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简版)
一、养老产业的定义
养老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是随着财富阶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满足这样一些人群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产业;是指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是依托第一、第二和传统的第三产业派生出来的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福利性和高赢利性。
养老产业包含三大核心组成部分: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和养老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国外主要国家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美国
美国的养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分为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养老产业两类。养老住宅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
(1)养老住宅业发展已比较成熟,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层次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
养老住宅业是美国养老产业中发展最为成熟的产业,其主体是美国的社会营利机构。老年住房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使美国人意识到“银发”给他们带来的产业机会。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适应这一人群住房需求的增多。
美国养老住宅业的产业链由借贷、建设、运营和服务组成,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为老年群体提供住宅、衣食照顾、疗养等服务。其产业成熟的标志是借贷有程序、建设有规矩、运营和服务有标准及监督检查。
(2)美国的养老住宅产业还注重为老人营造家与爱的氛围,满足老年人对归属与爱的需求
美国的养老住宅业不仅仅从生理和安全角度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还侧重于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一种归属感。典型代表为佛罗里达州的太阳城中心。该中心从1961年开发建设,从一开始就规划为佛罗里达乃至全美最好的老年社区。这里的居民必须是6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不能超过30天。社区内建造了各种户型适应不同类型老人的要求。太阳城中心现有拥有“太阳城中心”(独立家庭别墅)、“国王之殿”(连体别墅)、“湖中之塔”(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庭院”和“阿斯顿花园”(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以及“自由广场”(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六大居住社区,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无论选用哪种住宅,都会享受到社区提供的积极的活跃的生活方式。根据美国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该区的老年人的平均寿命要比其他老人延长十岁。
2、日本
(1)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很好的案例。
(2)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
(3)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业性人才。而专业的护工人才的短缺正是我国当今养老产业的一个痛点所在,日本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3、德国
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倡导“照料护理式住宅”,并迅速发展成为德国老年住房的主要模式。德国的老年住宅分为两种体系,养老院体系里的老年住宅,以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为居住对象,是一种接近住宅形式的养老院;社会住宅体系里的老年住宅内部多为无障碍设计,政府对老人住房采取补贴措施。
在生活援助方面,老年住宅企业与民间福利团体签订提供服务的合同,该合同可成为企业获得建设资金贷款的融资条件。在规划上,德国养老地产设计者把社会体系的老年住宅养老院毗邻建设,以便在设置服务网点和急救站时,两者能共用。
为了关爱老人,提高服务质量,德国政府和社会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建造方便老年人生活的“老年公寓”和“老年居住小区”等。这种住房一般能够得到国家的补贴,设计上也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要,如:建造无障碍通道、电动扶梯,以及安装便于老年人出行和生活起居的设备等等。
在各种优化老年服务的创意中,“多代同堂”(也可叫“老少之家”)模式特别值得一提。这是德国联邦政府倡议和扶助的一个项目,项目始于2006年,社会团体或地方社区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可以成立“多代同堂”,并能得到“德国联邦家庭、老年、妇女和青年部”每年4万欧元的资助。
三、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类型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大类型。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化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零。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会养老过渡。
2、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这些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所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也是人所共知。
3、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目前我国处在老龄化社会(Agingsociety)发展阶段。在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情况下,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制度解除老年人照护后顾之忧,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但从现状来看,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我国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
四、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分析
按照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10%,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 7%。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3亿,占人口比例的1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003万,占人口比重的10.8%。无论是哪个比例都远远超过定义比例,中国已大踏步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以后,随着计划生育一代普遍进入老年期,全国老年人口平均子女数将下降到2个以下,子女养老负担不断增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我国养老机构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其他形式的养老机构供给主体发展不充分,床位数供给量小,不能填补公办养老机构留下的供给缺口。2016年,我国养老服务机构2.85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780.0万张,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33.8张。这与发达国家床位数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五、我国养老产业区域发展现状
1、重庆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市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全部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部分设施进入装修、采购阶段,工程总体建设进度完成62%,市、区(县)两级建设补助资金1.28亿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0.4亿元,区县财政补助资金0.88亿元),资金投入进度完成71%。
根据重庆市民政局数据,重庆市578万老人中约50-70万人需居家养老服务,20-30万人需机构养老服务。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根据规划,到2020年,重庆市养老服务床位将达到2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
2、江苏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也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2016年底,全省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21.63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12.77%。目前,江苏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和失能比例高的特点。预计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95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25%,到2030年将超过30%。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对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省城乡老年人的数量,特别是高龄、失能半失能和空巢独居老年人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的持续增加,产生的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多样、更加迫切。与此同时,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及养老观念改变,促使养老服务消费逐渐从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消费转变。这些都为江苏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3、上海
上海应对养老危机之策,在早于全国的起步中,也逐渐形成政府主导、机构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模式,各种尝试、新兴社会组织应势而起。目前,上海徐汇养老实践7旬老人做志愿者服务老伙伴,即以低龄老人关爱高龄老人。
上海一线城市老人的文化水平较高,容易接受新观念,有稳定的医疗保障和退休保障,独生子女比例高,经济条件尚可,他们接受集体养老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如能配置合理的开发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中高端集体养老地产将在一线城市率先萌发“新芽”。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上海人口老龄化必将推动当地养老地产需求。
到2020年,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16万张左右,重点发展面向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料护理服务。按照建筑面积40平方米/千人的规划要求,兼顾服务半径,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大力发展各类社区托养机构,推广“长者照护之家暠,到2017年年末,实现全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城镇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新建40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完善社区老年人助餐布点及服务。全面完成居村委会老年活动室标准化建设,大力培育社区老年人睦邻点。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街镇基本覆盖,科技助老信息化建设形成“两级平台、三级网络暠,深化开展“老伙伴计划暠、家庭照料者培训、喘息服务、居室适老性改造等家庭养老支持项目。全面建设老年宜居社区,发展“养老服务包暠,让老年人都能获得就近、便捷、适宜的养老服务。
六、我国养老产业前景预测
据统计,2016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3亿。预计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在带来养老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银发经济能否被挖掘到位将决定中国能否善用第二次人口红利,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着力点。
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 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4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约4万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8万亿元,CAGR为11.8%。养老金融业和养老房地产业将是增长的两大亮点。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已经形成养老金融业、养老用品业、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房地产业四大板块相互融合的态势。其中养老金融业是核心板块。根据测算,中国目前30到59岁的潜在老龄金融服务对象约有6亿左右,这意味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热门报告推荐: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中国产经大数据第一股商情数据(股票代码:838497)旗下的研究机构,是中国领先的产业研究咨询服务机构,每年发布产业研究报告上千份。我院致力于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各类数据服务、行业研究报告,以及提供高价值的行业顾问咨询服务,如商业计划书、项目可行性研究、境外投资尽职调查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项目包装策划、重大项目包装策划、PPP项目咨询、特色小镇规划咨询、IPO募投可研、金融牌照(银行保险)咨询等服务。
中国产业研究咨询第一股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中商产业研究院,让你不动声色地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