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时忙着逛世界的人,会老无所依吗?

2017-10-09 禅小瑾 好好虚度时光



小瑾曾是虚度的读者,后来成了虚度的签约作者。


这个过程里,她从江苏某市市委办秘书的岗位上裸辞,和同样裸辞的先生一起出国去了新西兰。


卖过饺子,摊过煎饼,开过淘宝店,慢慢地开始了在异国的小事业。这里报道过的一个个人物,给过小瑾指引和勇气,如今她成了给别人指引和勇气的人。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醒另一棵树,这样的能量传递,是最让人动心的啊!


▲主播/夏忆  配乐/蔡琴-张三的歌


文|禅小瑾


我之前的生活相对封闭,一直以来都在一个目标特别一致的圈子里。


高中的主题无疑就是高考,大学以后便是找工作。工作之后“逢晋必考”,虽然作为年轻人还没有“晋升”的机会,但也在各种遴选考试的路上摸爬滚打,与此同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儿。


生活封闭的时候,又累又轻松。


轻松的是,大家都向着一个方向奔跑,我们永远不用考虑该做什么、怎么做,总有人告诉我们,实在不行就看看别人。


累的是,因为大家都向着一个方向奔跑,所以谁输谁赢,谁快谁慢,也显而易见。因此难免患得患失、锱铢必较,跑得慢了怕落后、跑得快了怕被赶超。


固有的封闭生活圈,似乎是一种保护,但也是一种束缚。


慢慢瓦解这个围墙,一点一点打开原来的圈子,是一个漫长而又十分有趣的过程。




之前上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虚度”,大概是“虚度”种下了我心底里换一种方式生活的第一根草。


那时我惊讶于世界上还有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那些文字里的人物,在我旧有的圈子里必然被称为“异类”,但却让我心底痒痒地。


不曾想,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虚度”的签约作者,我大概也成为“异类”了。


在成为“异类”的路上,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课程也助了一臂之力。


日子过得太规律,太单调,除了加班就是备考,似乎安静到要生虫子。于是就报了心理学课程,想给自己陈腐的生活来点儿新鲜空气。



报道那天惊讶的发现,全班除了在职教师,就是在职HR,只有我一个职业与课程不相关的学生。


有同学说,你走错教室了吧,公共管理在隔壁。


学习职业之外的课程真的很爽,虽然这些东西不能带来直接的利益,但确实能改变很多。


这种改变是悄然发生的,看不到,摸不着,但我心里知道。


就如同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虽然他们不记得事情,但依然要带他们去新的环境,尝试新的东西,对孩子是有好处的,虽然这样的好处不能马上显现。


成人也是一样,只不过日子过久了,我们学会了以各种方式育儿,却忘记了自己也需要新的世界、新的空气。


我像一条缺氧的鱼,“虚度”和心理学课程,就是我时不时浮上水面取得的一缕缕清新空气。




我固有的价值观彻底被打破,封闭的圈子彻底开放,是因为认识了那些“忙着逛世界”的朋友。


虽然我自认为不适合以“逛世界”为生,但他们确实是我生活里非常重要的色彩。


Ben,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新西兰人。那时我在环球雅思学习英语,他是我的外教老师之一。因为我准备去新西兰,所以与他聊得格外多些。


他到中国教英语之前,还去过日本韩国。他说,在韩国乘坐只有本地人才使用的廉价渡轮,一船的韩国人都盯着他看,让他有些害怕。但他依然乐于在路上,这也是在路上遇到的有趣事件之一。


到中国后,他开始认认真真学汉语,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着中文词汇。Ben不仅向环雅的中国老师请教,还在网络上报了中文课程,定期与台湾的中文老师视频。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能在学校下面的小吃店独自点单了,蛋炒饭,大排饭,黄焖鸡米饭都难不倒他。


我问他,这样满世界乱跑,爹妈不担心吗?后来机缘巧合,见到他父母,我便知道自己多虑了。


那天Ben的父母从新西兰飞来看他,Ben有课脱不开身,便请我帮忙带他父母去瘦西湖。


一路上老人家都在惊叹中国变化之大。原来在Ben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就逛完了大半个世界。在中国还是满大街自行车,见不到汽车和摩托车的时候,他们就探访过兵马俑了。



