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优秀的人,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什么特长。但大学里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成绩还行,拿到了奖学金,参加了社团,踩着危险的成绩保了研。一直觉得,这种努力过着的平凡的生活挺好的,自己好像最努力也只能达到这种平凡的状态了。优秀,是别人的。直到本科毕业的时候,看到同学穿着印有自己名字的学士服,心里产生了冲动。是的,我也想得到。但是,我知道这件衣服所代表的优秀,是我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当时也没有信心达到。
研究生的生活比想象中繁忙和艰辛,有些同学很羡慕我不知不觉发了“那么多”文章,好像很轻松。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改论文的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一开始论文写得总是不能令人满意,一次次改还是没有什么进步,最后导师都要放弃我这块“朽木”亲自来改了。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就此放弃。
我看了大量的文章,学习别人写作的思路和方式,寻找差距,慢慢摸索,终于写得开始像个样子了。投文章的时候,自己不知道投了多少家杂志,被拒了多少次。每次被拒后,再修改,再投……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最后,投的几篇文章终于都被录用。后来还突然得到了一家C刊杂志的青睐,得到了一笔“丰厚”的稿费。幸运,只是源于我们从不放弃的努力。因为发表的文章,也拿到了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国奖。我知道自己不是幸运,只是比别人努力得更多。别人付出同样的努力也可以得到,只是我是行动的那个人。
当你给自己的人生设置框架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困在那里面。就像你以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达到80分,那你拼尽全力想达到的只会是80分,而实际上很多时候结果是达到60分。尝试着打破框架,一次次的以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可能最后得到就是自己意想不到的。
三年前,我从来不敢奢想自己能拿到国家奖学金,评选上优秀毕业生,更不敢想像自己有资格、有勇气站在讲台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因为我的普通话很一般,因为我觉得自己学识浅薄、一无所长。不要设置生命的上限,不断跳跃着去触摸那个更高的目标,不断挑战自己对自己的定义,并且“永远生猛下去”。
记得高中的时候,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青春,就是华丽地奔跑,跌倒,站起来再跑。”可能在现在看来有些“鸡汤”,但是,如果愿意开始,一切都不算晚,关键是要有要有勇气和决心,并且保持这股冲劲,即便是不成功,自己也会有所收获。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的,宁愿要80%的成功,也不要100%的未开始。我们经常会立Flag,但是结果往往是停留在了书本上、朋友圈里或者脑海里,而没有开始。当我想要拿到优秀毕业生荣誉的时候,说实话,那时候觉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只有30%,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努力。所以前面两年半的时间我一直在为之努力,一直到评选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我庆幸自己为之努力了,更感谢中途的收获。
关于择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想法,我建议要在研二结束之前,尽可能尝试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体验过后,选择自己最可以接受的。再者,在向一位老师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认知上容易犯的错误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实习经验少、社团活动少,所以我工作能力就不行”
一些人在找工作时,会以实习经验和社会活动作为衡量自己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甚至会把自己实习少没什么工作经验当做一个重要的缺点。要知道,有些人“打酱油”参加了很多活动,但也仅仅是参加过,没有什么改变。需要清楚的是,并不是社团活动、实习经验丰富就一定工作能力出色,经历不等于经验。换句话说,丰富的经历不一定能让我们提升能力,而只有在一次次的工作和活动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让我们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学的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那么在工作中这些习惯会延续下去,工作能力并不会差。工作和学习、生活并不是割裂开的。
“我有很多的不足,等找到工作入职后再慢慢改、慢慢学”
可能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人抱着这样一个心态:我还是个学生,有很多不足是正常的,我可以等到入职后慢慢改。 但是,职场更需要竞争意识,不再是与河岸相比较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是在千帆竞发状态下的“不进则亡”。要与过去的自己比较,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更要与别人比较,追求的不单单是进步,更要进步得比别人多,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很多人在工作或者面试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工作的发展空间,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一位老师在碰到有人问这句话的时候,就会回答说:“工作有没有晋升的空间,取决于你是否有晋升的能力。”如果一份工作能够满足你的发展需求,固然是好,但是发展空间不是根本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只要公司是用人的,只要你够优秀,总会有发展机会。
最后,希望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和想法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尽享人间好时节,收获一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