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听众采访,是邀请一些多年听播客的朋友聊播客故事的栏目,希望能以一个新视角来呈现播客。第七期我邀请了一个听了8年播客的听友,Y.L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播客,她不仅没有收听的压力,反而觉得喜欢的新播客越来越少。她是Apple Podcasts的老用户,她对中文播客最大的愿景是希望所有节目都能轻松找到RSS。Y.L: 我是Y.L,金融行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近期对电影和爵士产生了兴趣。Y.L个人博客:https://owlswims.comY.L: 第一次听到现在有8年了,不过中间中断过,18年重拾听播客习惯,也开始听中文播客。那年又买了无线蓝牙耳机,大大提升了听播客频率。Y.L: 中文播客大多数听泛文化类,主要是这类播客在所有节目中的占比实在太大,其中读书类节目听得多;英文播客听得杂一点,金融经济、音乐、时事新闻、文学艺术类都听。你是怎么开始接触播客的,播客最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Y.L: 最初是读大学时在iTunes里的Podcasts板块见到了许多英文媒体(比如CNN和Bloomberg)做的播客,后来走在路上就用苹果自带的Podcasts App听。最早的印象就是音频形式的内容产品,可能因为那时候听的播客都是媒体做的,这个角度说就很像广播。你认为播客与其他获取知识的方式(线上课程、读书)等有什么区别?Y.L: 网课和读书需要你全副注意力正襟危坐,可能还要记笔记、画导图,能接收的信息量更大,也更有深度。播客没有这么「硬」和「干」,而是更浅和泛地了解话题,没有这么大的记录总结压力,而且收听场景可能也不允许你做这些。不过毕竟很多领域并不需要有专业级别的了解,播客倒是收获新知的理想方式。Y.L: 播客确实带来了独有的亲近感,前段时间刚听了徐迟老师那期「席地而坐」,两天后就去参加他的线下分享活动,他一开口我就觉得这实在太亲切了,好像是前两天才见过面的朋友。你使用什么播客客户端?关于播客客户端,你最看中什么功能?Y.L: 目前是Pocket Casts和Apple Podcasts一起用,订阅节目太多,Apple Podcasts放常听的精选播客,其余的放进PC里。因为平时也听英文和台湾播客,所以我必须用泛用端,然后是查看Shownotes方便,这两个App都是上滑/左滑即可,小宇宙就要在左下角找到按钮(走在路上单手拿手机真的很难)、等待滑动动画,在收听过程中会有被打断的感觉。接下来是比较精细的倍速播放功能,有些播客的舒适速度介于1.0和1.5之间或者1.5和2.0之间,这个功能就很重要了。但是Apple Podcasts因为产品调整出现了各种奇怪的bug,所以我近期Pocket Casts用得多很多。Y.L: 话题感兴趣,或者主播是值得关注的人。但是订阅了也不一定会听,可能是在feed里等待一个吸引我的契机。在我这里播客的打开方式不止听音频一种:有的播客我基本从来不听,就只看feed中它更新的标题和shownotes,比如「文化土豆」就被我当成了书单,而有些一时排不进收听列表的新闻播客就当成头条标题,写得认真翔实的shownotes我会反复阅读。Y.L: 在路上、吃饭、护肤化妆、做家务,有时随便写点东西也会放着做背景音。像多数听众一样(我猜的),我也会根据场景选不同播客听,精神不错时听专业性强的(比如聊历史文化的)英文播客,累的时候就听音乐播客,累得只想躺平就听音乐。 你在听的播客会听完它吗?新播客越来越多,有收听压力吗?Y.L: 我有开的书要读完的强迫症,但是在播客这里好像没有,有时听个开头觉得内容不如预期或者聊得太浅就直接关掉,听到一半觉得走向不对也会跳到列表中的下一期。虽然新播客源源不断,也订阅了不少,但是找到喜欢的还是太难,2021年已经过了快一半了,今年的新播客能排进我的喜爱列表的还没几档。Y.L: 经济金融向的Planet Money、Exchange at Goldman Sachs和Thoughts on the Market
文化向的In Our Time、Arts and Ideas、Backlisted
新闻报道类的The Daily、Post Reports和Today in Focus
新闻娱乐向的Wait Wait Don't Tell Me
