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成千上万个世界里旅行过了
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那她已经去成千上万个世界里旅行过了。
文 | 杨茜
打开冯昱的网站,会看到许多张熟悉的脸。
成龙、冯小刚、葛优、徐克、王晶、周迅、刘涛、陈丹青……
但那种熟悉只是最初的感觉,接下来的会是陌生。
▲成龙,徐克
▲ Michael Phelps ,Bill Porter
▲徐帆
▲马思纯
▲陈可辛
冯昱说,摄影中没有绝对的真实,但照片中的那一刻却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情绪。
她拍名人,也拍普通人。
拍过183个宁夏的孩子,和他们交换微笑;拍30岁到40岁之间的女性,和她们交换面对生活问题的方法;拍母亲,希望妈妈们可以看到那份经历岁月之后的美……
而更为有价值的,是源于观看者。
她的照片是镜子,镜子里的脸,亦是观看者的脸。
1
1
1
Photography(摄影)这个词源于希腊语,是以光线绘画的意思,而冯昱名字里的“昱”字,指的是光明、照耀。
这也许是一种启示,但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
冯昱是北京姑娘,爽利、率直、简单,黑上衣,牛仔裤,笑起来特别好看,眼睛里透着亮。
▲摄影师冯昱
她喜欢翻家里的老相册,里面有一岁时候就在玩胶卷的自己,有拿着老爸的快门线不知道在听什么的瞬间……
老照片都有这样的魔力,一扇门打开,迎面而来的旧时光有温度、有味道、有触觉、有情感。
▲冯昱小时候
当然老天爷的启示在最初的时候,也并不是那么清晰,似乎只有一些看起来不大相干的线索。
譬如她从小就喜欢人,对人好奇,可又有点社交障碍,不敢同人讲话,家里来很多人,就站在角落,爸妈说“跟人说话”,小小的她紧张的一句都憋不出来。
再譬如小时候喜欢设计衣服,后来也真的去学了服装设计,毕业之后在时尚行业做了一名服装编辑。
可这份工作对她来说,太拧巴了,自己一点也不喜欢时尚,也不愿意花一个月工资去买一件衣服、一个包,那又有什么底气去说服别人买呢。
这件事,被她上升到了本性和道德的层面。不是小题大做,是人要不要对自己忠诚。
人生来都带着本性,叔本华说:
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去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谴责别人的本性。
只有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关于本性的线索,会像出现在生命中的细小光点,逐渐汇聚一处,变成一道明亮的光束,指引你去到最想去的地方。
冯昱放弃做时装编辑,拿起了相机。
没有灵光一现的启示,就是一个不断找自己的过程。
起初什么都拍,拍着拍着就发现,更喜欢拍人。
那时,冯昱遇到一个国外的摄影经纪,聊了两小时,知道了原来这是一个摄影门类,名字就叫“portrait”(人像)。
▲崔健
▲艾未未
1
2
1
一开始拍朋友,后来拍艺术家,大家都觉得艺术家难搞,她觉得兴奋,难搞就说明有意思。
后来慢慢开始拍明星,不同之处是:明星的时间有限 。
原本以为没有什么用处的敏感天性,让她能在短短的时间里,拍到自己想要的感觉。
拍冯小刚用了十分钟,他那天有点疲惫,但很轻松,冯昱问他“用您还是用你”,他说“你”。
拍摄很顺利,很快就结束了。半小时后冯小刚回来,想要看看照片,一张他看着镜头的,他很喜欢,说那是他自己。
▲冯小刚
后来冯昱自己回去细看,照片还保留着一个细节,他的脸和手不是一个颜色,脸上有厚厚的粉底,眉毛也被化妆加重了,而手上则是很严重的白癜风。
她拍照的重点向来不在于好看不好看,拍出来的照片不会立刻就抓人眼球,但会让人一直看,每一次,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佟丽娅
拍王晶,更像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反思。刚入行年轻气盛,不太会与人沟通,听说是拍王晶,脑子里就仨字:三级片。
拍摄场地不是很理想,她找来找去,就觉得只有床上是比较满意的,一张大白床,很简单,王晶坐到角落,自己向后一退,就会有很好的照片。
熟料当王晶知道要在床上拍的时候,怒了:“为什么要坐床上?”
