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缺的不是钱和远方,是生活
想来,我对生活的轻慢,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乍见会欢喜,慢慢会淡去,直到有一天,忽略那些打动自己的细节,对周边的一切开始漫不经心起来。这样的我,再也看不见身边美好的东西。
当我眺望风景时,它们很远很美,当我拥有风景时,它们很近很寻常,我的日子,也随之变得寻常。
风景再美,也敌不过一颗忽略的心。
文/北崖
1
日常生活和旅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以前,我一直以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活法。
日常是琐碎忙碌生活的重复,旅行是去远方休闲放空,告别日常的自己。
不久前,一次深夜加班后的随意行走,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我们加班到凌晨。我和一位兄长走到东单路口。西望着长安街,灯火阑珊,天色半明半暗。
我和兄长说,“咱去天安门转转吧?”他欣然同意。
我俩沿着长安街西行,走过天安门,绕行南长街,围着故宫的城墙,走了两个多小时,沿途皆是风景。
有人在天安门华表前兴奋拍照,有人在故宫城墙边垂钓,有人在高墙下甜蜜依偎低语……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夜色中,有些人的眼睛特别亮,闪耀着惊奇和欣喜,像星光一样,熠熠生辉。
兄长也是刚来北京不久,对周边一切都饶有兴趣。
我边走边介绍城楼宫殿和深街窄巷,说起前些年生活的细枝末节。
我跟他讲曾经每天早上在长安街上“风驰电掣”骑行,讲一度坚持拍摄中山公园的郁金香、梅花、银杏叶,景山公园的牡丹,故宫全景和角楼,讲泽园酒家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讲三联书店的讲座、人艺话剧对心灵的给养……
讲着讲着,我突然沉默下来。
因为,我不记得上一次做这些事是什么时候了,三年前,或是五年前,还是更久以前?
▲图/不知春斋
这些地方,离单位不过三两站公交的距离,步行不超过半个小时。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把这些美好给弄丢了。
那一刻,我觉得,这几年我没有真正生活过。
这个城市永远热气腾腾,但我却慢慢冷下来,很久都没有好好看看高高的城墙和盛放的花朵。
我匆匆路过它们,匆忙走过生活,时常经过美,却浑然不觉。
兄长仁厚,看我似有所触动,拍拍我的肩膀说:“这些都是很好的风景,咱们再忙啊,也不能把生活落下。”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曾入眠。对于自己慢慢远离的美好的日常生活,很茫然,却又不知为何。
▲图/不知春斋
2
两周后,在大望路的一家书店,听了作家舒国治先生的一场关于旅行和审美的讲座,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天,我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带着舒先生的书,在讲座开始前,重温一遍。
难得闲暇,有种久违的宁静。
舒先生到得也早,高而瘦削的身材,穿一双运动鞋,背一个很大的背包。
他简单地与工作人员衔接之后,就去书店看书了。
远远看去,如同一个送孙女孙子上学后,随意逛书店的长者。
舒先生在讲座中分享了旅行中的一些见闻和感想,对我触动最深的,是那些脱口而出的生活细节。
清晨在河南乡镇街道,吃刚出笼绿色豆腐卷,煎包,绿豆稀饭。他喜欢这样吃一点,那样吃一点,用不同的食材来供养自己。
在湖南水岸边,有位90多岁老人,在大碗里放的两片茶叶招待他们,那水喝起来是无比甘甜清新。
舒先生还说,每到一个地方,他喜欢到公园远远看人打拳。
每个地方的人都不一样,他们打拳风格也不一样,就像看碑林一样,各家各派,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奏。
这些细节,舒先生描述的特别具体,语气平淡,却透着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
随着他的讲述,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他眼里的风景,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图/青简
我经常路过打拳的人们,吃过很多地方的小吃,却从来不曾感受到那种欣喜。
舒先生不是因为旅行,才感受到美的。
