可施的地步,无奈之下,抱着干脆走一步算一步,顺其自然的念头,把自己私藏的那些学名为古美术品,实则是旧时候的破陶罐,竹筒,酒壶拿出来,插上合适的野花摆放在店里,兼做一些茶饮。


没想到店却因这些不起眼的破旧之物,和这种顺其自然的心存活下来,撑到现在。


田中昭光也因此和妻子相互扶持,将人生任性地交付于这小店的一花一器之中。到今年他已经81岁,友明堂也度过了第59个年头。



在守店的59年里,他的身份随着年龄从最初只是一个女人的丈夫,变成父亲,再成为有好几个孙子的爷爷。


59年里唯一没变过的,是他始终不愿直接从花店买花,认为在温室培育的花,的确很完美,但却像掩盖了内心,太过守规矩而毫无个性的人一般,失去了生命应有的生机。


因此他不论晴雨,年龄,始终靠着自己的双脚去山野中寻花,寻找那些晒过自然的阳光, 经历过风霜雨雪,看起来有些“歪瓜裂枣”的残缺之花。


寻到之后就像个小孩子一样,细细凝视花朵盛开的样子,再把它剪回来,以与花跪坐的姿势,插入合适的花器之中。




去田野里摘花这件事听起来浪漫随性,但田中昭光却有着许多坚持的原则。


考虑到花和花器间的平衡感,希望尽可能不去修剪花材而使其达到和花器融为一体的效果,让花如同在野外绽放一样,所以常常会怕误摘了一株花,而从田野中空手而归,或者为了摘花,摔得浑身是伤。



有一次爬上树摘一朵夏藤花时,从树上摔下来。摔得浑身伤痕四处流血,无法动弹。趴在那等了几个小时都没人来,眼看着黑夜来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没办法只能一点点蠕动着身体向有人烟的地方爬去,爬了数个小时才被家人找到,把已经神智不清浑身脏兮兮如同一个流浪汉的他送到医院。


等醒过来时,被鉴定成大腿骨折,医生对他说,“你这辈子可能都无法跪坐插花,也许今后都离不开拐杖了。”


为了能继续跪坐插花,去田野里寻花,这个当时已经行至中年的男人,像个蹒跚学步的婴儿那样学习走路。


每天对自己的要求是比昨天多走几步路,能不用拐杖就不用拐杖,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终于慢慢恢复到可以跪坐和独自去寻花的程度。



妻子怕他再度受伤就一直陪着去寻花,但田中昭光一想到山野之中自在盛开的花,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几次忍不住独自一人跑出去寻花,惹怒了担心他的妻子,因此吵了不少甜蜜的架。


后来达成协议,你在哪,我便在哪。


从此两个人几乎同进同出,路上遇到布满荆棘坎坷的路时牵着手一起走过,遇到好风好景时一起停下脚步,让风吹过耳畔,拂过发丝,用眼睛把美景装进心里。


寻不到合适的花时,采些野红豆,相思豆,黄瓜花,南瓜花,野柿子等回家,插好之后忍不住沾沾自喜的惊叹,“好美呀,能看到这些美,真是幸福。”



常年行走在山间,他发现花的世界无法品论公道,而人也常如此。有的花能开一季,两季,有的花却只有一日之命,朝开暮落,寂灭只在刹那之间。


凝视过一朵花短暂而又自在的一生,他内心产生许多不忍,经常琢磨如何让摘下的花尽可能长地存活下去,觉得哪怕只是多存活一天,也是内心对生命的仁慈,对花绽放提供芬芳的感恩。




《圣经》里说“所罗门王最富有的时候,所有的财富加起来,其实比不上一朵野地里的百合花。”


释迦摩尼也曾说过“他这一生讲过的所有法,都不如一朵花的智慧。”


与花相伴几十年的田中昭光,也有着属于平凡人的体悟。 


“花从种子,发芽,结花苞,绽放,枯萎,化尘为土这短短的时间,其实就是人一生的写照。 

对花起了不忍怜惜之情,也要对自己的生命生起尊重珍惜之心,应如同那些在田野中自在盛开的花一样,以不拒不追不竞不随的态度来过活。

人呐,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与爱相守,随性自在。”



守店伺花这几十年来,他靠着“不拒不追不竞不随的态度”,度过一次次经营和生活上的难题,年岁在每日的朝起暮落中不停增加,不断作别许多中意之花,把在店里遇见的好人,好事,好物,写就了一本只属于小店的《往昔物语》。


里面记录着茶会场景,随手用毛笔画下的像个简笔画的乌龟,花器。也有许多往来的客人在上面留言,有的写“晴秋之日访奈良,昨日辻留今日方南”,有的只是画满涂鸦。



更多的记录是和朋友们一起相聚时的画面,吃妻子做的料理,或是扮作古时的人们举办主题聚会,你一句我一句闲话家常,夜晚聊得太开心,干脆几个朋友都留宿在家。


渐渐这样实时的场景记录少了,朋友们也相继离开人世,代表着店名“友”和“明”的亲生父亲与岳父也双双去世,《往昔物语》里“生前”“离世前”,“思念故人”这样的字眼逐渐增多。


