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周年特稿|卢荻:新中国的“积累”革命

卢荻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2019-10-10

《东方学刊》2019秋季刊专题

新中国70周年与中国话语


今天推送本专题第三篇文章,专题系列文章链接:

《特稿 | 朱云汉:中国道路与人类未来》

《特稿 |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建构与演变



“积累”革命——新中国经济变革的现代化目标和社会主义追求的矛盾统一

作者:卢荻

作者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本文注释:

(1)本文使用的国际比较数据取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2019年6月26日登录获取;中国数据取自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国家数据”数据库。

(2)有关FMD模型的理论和现实应用,可参阅 Martin Fransman, “Machine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M. Fransman ed. Machine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ingstoke and London: Macmillan, 1986. 纯粹数理模型建构和引申可参阅 Amitava Krishna Dutt, Growth, Distributi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有关经济发展中的积累体系和调节体系的理论阐释,特别是在应用于现实研究上的相关文献,“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可参阅Samuel Bowles et al., After the Wasteland: A Democratic Economics for the Year 2000, New York: M.E. Sharpe, 1991; “调节学派”可参阅 Michel Aglietta, A Theory of Capitalist Regulation: The US Experience, London: Verso, 2015; “利润压榨学派”可参阅 Andrew Glyn et al.,“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olden Age,” in S. Marglin and J. Schor eds. The Golden Age of Capitalism: Reinterpreting the Postwar Experien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宇野学派”可参阅 Makoto Itoh(伊藤诚),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and Japanese Capitalism,London: Macmillan, 1990.

(4)有关中国经济变革自新世纪以来向“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模式”趋同的迹象,以及这种趋同受到经济金融投机化的干扰、削弱的论述,可参阅:卢荻:《重塑“中国模式”》,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年第6卷第1期,第102-115页;卢荻:《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改革开放》,载《政治经济学报》,2019年第14卷,第51-62页。

(5)有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联结,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问题,以及对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的评述和综合,可参阅孟捷:《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从列宁晚年之问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018年1月17日),观察者网,https://www.guancha.cn/MengJie/2018_01_17_443453_s.shtml。

(6)本节关于历史资本主义、历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初始积累的论述,主要部分引用自卢荻:《林书扬的过渡社会理念与现实中国》,载《纪念林书扬第二届研讨会文集》。


《东方学刊》总第5期



本刊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擅自转载

更多《东方学刊》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