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涯访谈录 | 同济·程仲晨

同济就业 2020-08-31


程仲晨


同济大学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019届博士毕业生


关于博士经历的一些思考


我并非一个优秀的前辈。从本科到博士,在同济整整读了十年,期间默默无闻,没有拿过任何奖学金,没有突出的社会阅历,甚至在学术上,也一直少有建树。可以肯定的说,我从来没有生活在聚光灯下过。早在几年前,身边许多参加工作的本科同学,或者当时选择出国深造、直博的同辈,都已奔向各自的前程,我一直觉得他们中不少人都比我优秀,甚至在读博的后段,一些学弟学妹也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科研成果,自愧弗如。有人曾打趣的说,我的一大能力就是让接触过的人可以很快忘记我,事实好像的确如此。


01


     


但我认为,一个平凡的人,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可以有所收获。也许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今天还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谋求一份工作,而不至于过于奔波和苟且。


我从事的科研领域比较传统,相对来说是个小众领域,加上实验耗时长,成果产出慢,和其他方向相比有不少劣势。为了增加竞争力,我从研究开始阶段就希望能有比较亮眼的成果,这迫使我关注更多前沿的成果以寻求突破。比较幸运的是,我的导师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有全球性的视野和研究经验,他推荐给我们许多和平时的具体工作没有很高相关性但比较新颖的论文。这些东西读下来委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它没有一个直观的、立竿见影的产出过程,只能抱着拓宽视野的想法硬着头皮坚持。


因此,我的实验结果出来以后,很长时间也没有和这些读过的东西联系起来。循规蹈矩、依葫芦画瓢写了几稿论文,但心里总觉得没有新意,果然也很快被导师否定,就这样兜兜转转已经过了快三年。后来无意中回顾这些文献,发现其中一篇提到的材料在我分析过程中没有过多关注,尝试性的把这个信号从我的结果中提出来,果然找到一个有趣的发现,与导师汇报后,马上获得了首肯。之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重新写稿,投出去,最终被我们专业的顶级期刊接收。而正是这个成果,为我的职业道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无疑我是幸运的,幸运地获取了较好的材料,有个好导师把关,在博士最后阶段没有急于产出成果。这其中有很多都不是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也与天赋无关,而只是坚持按照预期把事情做完。这其中或许有一些值得参考,但多数同济人可能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何况每个人的性格、环境背景相去甚远,需要自己去寻找契合的方法和答案。


如今,博士毕业,有幸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支持,能继续在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无疑是一种幸运。

02




仅对想读博,想走科研道路的同学给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读博是个艰难的过程。实验方法常常摸不着头脑,好不容易搞定了还要面临无从下手的实验数据。而这时候通常已经到了正常学制即将收官的阶段,你还面临着论文被拒稿或不停修改的麻烦。不巧的是,朋友、家人开始关切的询问你的未来前程时,显然你还没想好,或者越想只会越怕明天。这些时候,能让你走下去的,也许只能是兴趣和发自本能的坚持。


其次,走科研道路最好能有准确的自我评估,包括评估你在师生关系、社会关系甚至科研界中的位置,评估你的自我抗压能力和创新能力。找准了位置才好判断往前或往后的落脚点。


最后,科研是个不错的历练过程,包括培养你自我思考、逻辑思维、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前提是要小有所成,而不仅是模式性的产出学位。


但不得不说,我在选择读博之前,并没有这么多的思考,只是顺着心意往前走了一步。这里说的充其量也不过是马后炮,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往期精彩回顾

国际组织实习

·Programme Management Officer (Project Post), P3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P4


选调生

安徽 | 长春 | 广东 | 广西 | 贵州 | 甘肃 | 河南 | 黑龙江 | 湖南 | 湖北河北 | 江苏 | 江西 | 吉林 | 宁夏 | 青岛 | 青海 | 山西 | 山东 陕西 | 四川 无锡 新疆 | 云南 | 浙江 


就业新知道

· 就业新知道 | 今年高校毕业生834万创新高 就业形势好不好?

· 2019年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择业招聘会


生涯导航

生涯访谈录 | 生涯大讲堂 | 就业质量报告 | 就业月历 | 生涯教育周


关于我们

中心简介 | 团队介绍

整理 | 陈心宇

责编 | 陆宣 杨万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