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都说汉马“零差评”,这个算不算差评?

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07-25

只要提起武汉马拉松,便有个“零差评”的前缀。一个马拉松,能够获得如此赞誉,不用质疑,那是真的好!



武汉马拉松起步晚,起点却高。2016年才创办的赛事,他们没有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直接找来国内最优秀的赛事运营商中奥路跑,与之联手,成立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这样,既保证了赛事的高规格,也使赛事有一个稳定的持续性。


武汉市对于这个马拉松,可谓倾尽全力地配合,倾其所有地支持,于是乎,赛道、服务、志愿者……众多环节,满满的努力,浓浓的诚意,汉马这个品牌,瞬间就进入中国马拉松顶级之列。


武汉九省通衢,交通便利,不管你来自东西南北,到武汉去,都显得那么近、那么方便,在吸引全国跑者方面,有着太多的便利。


仅仅办过三届,汉马已成为国内中签难度最高的赛事之一,今日开启明年汉马的报名,大概率会在全马和半马中出现个位数的中签率了。



问题来了,这么受全国跑者拥戴的马拉松,名额为什么这么少啊?全马、半马和13公里跑各8000人,在国内优秀马拉松赛事中,8000的全马和半马名额,委实不算多。


这样的名额配比,是在玩饥饿营销?还是形势使然?不考虑跑友们的需求,扩大规模,算不算人人都讲“无差评”汉马的的一个“差评”呢?


我们从两个方面看这个问题:一是马拉松的比赛规模有什么学问?二是马拉松的比赛规模能随意扩容吗?


目前国内热门马拉松的规模都是在30000人左右,然后不同赛事,再设项不同项目。像北马30000人全是全马,广马20000全马、10000半马。深马全马、半马各15000。


两个国际田联新金标赛事,兰州马拉松全马10000、半马8000、5公里22000。明年重庆马拉松全马12000、半马5500、迷你10500、亲子2000。


也有赛事突破了30000人的。下个周末的厦马,全马赛事,名额35000。上马38000的规模,全马25000,10公里跑6000人,健身跑7000人。



回到汉马,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为什么不能有所改进,比如将全马增至15000左右,或者取消13公里跑……


每个赛事的设项,关乎赛事定位、城市定位、赛事愿景和本地实际情况。这些数字,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是经过测算得出来的。


2016年汉马创办时,规模是全马6000、半马6000、健康跑8000,总体20000人。2017年增至22000人,其中全马6000、半马8000、13公里跑8000。今年全马增加到8000人,赛事规模增至24000人。



汉马是中国大满贯一站,也刚刚荣获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借此东风,何不继续扩大规模,满足全国跑友旺盛的需求呢?


浅层面,是由赛道决定的。想在城市中找一条风光优美,又无比宽敞的马拉松赛道,很难很难。赛道不够宽敞,容易造成拥堵,影响跑者体验。在没有更适合赛道的情形下,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


深层面,取决于赛事定位。有的比赛就靠规模,有的比赛就打造精品。尤其是作为运营商,你的服务能力,要和比赛规模匹配。不是说有利可图,就无限制增容,你得考虑起终点人流量的容纳、疏散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像今年的深马,取消了迷你跑,全马、半马各15000,起点在深南大道上,听上去是很宽阔,但是留给起跑赛道的,并不宽敞。这样,等半马最后的人流过拱门时,差不多半个小时都过去了。


这也是深马半马赛后,有部分跑者认为自己净成绩在3小时以内,却没领到奖牌“闹”的根源了。


马拉松比赛中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是某个小细节没做好,实际上,是前面的工作没做好,给后面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汉马现在的参赛规模,应该说是最适合当前各方面形势的。至于说以后会不会增容,仍然是个系统工程。在做好自己、继续打造“零差评”的基础上,走在全国中签最难的马拉松路上,也不失为一种特别。


汉马真要是盲目扩大规模,影响了三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口碑,那才是得不偿失呢!


★★★————————


亲爱的朋友,这是“江湖马拉松”的新号——马拉松江湖。


新旧号最大的区别是,新号拥有留言功能,可以加强与广大跑友的互动,更及时地倾听来自跑者的声音。


如果新关注此公号的朋友,想看以前“江湖马拉松”大量马拉松文章,敬请关注“江湖马拉松”。谢谢!


————————★★★


>>>点击更多精彩

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发展的毒瘤

明年深马还是智美运营么?

三年,智美给深马带来了些什么?

重马名额卖1800,贵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