守店之余的他开始多了项工作,去法会供奉莲花用来迎接亡灵,每天为其换水,轻轻做下护理后,变色的花瓣会再次恢复成清丽的粉色,这样重复多次直到送完亡灵。


或是朋友离世后,穿着祭奠的白纸衣,成为故人离世茶会的主持人。




日本地理位置特殊,时常发生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许多人离开人世,许多个家四散分离。


每次发生自然灾害,他都要在家里经筒插上花为受灾民众祈福。有一次在家,正好看到电视中报道地震中折倒的樱花应时开了花。


地震灾区的人看到那些盛开的樱花,不由自主地流着泪微笑起来,电视前的田中绍光也忍不住微笑着流下眼泪。


花很脆弱,美总是有一种弱弱的气质。然而看到花的那一刻幸福是满的,这种满,可以治愈伤痕,可以使人柔软,使人在颠沛之中想起那种幸福来有一丝安定和好好活下去的喜悦。



只要世间尚存有一朵花,一丝美,便证明着永远有希望,有生命美好的生生不息。


而花,也代表着对生命一种无法言语的深情。


田中昭光说,“人生虽是一期一会,但我却付出了全部真情,对生命种种一往情深。”


如今已是白发渐如银,他写下“回首已是古稀年,惜花已是垂暮迟”,依旧和妻子在山野间寻花,插花。将对生命的深情缓缓注入花中,在那家小店里,迎来送往。



不拒不追不竞不随的安于生命的朴素,安于人生无常,不断告别失去的残缺,随着心做一些真实美好的事。


就地自足,就地自在完满,也准备着就地如原野盛开的花一般,安然度过暮年至生命凋零。


如果你去奈良寻他,他不在,那些花会替他与你的目光相逢;

如果你感到幸福和快乐,请同身边的花待一会,它们很友好,会缓缓接收你的心意;

如果有时你感到悲伤,请同身边的花待久一些,它们很安静,也很温柔。



田中昭光:十二月花


待春、春来

一月 | 寒红梅+白山茶


▲ 在新裁的青竹花插里,插上院子里的寒红梅与白山茶花,挂在泥墙之上,新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了。


二月 | 白梅+侘助山茶 


▲ 看见枝条上冒芽苞,就觉得春天不远了。


三月 | 春兰 


▲ 浅春的别院庭前,总会有几只春兰顶着料峭春寒开出羞涩的花朵。尽管叶子还将长得更加舒展,但这种尚未完全生发的春意却是十分搭配朴素不知名的老茶碗。


 四月 | 木通+白花棣棠 


▲ 春已近尾声,季节的更迭和花开次第,都如同奔跑般涌来,让人措手不及。


 五月 | 木蓝 


▲ 花器的口沿有个大缺口,去院子里剪下一大枝刚开的木蓝,插进去的那一刻觉得姿态正好,恰好在缺口处停住了,“如花在野”,说的大概就是像这样还原它在树上开放的姿态,总有一些花对一个器皿是恰到好处,毫无造作。


六月 | 绣球花+风铃草+芒草 


▲ 梅雨中浮生闲寄,聊以借花寄情。


入夏、秋盛


 七月 | 假山茶 

 

▲ 要采到枝叶恰到好处的花枝十分困难,若是在花开得正好时,兴冲冲要将其插入花器,这时花儿会突然凋落,着实让人唏嘘。


 八月 | 鹭兰


▲ 清晨刚过五点,天色开始泛青又还略微昏暗,面对飘然在水上的白色鹭兰,有种不可名状的洗涤心尘之感。


九月 | 凤仙花 


▲一直谨记柔和的花器要配上柔和的花。


 十月 | 柿+佩兰+马兰 


▲柿子掉落后,红红的果实开始压上枝头,为肃杀的季节添上一抹浓艳之色。


秋逝、年来


十一月 | 一子山茶+紫式部 


▲ 之所以叫“一子”,因为这是这种山茶发现者妻子的名字。 在山间还采到了果实颜色浓烈的紫珠,取了较为灵动的一枝配上山茶,我不禁脱口说出“好美啊”,惜秋之情油然而生。


十二月 | 寒菊+芒草 


▲ 在茶擂钵中添上一束寒菊,黑黝光泽的容器瞬间有了种雅致之感。 之前去拜访某位茶人时,在幽暗的玄关处看到一束枯掉的芒草被插进了桶里,我莫名地觉得一阵感动。


人活于世,

当如花在野,

不拒,不追,不竞,不随。



本期作者: 云晓,呼吸着,生活着的生命。


资料来源:

田中昭光《如花在野》,蒋勋《花》。


-END-


推荐阅读:

他让李宗盛惶恐,点亮了林夕的人生,用40年光阴供奉了心中的家国梦

能活在盛放,也能活在凋零

她10年没上班,靠“造美”养活自己,还成了香奈儿中国独立女性代表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唐七餐桌美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