而是因为他有一颗旅行的心,对生活充满爱和好奇,善于发现细节之美,才让日常生活和旅行,看起来那么美好。
舒先生的书也是如此,他总是不吝惜笔墨,描述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烧饼油条、阳春面、便当、自助餐,都是无比美好的感受和回忆。
台北的葱油饼,员林的肉圆,王功的米糕冰棒,草屯的蚵嗲,北京的烤红薯,单是读文字,都让人垂涎欲滴。
舒国治先生无论在哪里,都能遇到美好。在台北,他找小吃、逛书店,走街串巷,被戏称为“地下市长”。
年轻时,他在美国无所事事晃荡过7年,穿行44个州,没钱就打零工,有钱就继续上路,看了无数风景。
他曾经说,“我们缺的不是钱,是生活。”
那些寻常的生活细节,在他眼里都是很美的风景,而在我们很多人眼里,那只是自己想逃离的生活。
也许,生活一直在那里,怎么去挖掘它,才是造成我们对生活感受不同的原因。
当我们失去对细节的感受,生活,也只能是生活而已; 旅行,也会不如想象中美丽。
▲图/不知春斋
3
去年这时候,我曾随团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过短期学习。
早餐和晚餐,都安排在三一学院的一个餐厅,那是哈里波特的取景地,美得一塌糊涂。
我们每天都会经过UC主楼,那主楼配合门前草坪,简直是拍照的圣地,走在各个教室中,就像走进历史一样,既厚重,又新奇。
开始几天,我和大家一样兴奋,拍照留念,早晚流连于校园景色。
可一周之后,这种感觉慢慢就淡了。再接下来,有时天气不好,课余时间就呆在旅馆里刷手机。
如果不能保持新鲜的心态,生活的惯性就会把我们拉回从前的生活轨迹。
无论你是在家乡,还是在远方,都不会持续用心去观察和印证那些给人感动的细节。
想来,我对生活的轻慢,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乍见会欢喜,慢慢会淡去,直到有一天,忽略那些打动自己的细节,对周边的一切开始漫不经心起来。这样的我,再也看不见身边美好的东西。
当我眺望风景时,它们很远很美,当我拥有风景时,它们很近很寻常,我的日子,也随之变得寻常。
风景再美,也敌不过一颗忽略的心。
美是从来不会给任何人让路的,我只能遇见它,或者绕过它。
如果失去了那颗旅行的心,即使是同一片风景,同一条街道,也会变得再平常不过。
风景如同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如何对待日常,就会如何对待远方。
▲图/青简
清朝沈复写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这几年经常被人提起,还登上图书热销榜。
书中对夫妇二人生活艺术的描写,令人悠然神往。
沈复的夫人芸娘,善手工、烹饪,也喜欢玩,把日常生活过得非常温馨,被近代文人大家推崇不已,林语堂更是称她为“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大约是她对生活的用心打动了现代的人吧。
书中提道,夏天时,芸娘会用小砂囊包起一点茶叶,在傍晚放到初开的荷花花蕊中。
荷花晚上收合花朵,茶叶吸取荷花的香气、精华。
第二天,芸娘再把砂囊从花蕊中取出来,用带着荷香的茶叶招待朋友。
焚香时,芸娘先把香蒸透,放在铜丝架上,把铜丝架放在炉上,离火半寸,徐徐烤之,香味幽韵又不生烟火,那种意境,真是美到了极致。
这些日常生活,被芸娘进行了提炼和萃取,虽然布衣素食,却充满了诗意,让人赞叹不已。
▲图/青简
它的后面,是一份安静自在的性情,也是一种谦卑用心生活的态度,那份闲适与喜悦,也许是对用心生活的人的丰厚回报吧。
也许,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旅行,我们最终看到的,只是我们自己。
奔向远方,走马观花,也许我们能看到更多,可只有停下来,让心驻留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才能对生活感受更深。
旅行不是远行,日常也不是庸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回归,回归自己的心。
有了这颗心,无论是日常,还是远方,都会成为很美的风景。
当我们像旅行者一样,在这个城市里认真生活,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一切,就能在在日常的时光里,遇到最美的自己。
▲图/如一
本期作者:北崖 自由撰稿人,摄影师。写有温度的文字,过极简主义生活。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虚度杨立一国画小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