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大事发生!中俄联合声明!

林文杰 科创中国 2023-01-04

作者丨林文杰,工程师,川陀智库高级研究员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4月2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宣介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发布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声明。


《声明》中明确,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伙伴开放,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设计、研制、实施、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航天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独立自主的模式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4月23日,中国即将组装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经整装待发,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经转运至发射区,处于最后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与测试阶段。



预计在2022年前后,中国第一座空间站天宫号将出现在轨道上,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二座空间站。


说到空间站,苏联1970年代启动了礼炮计划,在15年内向近地轨道发射了9个单模块空间站,质量在18吨至19吨,这是人类航天史上最早的空间站计划。


美国在发展空间站方面比苏联迟了2年,美国第一个空间站计划在1973年推出,即天空实验室,也是一个单模块空间站,质量约为19吨,与礼炮系列基本相当。


1

美苏载人航天从空间站开始


空间站是个有人照料的轨道装置,与载人航天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美国航天局在1961年将宇航员送入亚轨道,到1973年发展空间站,期间有十多年的时间,也基本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1970年代,美苏都推出了单模块空间站,却没有迅速打造出多舱室的空间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苏也在摸索,到底哪种轨道装置适合自己,同时又具备军事作战潜力。


在1970年代中期,美苏的发展方向开始出现改变,美国在1972年开始研发航天飞机,苏联在1976年决定开发第三代空间站,这就是后来的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图片来源:wiki)


美国在1981年首次发射航天飞机,可将23吨载荷送入的轨道,还能搭载的3至11人,具备极强的军事潜力。即能拉货,又能运人,多用途能力非常强。


苏联虽然也在1980年代研发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但是主线仍然是第三代空间站,于是我们在1980年代后期就看到不一样的发展成果,美国发展出以航天飞机为核心的载人航天体系,苏联则发展出载人飞船、多舱室空间站体系。


随着苏联解体,美国失去了主要竞争对手,航天飞机高昂的运营费用就成了击垮自身的因素之一。承载苏联衣钵的俄罗斯,无力负担和平号空间站的巨额开支,和平号在2001年受控坠毁。航天飞机则在1986年和2003年发生两起重大事故,导致14名宇航员遇难,前景一度渺茫。


2

美国载人航天遇到停滞期


在整个1990年代,美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苏联解体后美国各个载人航天发展项目的经费被大幅度砍掉,最终美俄开启了合作建造空间站的序幕,也就是如今的国际空间站。


从1998年到2010年,耗资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的国际空间站终于建造完成,航天飞机运输了大量的组装部件,除此之外,美国的载人航天在苏联解体后的20年内几乎都没有大幅度进展。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美国方向一直定位在重返月球上。


美国在2005年实施星座计划,打算重返月球,但是在后来几年的运行中发现,美国政府拨款完全无法满足重返月球的需要。


根据传统的模式,美国宇航局授予波音、洛马等企业合同,由后者研发火箭、载人飞船,满足美国宇航局的载人航天活动。


在商业航天模式中,美国政府负责发布需求,由私人企业自行研发火箭、载人飞船来完成美国宇航局的载人任务,而这些往返工具本质上不属于美国政府,而是私人航天企业的资产。


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外形(图片来源:NASA)


商业载人航天的模式更加多元化,一方面让政府获得了更低的发射单价,另一方面也让私人航天企业挣到了钱,这是双赢的局面。


从苏联解体之后,到2010年美国发布促进商业载人航天发展的《国家空间政策》,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才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


当前,SpaceX等商业航天企业能够崛起,完全得益于这份文件的改革,也彻底打破了波音、洛马长期搞寡头垄断的局面。


3

中国载人航天抓住战略机遇期


美国载人航天在迷茫之时,正是中国载人航天蓬勃发展的时期。


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飞船,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在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相继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技术、在轨交会对接技术、货运飞船技术、空间实验室建造技术等等,为2022年前后建造天宫号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载人航天上的崛起顺应了世界格局的变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资金延续苏联时代积累的载人航天发展成果,美国在载人航天也处于摸索阶段,重返月球一直停留无法落实到位,更别提载人前往火星。


中国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以独立自主为基石,抓紧研发相关技术,终于在2020年代成功追上了美国在空间站、载人航天上的相关成就。比如美国宇航局也正在研发猎户座载人飞船,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也在研发中,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正在轨道上运行,中国的空间站即将开始建造,不出两年就能完成。在探月、探火等空间探索方面,也成功完成追赶。比如嫦娥三号、四号、五号三个探测器全部成功落月,而且还有两辆月面巡视器;天问一号已经进入火星轨道,即将登陆火星表面,还带了一辆火星车。



可以认为中国载人航天的快速发展,有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的贡献,更有中国人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综上,商业航天是美国载人航天数十年发展的成果,用商业模式实现低成本发射,但这个方法并不能全部移植到我国。


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运行体系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仍然需要国家队为主角,商业航天的角色应该是辅助为主,比如建立健全快速响应发射体系等。


进入2020年代,世界格局与1970年代完全不同,美苏之间的对抗已经转化为美俄对抗、中美竞争、中俄联手的局面,美国也找到了新的假想敌和战略对手,明确了未来的竞争方向。


中国的空间站建成之后,中俄的互动将会更加频繁,美国也将在月球、火星、近地轨道方向对中国展开竞争。

红包又来了!


2021年4月23日—4月25日

每天17:00—19:00

20:00—22:00

中国航天日答题赢红包


点击#科创中国#菜单栏

「红包活动」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




支持我们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公众号ID:kczgwx


让产业插上创新翅膀

国家级科技经济融通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