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对“三十而立”的理解是不是太狭隘了。


也许“三十而立”并不只是意味着一个固定的工作,在事业上有一席之位,“稳定”似乎也未必就是必要条件。


也许对于Ben和他的父母来说,生活自给自足,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日子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便可以称之为“三十而立”了。


Ben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后,回到新西兰。


我原以为他会找个体面的工作安定下来。奥克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又有中国执教背景,会说一些基础的中文,这样的条件在新西兰随便挑工作。


谁知道他一头便扎进了山坳里,在库克山下交通不便的汽车旅馆做服务生。


那是个连便利店都没有的地方,采购物品需要提前申请,定期有车子送食物过去。


对于Ben的选择,我一头雾水。


几个月后,收到他的消息,说又要启程了。Ben结束了旅店的工作,便上了去西班牙的飞机。


然后又去德国,准备在德国找个工作。待多久,找什么工作,尚未计划。


此时,我似乎理解了他选择库克山旅店工作的原因。


在自己的国家,选择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回顾整理这两三年来在亚洲的收获,也放空思绪,寻找下一个目的地。


与此同时,这样只有收入难有支出的地方,也让他积累了足够的经济资本支持自己再次启程。




Ben并不是个例,忙着“逛世界”的人有很多。


我在国内学英语认识的外教们,几乎都以这样的方式生活。


澳洲姑娘Elena,在中国执教一年后,回到澳洲继续教英语,现在即将开始南美洲的旅行。


美国姑娘Aimee,在中国执教两年后,回美国与家人团聚,如今又定居韩国,她的Facebook上有英文、中文,如今又多了韩文。



他们像候鸟一样生活。在外面飞翔累了,便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土地上休整,不久后便再次启程探寻未知的世界。


仿佛他们生命的意义,就是看遍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


很多人可能和我以前一样,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担心。


前两天,我和朋友约了房产中介,去看临街商铺打算开画廊。中介是个五十来岁的新西兰大叔,特别热情。带我们看了预约的店面,还推荐了周边性价比高的店面。我们一边看店,一边聊天。


我给他展示画廊即将上线的书法、国画课程。他顿时眼里放光,问:你们来自中国吗?我说对啊。


他特别兴奋,说我去过中国。然后跟我们讲起自己年轻的时候走过很多地方,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韩国还有欧洲……


听他说着,我脑子便浮现出那些“忙着逛世界”的朋友们,Ben,Elane,Aimee……



大叔,年轻的时候忙着逛世界,了解各国文化,学习各国语言。后来回到基督城定居,如今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他的孙子那天在奥克兰出生,太太去奥克兰照顾孙子了。大叔说着,满脸洋溢着幸福。


我猜想,待我们年老的时候,那些忙着逛世界的朋友们,大约也会回归稳定平静的生活,朝九晚五,含饴弄孙。


而且他们一定会像这个大叔一样,是一个开朗、热情、有趣的老年人。


年轻的生活千姿百态,老年后似乎大体相似,但心境各异。


稳定与多彩之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我自认为过不了如他们这般候鸟一样的生活,但也不想在亘古不变的环境里按部就班。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本身无所谓好坏。自己喜欢,没有遗憾,便是最好的生活。


我佩服那些逛世界的人,更佩服那些逛完世界又安于平淡的人。


自己很幸运,能与逛世界的人成为朋友。他们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以前封闭的小圈子被彻底打破,让我敢于在自己的生活里做出重大的改变。


毕竟这个世界上比我更折腾的人多着呢,他们过的都很好,我怕什么呢?




本期作者:禅小瑾。出生河北,热爱海南,曾工作在江苏,目前生活在新西兰,自由撰稿人。喜欢文字、旅行与艺术,热爱创造美的工作,崇尚标准简单、经历丰富的生活方式。个人公众号:禅小瑾(Chan-Xiaojin)。        


-END-


推荐阅读:

我在新西兰做摊煎饼,成长面前,人生的境遇没有好坏之分

3年前她用甜品惊艳了18位第一夫人,如今她复原了“舌尖上的《红楼梦》”

抓住“天启”,持戒前行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唐七餐桌美学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