▲王晶
这时候她才反应过来,这位导演对于「床上」这个词有多敏感,可那时候年轻,憋着火,她让王晶自己选,王晶选了沙发,她带着情绪咔咔咔了几张。
照片出来,那一瞬间真实发生的情绪全部落在了照片上。
这件事,让她知道一个职业摄影师应该具备什么素养,如果不懂得沟通,不顾及被拍摄者的心情,那就是不职业的。
▲葛优
拍葛优那天,遇到麻烦,拍摄场地是葛优家楼下的小茶馆,很窄很小。
更糟糕的是,葛优压根不知道那天是要拍他的杂志封面,他说自己不上封面。
编辑没办法,退到一边。
于是她上前同葛优说:“他们没有和您说,是不好,我也刚知道,但是我是杂志社雇来的,因为很喜欢您才来拍摄的,如果您不让拍,我也没法和杂志社交代,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我们先拍,然后您再和杂志沟通看。”
拍到的这张照片她很喜欢,场景里的很多人都很兴奋,而照片的主角葛优虽然在笑,但那笑里有很多别的东西。
▲葛优
刘青云浑身带戏,大概是摄影师们最喜欢的类型,冯昱随手递他一个手电筒,让他自己去玩,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
▲刘青云
但没有一张是冯昱想要的。
直到最后,她说了一声“好啦”,刘青云放下手臂,看着她,手电的光从下方照上来,她抓住了那一瞬,她说那是想要的,没有戏的戏。
▲刘青云
刘涛对摆姿势很在行,每一个都很美,笑也很甜,可冯昱觉得那种永恒不变的美遮住了某些东西。
换场的时候,刘涛坐在影棚旁边的帘子下,放松了,看着远处,冯昱拿起相机,拍到了一个有故事的人。
▲刘涛
还有周迅,那个永远都以轻盈、仙气、灵秀出现在荧幕上的人,在冯昱的相机里却呈现出了一种重量。
▲周迅
在冯昱眼里,明星和普通人没有区别,每一个人都是独特而真实的个体,而事实上,真实永远来的要更加轻松和简单。
她不喜欢用很复杂的方式,不喜欢那种用复杂的灯光、服装、背景去刻画一个人。
她也不喜欢太过直白的东西,简单的用美和丑去下判断,被刻画出来的悲伤、愤怒、喜欢,都是太过简陋和粗糙,甚至是一种思维和感知的懒惰。
▲《狼图腾》导演Jean Jacques Annaud
对于她,做摄影师,技术不是重点,也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技艺的精进,就是一张一张地拍,一次一次的思考,这样的方式当然很慢,但也很踏实。
她整理了这些照片,起名叫“我看见你”,为此写了一段话:
“我拍人像,是那一刻的那个你,没有太多烘托,也不是戏说,我拍的你,不需要我来捏,只需要打开,呈现你本来的样子。”
▲崔健
1
3
1
2015年,被冯昱定义为出走的一年。
太过于疯狂的沉浸于自己的工作里,让她想要暂时放空一下。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老太太,对她说:
“人就像瓶子,要把水都倒出去,才可以装进更多。”
于是她决定去纽约休假,临时起意,在公众号上发了一个小小的摄影项目,“给我一张床,让我认识你”。
在纽约的50多天里,她通过这个项目,免费住到了不同的纽约人家里。
杨蔚,美容品牌创始人,80年代来美发展,创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她的家是冯昱到美国的第一站。
杨蔚每天的时间从清晨7点开始,整理自己、陪伴家人、工作、读书,所有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晚餐是一定要家人团聚的。
杨蔚会讲很多她的经历故事,最后她告诉冯昱:
“女人就是女人,不用一味刻意让自己变强,要找到平衡,平衡就是美。”
▲冯昱和杨蔚
冯昱还去了一个老朋友的家里,鬼才时尚摄影师Bela Borsodi,当年和他一见如故。
和这位老朋友聊天,更像是一次奇幻漂流,他内心反叛,但积极乐观,冯昱看到了他大量的工作细节,一个又一个鲜艳而靓丽的点子在头脑中爆炸。
▲冯昱和Bela Borsodi
冯昱还参加了犹太女孩的成人礼,遇到了一对典型的美国母女,70岁的中餐厅厨师,单亲父亲,时代广场路边画肖像画的老哥。
如果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那她已经去成千上万个世界里旅行过了。
▲去成千上万个世界里旅行过了
1
4
1
这几年,手机摄影让拍照这事变得太简单了。
Ps、美图秀秀的风靡,也让照片变得越来越相似,磨皮、拉腿、美白,所谓的美丽都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失去了美这个词本身的力量。
于是冯昱拍了一个系列:一个人,一张照,一句话。
都是身边的人,想着一句话,随意想干什么都行,她随机拍下这组照片。
照片出来,惊奇的发现,每个人呈现出来的样子,和那句话有一种微妙的联系。
▲私人项目系列
她想通过这个项目还原一个场景,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去照相馆一样,花了钱,订好了时间,就认认真真的拍一张照片,你会一直记得这张照片,很多年后还拿出来翻看。
他们不是PS定义过的美,脸会胖一点,或者两个眼睛不一样,脸上有血丝和斑点,可这恰恰让照片有了一种丰富的感觉,如果一磨皮,这种丰富的美就没有了。
▲某品牌无后期系列广告
▲某品牌无后期系列广告
▲某品牌无后期系列广告
在另一个项目里,妈妈们第一次进入到冯昱的工作里。
从什么时候,妈妈们开始觉得自己不美了呢?
“我一点都不上镜,我拍照不好看。”
“现在不爱照了,岁数大了,照出来相不好看。”
“太胖了,肤色不太好。”
▲冯昱和妈妈
视频里的妈妈都这么说,然而就在她们打开门,走进那间纯白、明亮的房间时,大幅的肖像里,每一个妈妈都那么美。
她们和女儿站在一起,笑,眼角里有点泪光。
冯昱问自己的妈妈:“美吗?”
妈妈说:“美。”
▲妈妈在广告片场
她后来在公众号里写:“大家都爱我的笑,后来发现,我爱笑原来是和你一样。我和你学会了善良、宽容和笑,妈妈,我爱你,但是我不好意思说……”
有一天读中村修二的文章:“孩子的最大资源——有无限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
冯昱身上也带着许多少年气,肆无忌惮的笑,四仰八叉的躺着,明亮、爽朗、想要去探索、对生活始终充满热情。
1
5
1
回到生活里,冯昱会放下相机,沉浸在生活和情绪的流动中。
和家人旅行的时候,画画的时候,做饭的时候,不是通过相机去看,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去进入,去享受。
并不是每一个时刻都要被拍下来,也不是每一个时刻都需要被分享出去,也并不是每一个感受都需要被传达。
对于冯昱来说,相机只是她传达感受的一种工具,她的生活并不是围绕着摄影,而是围绕着生活。
“可以让我创造和感知的,我都爱,说白了就是我爱活着,我的追求就是好好活。”
本期作者:杨茜,一个想着能走多远走多远的说故事人。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伍宝中华茶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