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库成果】《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正式发布



    近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妇儿工委办联合印发《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实现了我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从抽象要求转变为具体措施、从静态刻画转变为动态可评估,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标准化、体系化、规范化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该指标体系由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承担编制。



研究背景


2021年7月,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儿童综合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率先提出要制定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标准体系和建设指南。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各地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建设标准未细化明确、概念边界比较模糊等问题。2022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省妇儿工委办、省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对全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出了系统性的要求。基于此,构建全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对统筹推进工作协同具有急迫性、对客观评价建设进程具有必要性、对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具有支撑性,尽快研究建立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意义重大。



构建思路


《指标体系》始终贯彻满足全方位满足儿童发展需求:



1

体现儿童优先的战略思想


要以满足儿童及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为根本,充分理解每个规划决策对儿童产生的影响,让儿童成为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2

满足儿童成长的基本需求


要考虑儿童全年龄阶段的各类需求,要能够促进各年龄段儿童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3

保障儿童安全的环境要求


要在不同的城市尺度关注各种儿童环境安全要素的综合部署,要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为儿童创造良好环境,让儿童的学习、交往、独立出行和社会实践等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主要内容


《指标体系》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等23部委《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的“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个方面的任务,细化提出17个领域、75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57项,为城市在2025年或之前必须完成的指标;引导性指标18项,为城市在2025年或之前因时因地努力完成的指标。


1


社会政策友好,是在制定公共政策、配置公共资源、规划城市建设中,坚持儿童优先、体现儿童视角、注重儿童参与,主要反映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工作协作机制建立、儿童参与城市事务、全社会力量共助儿童发展等情况。




2

公共服务友好,是立足儿童成长发展实际需求,健全完善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普惠共享、优质均衡,主要反映儿童成长发展所需的养育、教育、健康、文体公共服务普惠、优质、均衡供给等情况。




3


权利保障友好,是关爱保护特殊困难儿童群体,构建适度普惠儿童福利体系,织密兜牢儿童社会保障网,同时立足于法律保障,打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儿童权益保护体系,主要反映特殊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制度建立完善等情况。




4


成长空间友好,是让城市空间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做到安全、便利、亲近自然,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主要反映适应于儿童的宜动、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空间环境配置等情况。




5


发展环境友好,是聚焦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交往等场景,塑造健康、文明、向上、安全的社会人文环境,主要反映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建设、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建设、儿童食品安全保障、儿童伤害防控体系建设等情况。







项目组成员

刘堂福

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陈倪垚

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吴思远

智库建设部工程师

王亚

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推荐阅读


智库成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