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就用一张照片拿下国际大奖,他说只因我生长在新疆
每个人都会流淌着自己家乡的血液,那是无法消磨的印记。
▲主播/夏忆 配乐/艾尔肯-牧马人 旅行者-尼勒克小镇
一个身处中国大西北的年轻人,凭借下面这张照片,拿下了2016全球iPhone摄影赛总冠军,还因此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牛思源的获奖作品《老人与鹰》。
这张获奖作品,是一辈子生活在新疆的柯尔克孜族老人与他的鹰。鼻尖相碰的刹那,老人满脸沧桑中,散发着喜悦与温情,凶猛的鹰,也变得平和安详。
《时代周刊》评价说:“你能看到威严的老人、高傲的老鹰,但他们在碰触的一刹那,就是自然。”
拍这张照片的年轻人,叫牛思源,1987年生。
▲ 牛思源
获奖之后,牛思源在摄影界名声大噪。
他不觉得获奖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身在新疆,在很多人到不了的地方,看到了他们看不到的风景。
他说,一切荣耀不过是因为,“我是新疆的儿子。”
牛思源并非摄影科班出身,大学里学的是人们眼中男孩子适合的专业:电子工程。那是在他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的中学阶段,父亲给的建议。
毕业前,他的同龄人最重要的思考课题是,去北上广闯荡一番,还是回到家乡?
家乡的温暖与大城市的无限可能,就像两个美好但都不完美的梦,牵扯着年轻的心。
父亲打来电话,希望他能回新疆,与家人在一起。
粗犷且不善于情感表达的父亲,以最实际的办法表达了对儿子的支持:用多年积蓄,给儿子在乌鲁木齐最好的地段,买好一套房子,等他回来安居乐业。
没有太多纠结,牛思源回到新疆。
因为那片土地,它高远辽阔,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孤绝,也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清寂超脱。
“我没有那么强烈的向往大城市。生活在哪里不重要,关键是做什么事情,和谁一起做。”
回到新疆,他去了一辈子搞摄影的叔叔伯伯的工作室,从头开始学习摄影和拍纪录片。
▲ 少年时期,钟爱摄影的叔叔拍的牛思源。
同龄人所经历的纠结、迷茫、找工作的辛苦,买房的压力,牛思源都不曾经历过。他进入家人铺就的道路,有幸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打磨他选择的摄影之路上。
他的努力与悟性,很快就展现出来。
初学的两年,他疯狂地拍,见什么拍什么。
每天坐在公交车上也拍,然后拍成了一个系列:坐在我对面的乘客。
▲“坐在我对面的乘客”系列,牛思源最喜欢的一张,有故事与岁月的痕迹。
在乌鲁木齐走街串巷,拍下理发的老人、弹民族乐器都塔尔的维吾尔男人、卖羊肉串的新疆小伙……
拍之前,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自己。
个性本就爽朗,因此没用多久,就和被拍摄的男人们称兄道弟,成了小孩子眼中亲切的大哥哥。
面对他的镜头,他们的状态放松,真实,不做作。
他将这种具有亲和力的爽朗性格,部分归结于生长在新疆:
“每个人都会流淌着自己家乡的血液,新疆把我塑造得比较粗犷。你在新疆经常见到一望无际的天空大地,心胸自然开阔。”
就连在南昌读大学时坐火车往返,他也会和车上的农民工们天南海北地聊,听他们唠叨打工经历和在家乡的孩子……
每次三天三夜的火车到站,农民工们给他递烟、送他方便面。
“每一个人都有故事,你听了后会有所感悟。了解别人的生活,同时会想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慢慢地,跟着对世界与他人的好奇心,和一遍遍地按快门,牛思源的作品越来越有故事。对于人物情绪的变化,何时是最好的拍摄时机,也有越来越多的感悟。
“快门按到一定次数,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
牛思源六七岁时,父母分开了。他与母亲短暂生活了一年多,就跟了父亲,直至长大成人。
或许是因为这段经历,他擅于察颜观色,揣摩大人们的心情,以决定什么时候才是要零花钱的最好时机。
很多年后,当他开始拍纪录片、玩摄影时,这份对他人情绪的敏感,让他在关键时刻,捕捉到那“决定性的瞬间”。
一如那张让他声名鹊起的《老人与鹰》。
2013年,牛思源所在的摄影工作室,获得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投资,拍摄纪录片《马坎和鹰》。
12月,正是酷寒的冬天,他们去到新疆深处阿合奇县的一处高寒山区,马坎老人的家。
那是一个艰苦的地方,大地裸露着岩石和土壤,看上去苍茫而荒凉。
祖辈生活于此的柯尔克孜族以放牧和狩猎为生,过着与天地万物简单相守的生活,日子辛苦却也不乏喜乐。
马坎老人60多岁,一辈子都在驯服极具野性而凶猛的老鹰,以帮助人类捕猎野兔和狐狸。朝夕相处之间,人与鹰建立了紧密而富有情感的关系,就像父与子。
一个晴朗冬日,白雪覆盖地面,河流还未结冰,老人骑马带着鹰来到水边,看是否有可以狩猎的野兔。
“当时我正在拍摄冰雪风景,鹰似乎感觉到我是陌生人,比较躁动,不断扇动翅膀和发出刺耳的叫声。老人用他的手和声音安抚它,渐渐的,鹰平静下来。
正当我被这神奇的画面所吸引时,老人沧桑的脸上,嘴角轻轻上扬,露出微笑,我迅速拿起手机按下快门。”
那个瞬间老人的微笑,是广阔天地间人与鹰性命与共的深情。
纪录片《马坎和鹰》故事的结尾,老人为了让鹰能生息繁衍,必须将鹰放归自然。
离别之前,老人将自己与鹰关在屋子里,悲伤地抹着眼泪,一边抽烟,一边与鹰说着最后的心里话。
“你表现不错,希望这些日子你喜欢我,几年之后我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我们必须放你走,可是没有你,我怎么活下去?”
