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解读: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本节问题探讨以动物细胞培养添加葡萄糖为情境,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关于葡萄糖的作用,另一个问题意在说明糖类可以在细胞内转化为脂肪。部分学生更乐于接受生活化的情境,也可以用教材正文中北京鸭的例子,北京鸭主要吃的是糖,结果积累大量脂肪。这个例子和问题探讨中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教材开门见山地提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这个内容初中生物已有基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相对熟悉,并不会显得很突兀。至于糖类用作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则分散在纤维素和几丁质中进行介绍。
学生大都会有一个前科学概念: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到有些糖没有甜味,而有甜味的物质(如甘氨酸)也不一定是糖。这种认知上的冲突会促使学生思考糖到底是啥?
学生如果有简单的有机化学基础,可以讲讲糖类是多羟基的醛或者酮及其衍生物,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若缺乏有机化学基础,则直接过渡到“碳水化合物”,并让学生明确糖类分子都含有C、H和O。
与现行教材一致,新教材将糖类根据水解情况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我个人会跟学生提寡糖,并指出二糖属于寡糖。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处理糖被时可以直接说寡糖;另一方面,根据汉语习惯,三个或三个以上称为“多”,但是这用在多糖上是不对的,讲一下寡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糖。新教材这里不提寡糖,可能是出于简化教学内容的考虑,尽量避免涉及与概念建构关系不密切的专业术语,这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只是将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物质时,这个“等”字是不能省的。
此处还可以从还原糖检测实验出发,将糖类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现行教材讲“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这个说法是有限定范围的,比如说人确实不能直接吸收二糖,但是部分植物细胞可以吸收蔗糖,大肠杆菌还可以吸收乳糖等,新教材改成了“二糖一般要水解为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这样的表述更严谨了。
我家小女儿曾被怀疑乳糖不耐受,因此我在自己的课堂常补充这个例子。正常婴幼儿体内含乳糖酶,该酶可以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被人体吸收利用。有些婴儿可能缺乏乳糖酶,乳糖作为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但是一些微生物却能利用乳糖,这会导致某些微生物大量繁殖,最终出现类似腹泻的症状。出现乳糖不耐受之后,只需要在乳汁或奶粉中加入乳糖酶就好。东亚人群进入青少年阶段后,也会慢慢丧失分泌乳糖酶的能力,所以大部分东亚人进入青春期后并不适合喝鲜奶。
二糖的分布没有必要过分强调。新教材提到蔗糖和麦芽糖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含量丰富,乳糖主要存在于动物乳汁中。上述表述并不是说其它生物细胞中没有相应的糖。
从新教材图2-3(见上图)中可以看到,虽然淀粉、糖原和纤维的单体都是葡萄糖,但三种多糖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有差异,这最终导致了三种多糖在结构上的差异,并最终反映到功能差异上。上述分析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新教材用一个旁栏,介绍了糖尿病人需要控制馒头、米饭等主食的摄入。这个旁栏设计除了再次让学生明确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健康。
新教材还对糖原的表述做了些许变化,明确肝糖原可以分解补充血糖。习惯现行教材的教师可能会额外补充肌糖原不能分解,实际上肌糖原可以分解产生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只是它留在了肌细胞中继续细胞呼吸,而不能运出补充血糖。
几丁质的介绍是新教材新加的。这里需要注意几丁质是含有N的,也就是说作为糖类,除了C、H、O之外,还可能含有其他元素。
此处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控糖意见,指出日常饮食中很容易糖摄入过量,一些疾病则与长期糖摄入超标有着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里的意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健康,从而促使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高糖类副食的摄入。
新教材对脂质的介绍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脂肪出发。这里脂质的元素组成必须强调,尤其是要强调脂质中含氧较少,含氢较多。
脂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需要跟学生讲清楚,接下来一章讲细胞膜以及后续讲自由扩散时需要用到。
新教材这里设计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涉及脂质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脂肪的作用。这个思考与讨论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要弄清单位质量的脂肪释放的热量比糖多,因此脂肪是更优良的储能物质;而脂肪之所以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含有更多的氢和更少的氧。暂时没有办法跟学生解释,为什么脂肪中氢多氧少就能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这里是一个伏笔,留待学习细胞呼吸后可以初步解开这个问题的部分面纱。
这里强调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但并不是说脂肪是唯一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暂时储能物质,只是两者的储能效果都不如脂肪。
这部分内容是新教材加的,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若学生基础稍好,可以多讲讲不饱和脂肪酸,深入处理不饱和脂肪酸就会涉及到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新教材讲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不易凝固,这其实只是顺式脂肪酸的特性,反式脂肪酸反而很容易凝固。
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对磷脂元素组成的表述有小小的变动。“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这句话的意思是磷脂都含有C、H、O和P,有些还含有N。教材给出的磷脂示意图(见上图所示)中,和甘油相连的是磷酸化的胆碱(甘油的另两个羟基和脂肪酸相连),而胆碱恰恰是含有N的。教材这里给出的只是磷脂的一个例子,有些磷脂比如磷脂酰肌醇则是不含N的。
固醇类物质很多,新教材选择了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进行简略介绍。选择的这三种固醇类物质要么学生比较有兴趣,要么就是和生活联系紧密。
一般认为胆固醇和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过量摄入胆固醇会影响健康。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吸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钙药广告中强调添加了维生素D。
新教材加了糖脂相互转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刚好和本节问题探讨的问题相呼应。
在介绍糖类转化为脂肪时,还是应该讲清楚,血糖高时优先生成糖原,而糖原作为暂时性的糖库,其储量有限。生成糖原后,血糖含量还是处于较高水平,糖类才会转为脂肪等物质。反过来,氧化分解供能时,优先使用的是血糖和糖原,然后才是脂肪。概括起来就是:糖类很容易转化成脂肪,但脂肪不容易转化形成糖。这有助于人们认识到:增肥容易,减肥太难。日常生活中应该合理饮食,保持健康。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我自己,每次体检都是甘油三酯偏低,而血糖一直都处于较高的临界水平,我猜测可能是糖类转化为脂肪过程中某些酶可能出了问题。这也是新教材吸引了我关注自己的健康。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这两个概念。本章概念涉及的内容较多,并对学生后续学习非常重要,需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以服务于概念的建构和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糖类和脂质不仅参与细胞的结构组成,也是细胞执行多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生命的物质观的认识。教材还通过旁栏思考题(糖尿病人限制主食摄入)、与社会的联系(控糖)、脂肪的作用(肥胖等)等安排了与健康相关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但结构不同,最终功能也不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