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在小区玩滑梯,被一个十岁左右的大男孩撞翻,整个人摔在滑梯甬道上,鼻血一下就冒出来了。
他本来就胆小,遇到这种事更手足无措,一动不敢动,原地坐着哇哇大哭。我们赶紧把他抱下来,擦干了血迹反复追问,他才敢小声指证:“是那个哥哥撞的。”我妈找到了那个男孩。块头很大,足足比咕咕高出两个头。男孩子看到家长找上来,赶紧给咕咕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小区晚上灯光太暗,滑梯上人又多,玩得太高兴跑得快了,这才撞到了一旁的咕咕。一方面,实在心疼自家孩子,那么小个豆丁被撞到流鼻血,谁心里不难受。另一方面,男孩说的的确是实情,当晚滑梯上到处是孩子,小孩这种生物,你不能指望他们冷静克制,玩high了疯跑再正常不过,这次你撞我,下次我撞你,都是常有的事。最紧要的是,我们总不能一家子大人,去打一个十岁小朋友吧。于是我们跟咕咕求证:“哥哥是有意撞你,还是不小心的?”咕咕虽是委屈,却还是说:“是不小心的,我站在那里,他跑过来就撞到我了……”这样一来,我们也不好不依不饶,让孩子郑重给咕咕道个歉,就结束了这场小风波。回到家后,看着咕咕鼻子里干掉的血迹,我还是心疼得不行,于是忍不住又问一次:“刚刚那个哥哥,真的是不小心撞到你的吗?是怎么撞的呢?”咕咕的反应令我有些意外。他瘪了瘪嘴,分明还是很委屈,却又把话题扯开了,佯装没听到去玩桌子上的皮卡丘:“妈妈,你看它的尾巴掉了……”这时老梁开口了,他示意我别说了:“小孩子磕磕碰碰太正常了,男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你难道还要去把别人小孩打一顿吗?”咕咕听到爸爸的话,竟像松了一口气,语气都轻快了,又跟我们说说笑笑起来。我突然意识到,之于咕咕而言,「被撞到流血」是一种恐惧,「大人非要替他讨公道」又是第二种恐惧,甚至第二种比第一种更恐惧。哎,就是这么个胆小的孩子,在外面一点事不敢惹,别的小孩都从滑道上直接爬上去,他每次都只敢走楼梯。偶尔被插队被抢了东西也不敢说,自己换个没人的地方继续玩。当过妈都知道,这种小孩最令人操心,生怕他被人欺负受了委屈。于是我从来都是教他,如果有孩子欺负你,你可以大大方方打回去,他怎么打你的,你就怎么打他,爸爸妈妈都会帮你、支持你。我甚至教过他一套“擒拿手”,以便在肉搏中取得优势。但很沮丧,孩子长到五岁,我终于认清了一件事,一个人的胆似乎是天生的。不管我怎么支持他、撑他,他都不是那种会“以牙还牙”的小孩。他甚至敏感纤细到,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意识到在大庭广众之下跟人起冲突是不雅的,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不要众目睽睽跟人对峙。我时常为咕咕的胆小郁闷,可静下心一想,这种胆小其实无处不在。念书的时候,班上一个女生被小卖铺老板欺负了,卖给她的面包是过期的,还诬赖她是在别处买的。我们得知后很生气,想带她去跟老板理论,她当下流露的窘迫和逃避,跟咕咕一模一样,闪烁其词地息事宁人:“算了,没事,一个面包也不值得什么钱。”我甚至遇见过,买了好几个苹果,不好意思问老板要一个塑料袋的女孩。她捧着那一堆苹果,难为情地叫住我:“算了,就几步路,马上就到宿舍了。”在同事、好友、陌生人那里受了委屈,被明目张胆占了便宜,乃至于一句话别人说了几次没听清,都不好意思再追问。当下脑子里会作出一种权衡,「当众跟人闹翻」和「暗自吃亏」两个选择,哪种更令我轻松一点。所选的,往往就是暗自吃亏算了。只要亏还在可承受范围,就比跟人当众撕破脸更好受。那么在懦弱的、选择息事宁人的当下,有个人不容反抗地在背后驱使你、推搡你:“去啊,去讨个公道啊,去跟他一决高下啊!”那一刻获得的,真的会是力量吗?亦或是另一种的难堪,另一种压迫?当一个小孩和另一个小孩发生冲突,妈妈们到底需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但这终究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下的教育方式。而在现实中,很可能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怂蛋,就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打回去。那么,对于一个胆小孩子而言,打回去的指令,到底是一种支持还是一种压力?两个小孩因为抢球有了碰撞,一个在另一个手上打了一下,是很轻的一下,都不能称之为打,就是游乐场里最常见的肢体碰撞。孩子还在一起玩耍,被打小孩的妈妈却不乐意了,她声色俱厉地把自家孩子叫过来,勒令孩子打回去:“他打了你,你为什么不打回去?你打啊!现在就打回去!”孩子给吓蒙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妈妈还在不依不饶:“你打他啊,打他啊!”我猜,那个小孩的无助和恐惧,更大一部分,并不来自于打他的小孩,而是来源于他的妈妈。他原本就是个胆小的小孩啊,但凡他胆大一点,也不至于被人打了还忍气吞声。可是这时候,妈妈却用一种不容置喙、无法反抗地语气,去下达一道对他而言几乎不可能的指令:“打回去啊,打他啊!”那到底是声援、是力量,亦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他:“你就是个胆小鬼!就是个懦夫!”一个男孩被拖欠了薪水,没有勇气讨回来,于是他去找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师用了很多方法,鼓励他去找老板要钱,他每次都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付诸行动。然而到了第二天,他还是退缩了。如此循环往复,这笔钱给他带来的心理负担越来越大。他想起小时候,在幼儿园被人欺负了,妈妈也像这个咨询师一样,不断驱使他去跟欺负他的小朋友理论:“你被欺负了为什么不敢说,你一定要去找那个小朋友理论!”于是他每天上学,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种来自妈妈的压力。李松蔚问他,如今20年过去了,再回到幼儿园,你想对妈妈说什么?他的答案是:“我想告诉妈妈,我就是一个很怂的人啊,为什么我不可以做一个很怂的人!”是啊,如果能做一个「打回去」的人当然很棒,但如果我们的小孩,就是打不回去就是很胆小,作为妈妈的我们,能否允许他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怂蛋呢?这也是为什么,我时常觉得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它没有统一的行动范本。即便是一种公认正确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都同样可能不适用于我们的孩子。我当然希望咕咕是一个「有仇必报」的孩子,像他妈妈小时候一样,勇敢地跟欺负自己的小孩对垒。可当我终于意识到,孩子不可能长成我期许的这样,我是继续把他往那个方向推,还是允许他懦弱地当一回鸵鸟?或许他有一天,终将在种种挫折中,学会去面对、去对抗、去硬碰硬,但我希望那种支撑他「打回去」的力量,是在长年累月的家庭关爱和社会教育中,逐渐获取、逐渐滋长的。而不是在惊慌恐惧的当下,用一个严厉的不容反抗的声音,促使他硬着头皮必须一定马上去做。今日荐读
我的妈妈重男轻女,拆迁款给废物弟弟80万,只给我20万,看谁给她养老?
我月薪4000,花8万请同事吃饭,老公得知后闹离婚:“败家娘们儿,谁养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