Y.L: 不做,和中文播客一样,遇到有启发性的点如果之后想得起来会写下来,听的时候手都被占着。Y.L: 英文播客发展更早,市场已趋成熟,有大量播客是由机构制作的,从选题、节奏把控、配乐到社交媒体和社群运营,整套体系非常顺滑、精良和考究,有时不免有工业流水线感。不过我最想说的是英文播客有无数的细分领域和不同深度的节目面向不同的受众,选择余地大得多,而且全民参与感非常强,万物皆可聊,不管聊什么都能听到不少专业人士的声音,无论是作为主播还是嘉宾。英文播客很多时候可以当一个搜索引擎用了,中文播客目前差得还很远。Y.L: Overheard at 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出品,聊自然的丰富和广袤,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治愈。The Documentary Podcast,主要胜在视角,能接触到一些平时极少关注到、完全陌生的地点发生的故事,比如尼日利亚被绑架的孩子、赞比亚总统、波兰的LGBT运动。Y.L: 这个和英语听力训练差不多,如果跟不上速度就放慢一点,如果有耐心就整期节目多听两遍。如果拿来精听,实在无法辨认节目中出现的词汇和短语,又找不到Transcripts,可以用Airr这个客户端语音识别转成文字,效果还不错。Y.L: 我想引用「螺丝在拧紧」主播吴琦在第6期节目最后讲的一段话回答这个问题,虽然他谈的是做播客对主播的意义,但对于播客听众我而言一样适用。播客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当时那个真正的剧场对我的意义,就是让我能够从立等可取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面脱身出来,在一个别样的空间里沉浸自己的思考和身体。那个时候你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角色、故事、情绪和他们的戏剧张力,然后你沉浸当中,似乎忘记了其实你还有很多日常琐碎的负担、压力、麻烦需要处理,在这种沉浸和距离感中你会开始反思你自己的生活,或者拥有别的尺度,它会不断地给你提供完全陌生的新的材料、想法和刺激,让你原本困扰的事情、待解的难题或纠结的烦恼好像得到了一个非常异质的碰撞,得到很多新的答案。
现在播客平台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多,对你有产生影响吗?什么样的影响?Y.L: 我选平台(客户端)还挺不一样和苛刻的,除非真的出现了可以完全取代这两个客户端的产品, 平台再多我还是只会用Pocket Casts和Apple Podcasts. 事实上在节目选择变多,收听时长无法增加的情形下,挑选标准就会相应提高,这也强迫你去探索自己到底喜欢和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如果实在听不完想听的播客,那……就算了呗╮(╯▽╰)╭如果让你推荐三个节目给想要尝试播客的朋友,你会推荐什么?Y.L: 这可能是让我思考最久的一个问题了,我想要推荐的播客是能带来其他媒介难以获取的内容和体验的。在未知对方兴趣偏好时,我选了受众群体足够广的节目。忽左忽右,从谍战军事、政治外交、真实罪案到中外文学无所不包的节目,品质过硬,既不会找不到想听的节目,又适合开拓舒适区Casticle,虽然以英文播客推荐为主,但能告诉你播客可以带你去哪里,是播客打开方式的模范答卷八分,介于「软」和「硬」之间,没有信息压力也不会毫无所获,适合作为很多场景的背景音是否考虑过做播客节目?做播客的话,会考虑什么样的播客?Y.L: 考虑过,但一是没时间,二是没想好做什么内容,而且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出使自己满意的节目。我做的播客估计会和「不可理论」和「Casticle」一样,成为季更甚至年更的节目。Y.L: 能把话题聊出不一样的新鲜角度和感受的节目,主播通常有极强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好似在岩壁上凿出一条路,以书举例的话,是桑塔格的《论摄影》,播客举例就是吴琦的「螺丝在拧紧」和台湾的「Before Midnight」,真心期待有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我对中文播客最大的愿景是希望所有节目都能轻松找到RSS,那样我的订阅效率能提升10倍吧,直接省下去喜马拉雅找专辑号和私信主播的时间。希望主播在运营平台的同时会想起自己还有泛用端的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