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福胜:论新时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孙福胜 中社学人 2022-09-09


论新时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立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分重要而又紧迫。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关心的事情;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明确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坐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国内各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多方位阐述,达成了广泛共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从发展阶段来讲,我国生产力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在望;从发展思想来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从国际政治来讲,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对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贡献将不断增大;从历史使命来讲,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担负着更崇高更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继续发扬践行奋斗精神;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程来讲,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光彩耀眼;等等。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的人的需要发生了新变化。
 
  “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有哪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1]“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包括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事情,特别是对环境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这些事情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反映着人民群众内心的强烈诉求。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的困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类新需要,才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引起了社会各界热切关注,这不仅说明了我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切身利益,仍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而且说明了我国人民群众需要已发生了新变化,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不断跟踪和研究这些新变化,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哪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2]。这表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的广泛性,需要的范围不断扩展,由原来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扩展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需要的高要求,需要的层次不断提高,包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高要求和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高要求。需要的广泛性和高要求深刻说明了我国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仍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生产方面狠下力气,提升质量,为此进行更多努力,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来解决问题。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着手和发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不断增长,公共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际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道路更加自信鲜明等,这不仅映照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现实,而且提出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和需要的高要求的努力方向。当前,我们应该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开展深入调研,系统分析不同地域的人民群众所关心问题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如对东中西部、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陆、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以及边远贫困地区等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横纵比较,反复研究,找准突破口,定点发力,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不断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具有三个基本要义:一是人的第一个需要是物质生活的需要,“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第一个需要);二是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三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质,“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5]“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的基本要义和它所具有的独特的鲜明的发展性特质,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提供了新启示。
 
  “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新时代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是新时代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征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深感兴趣的话题,更成为各界学者研究的特色课题,且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事实证明,加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项课题研究,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因为新时代更加关心人的需要,更加重视人的发展。
 
  在新时代,我国学者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学术传统,又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研究的新领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我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新需要”和“最关心的事情”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开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强大的人学理论支撑,为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提供更为深厚的精神动力。
 
  总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转化,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孙福胜,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由作者投稿并授权发布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