“我的宝贝老鹰,我好难过。我希望你能回归自然,有自己的后代,否则我绝对不会放你走。但我必须为你的未来,为你的人生着想。
我的老鹰,无论你到哪里,你都要保重,我希望你能延续你的血脉。我祝福你事事顺心。”
平日里威严的老人,在面对鹰时像个孩子,情感真挚深沉,令观者动容。
或许这就是人类最本真的模样吧,在新疆这片地广人稀、充满野性魅力的土壤上世代保存着,让城市里的人们偶尔从喧嚣复杂之中抽离出来,看到生而为人最初的样子。
在新疆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牛思源,凭着他的敏锐与坚持不懈的摄影训练,记录下大地上这人类灵性闪光的时刻。
工作七年,牛思源已经把新疆走了两圈半。
北疆风景如画的喀纳斯,古老的伊犁,南疆浩瀚的沙漠,热情如火的吐鲁番,喀什老城的动人风貌,帕米尔高原上孩子们纯粹的眼睛……
▲ “少年与马”,一个叫做香港的蒙古族少年与他所钟爱的马。获得了2016年全球iPhone摄影大赛儿童组二等奖。
▲ 喀什的孩子们,眼睛里透着孩童的顽皮与欢乐。
▲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孩子,他们的眼睛就是这片高原最纯粹的美。
▲ 与美丽的新疆姑娘、老乡们在一起。
他用脚丈量了整个新疆,也拍下了每一寸山河。
大多时候,拍摄是艰苦的。“很折磨肉体,尤其是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吃喝住行都不方便。”
▲ 拍摄马坎老人的冬天,经常需要趴在冰上、爬上悬崖拍摄。
拍新疆东部荒漠中的杰克卡特,在那里生活了217天,深入荒漠11次。
那里每天日照长达16个小时,温度高达50度,烈日的炙烤带走地表所有的水分,看上去一片死寂。
有时进入无人的荒漠,一待就是20多天,每一天都要忍受烈日暴晒,疯狂的沙尘暴、迅疾的暴风雨。
头发、耳朵里常常灌满沙子,就连吃馕的时候牙齿咬的都瑟瑟发抖。拍摄结束时,整个人脱了一层皮,情绪也变得暴燥。
▲ 在杰克卡特荒漠。
但当纪录片《杰克卡特的生命》出来后,参与拍摄的每个人都感到心口涌动的自豪,“那是中国第一部荒漠野生动物纪录片。”
片子从2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了奖,在央视播出,他们也激动于新疆本土纪录片一步步走向世界。
每一次去到新疆的角落,看到绝美的风光,都还会感到震动。
南疆的沙漠烤馕肉、冰镇葡萄沙棘汁,北疆伊犁山花蜜酿出的卡瓦斯……新疆的美食总是让人挪不了脚步。
▲ 许多美食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吃到,但唯有“新疆的馕坑焖烤冰碴驹骊肉,你只有在新疆才能吃到,也许这就是我不愿离开这里的原因。”牛思源说。
▲ 牛思源在乌鲁木齐的日常:“一碗维吾尔族家常丁丁炒面,几串南疆师傅烤出来的烤肉,一杯伊犁山花蜜酿造出来的卡瓦斯。嗯,这就是新疆。”
每个民族亦各有特点。“哈萨克族很热情,如果太阳下山了,你还放走你的客人、不请他们吃晚饭的话,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钟爱都塔尔乐器的唯吾尔族,只要有都塔尔,就会随音乐唱歌起舞;只要有悠扬的歌声,就会有欢乐或忧伤的问答。
“那歌声,讲述了生命的到来,也讲述了生命的离去。”
▲ 美丽的塔吉克族姑娘。
拿下摄影冠军之后,牛思源获得了来自全国的拍摄机会。
他去往北京、西安、四川、云南,拍摄快车司机、制酒工人……
他的镜头开始记录更多新疆以外的风景与人。但在他眼里,一切既不同又相同。
“新疆唯吾尔大叔做的乐器,和四川酿酒工人做酒的工艺,都是一样的,是用他们的匠心做出来。”
“所谓匠心,就是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吧。不受外界干扰,享受这个过程,把它做到最好,展现人类的智慧和才华。”
拍照于他,也是一样的。每一次“完全沉浸在拍照过程,不吃饭不喝水,特别享受这种状态,拍完就虚脱了的感觉。”
在诸多媒体对他的采访、评价中,他最喜欢的还是一句:“他是新疆的儿子娃娃。”
那是新疆人民对一个男人的最高赞扬——他是个勇敢、豪爽、讲义气的男儿。
▲ “生活在这样的天空和云彩之下,才是我想要的人生。”牛思源说。
祁十一,好好虚度时光签约作者。生于四川,求学上海,北京工作,喜欢大理。四处晃荡,记录人的故事与命运。公众号“她途”(girlstravelaround)。
-END-
推荐阅读:
他在热爱面前,可以不要脸皮和钱,连稻盛和夫都上门求取他的设计
54岁美食摄影师告诉你,将一个爱好打磨到拿得出手,需要多久?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唐七餐桌美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