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样的命题用语是否规范?——从处女蝇说起

为生命呐喊 生命教育观察 2022-07-01


不少老师可能在微信看到了2016年福建省高三质检的遗传题,该遗传题两处提到“处女蝇”,微信发出后,引发了多数网友的吐槽,尤其是看到学生们奇葩的答案后,更是让阅卷老师们哭笑不得,但也有网友觉得这很正常,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大学教材也有这样的提法,老师们对此又有何看法呢?这样的命题用语是否规范?为什么?

1、为什么要选用处女蝇?

雌性果蝇生殖器官中有贮精囊,一次交配可保留大量精子,供多次排卵受精之用,因而以果蝇为材料进行的遗传分析实验需要提前收集大量处女蝇(未交配过的雌果蝇为处女蝇)。

2、处女蝇的提法科学吗?

处女蝇是英文Virgin female翻译而来,目前已经是行内常用的术语。这样的名字浅显易懂,并没有不科学的地方。类似的名称还有:处女蜂王、处女雌蛾、处女虾等。

3、中学生物试卷上出现“处女蝇”对学生会有不良影响吗?

在当前社会中,“处女”一词经常会莫名地与“性”联系在一起。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由于传统性角色意识的影响,性教育观念的陈旧及水平落后,特别是传统封建文化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造成很大一批学生甚至是教师对涉及到“性”的内容都闭口不谈难于启齿。从本次“处女蝇”试题事件表现出这个层面的性困惑。

其实《汉语大词典》对“处女”一此的解释有三:“①指待在家中的妇女;②特指未出嫁、未曾有过性行为的女子;③比喻初次的、未经开发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解释有二:“①没有过性行为的女子;②属性词,比喻第一次的”。从以上所列举出的解释可以看出,“处女”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一词语。

因此,在课堂上面对“处女蝇”一词,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很坦然,如果学生对此产生困惑或不好意思,教师可以大方的科学普及,给学生建立一个了解、接触性相关知识和话题的宽松协调的环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