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细心的厦马,咋不给我发条成绩短信呢?

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07-25


今年是我连续第二次厦马之旅,重要的不是一个赛事处处让你舒心、满意,而是你能看到、见证赛事仍在一点点地变好。


赛前最暖心的,是领取物品时,设置了免费寄存处。这个举措贴心!很多从机场、车站过来的外地参赛者,拉着大件行李领取参赛物品、逛马博会,极为不便。存了东西,空手进去,真是一身轻。



赛中我饶有兴趣地留意了今年厦马的“蓝线”,之前上马曾引入这种方式,但是很多跑者表示根本没留意到,我总是能在拐弯处清晰地看到厦马的蓝线。


赛后服务接近完美,因为没下雨的缘故,流线设计好于去年。冰池区、被动拉伸区的位子够多,不用太长时间等待。食品补给区有面吃,有汤喝。


对于今年厦马,总体上讲,是个很棒的赛事,很多细节十分用心。大家对厦马的期望值比较高,不单要整体感觉好,也希望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最好。



起跑区域应有水


跟一众朋友住在曾厝垵,比赛日早上5点后就起床了,6点搭车去往会展中心,十来分钟就到了,还算方便。


厦马的安检比较“灵活”,入口也多,十分通畅,远远好于赛前领取参赛物品时的杂乱。


起点区域的厕所真不少,有小便池,有移动厕所,有人排队,没有长龙。“放”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进”呢?


有没有必要在起点区域设置饮水点?不同组委会有不同做法。有的组委会提供饮水点,有的则觉得没必要,因为起跑前跑者都急着排空,哪还要喝水呢。


其实很有必要!像厦马规模很大,大家都要早早赶过来,在起点区域停留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之间。这么长时间的等待,有些参赛者免不了会紧张、烦躁,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喝两口水,可以舒缓心情。


像我出发前觉得太早了,没吃盐丸,想着开跑前吃吧。从过了安检口一直到进赛道,我到处在找寻饮水点,没看到。只能跑起来后,在赛道饮水点解决这个问题了。


印象较深的是港马,起点区域摆着饮水机,旁边放着许多大桶装的矿泉水,大家从旁边自己取简易纸杯,从饮水机接水喝。一桶喝完,就有参赛者主动去换下桶。志愿者就负责不断地将纸杯拿出来,供大家取用。


起点区域还存在一个问题,会展北路的流线设计有点乱。这条路宽度倒够,可是路的一旁是移动洗手间、小便池,一旁是衣物寄存区,留出来的空间已不是那么阔绰了。


而且,进入第二枪、第三枪集结区的入口,也在会展北路上。一条路,赋予了太多功能,有上厕所的,有存包的,有赶着进入起跑区域的,不同方向的人流交织在一起,摩肩接踵,稍显混乱。



补给充足品种多


今年厦马能量补给点是7个,跟去年比,是在12.5K增设了一个。之后每5K一个,到32.5K后,每2.5K一个,最后一个出现在37.5K。


厦马做得好的一点,是官方手册上的《补给点分布表》很翔实,具体告诉参赛者每个补给点的具体内容。比如第一个能量补给点12.5K,计有矿泉水、海绵、香蕉、圣女果、盐丸、小蜜橘、小蛋糕、葡萄干。


这样,大家就很清楚,对每个补给点的食物,提前心中有数,特别是哪些点有盐丸,哪些点有能量胶,亦或哪个点二者均有。


赛后披露出17.5K的某裁判将补给品往自己车里拿,不过我跑到这个点时,大约九点半,一切补给品都很充足。


路上各个补给点,补给品的量都没有问题。有些补给点志愿者很热心,会将蜜橘剥皮,供参赛者直接食用。


去年以来,感觉国内马拉松的能量补给点,有不断前提的趋势。深马的第一个能量补给点,都出现在7.5K了。


厦马作为一个全马赛事,我认为在12.5K出现第一个能量补给点,有点早。17.5K出现更显合理,如果想体现自己对赛道补给的重视,增加一个40K,或许更好。


到最后阶段,精疲力尽,不少跑友完全靠能量补给“提神”。若能在40K加一个能量补给点,那就使得进入30K后,每2.5K一个能量补给点,给参赛者更多动力,去完成比赛。



对蓝线多点尊重


“蓝线”对国内马拉松来说,是个新鲜事儿。


以前只出现在世界六大满贯赛事中,俗称“赛道最短距离跑进线”,只要你在弯道时沿着蓝线跑,放心,绝对不会多跑一米的。


去年11月的上马,曾引入蓝线。不知是新鲜事物的缘故,还是上马赛道拐弯不够多,很多跑友赛后说,压根就没留意到什么蓝线。


厦马的蓝线,每逢赛道出现弯道,我便能清晰地看到,每次有意识地跑蓝线。一个小问题是,有些拐弯处的蓝线,竟然被广告牌或路障遮住了一段,再往前才能看到中断的蓝线。


出现这一局面,可能是画蓝线的,跟摆放赛道广告牌的,是不同的团队。蓝线就是“抄近道”,因此有些拐弯处,弯度较大,线便被遮住了。


蓝线是一种追求专业的标志,可以没有蓝线,一旦引入了,就应该将这个赛道上的改进措施做好、做充分。若能给蓝线与赛道边界留出一点空间来,也显得对蓝线多点尊重。



赛后服务有诚意


国内的优秀马拉松,如今赛后服务也流程化,“老三篇”是食品、冰水泡脚和拉伸。


取完赛前存的包,可以进入更衣室换衣服,然后进入冰池区,通道左右两侧都是,每一侧都是一排六个冰池,共四排,每个冰池的一圈,至少可以坐十来个完赛者。即同时可容纳六七百人享受这一服务。


我进去没有排队,马上就找到空位置了。要求是8分钟,因为水着实凉,很多人不到时间,就起身告辞了。


接下来是被动拉伸区,地上的垫子密密麻麻。我排了9分钟的队,拉伸了5分钟,瞬间元气满满。


再往前走,便是食品补给区了,夹带着功能区,有给奖牌刻字的,有给完赛T恤上烫字的……最受欢迎的,还是赞助商热腾腾的一桶方便面,这个需要排会队才能领到。


还有热姜汤,在赛后显得尤为适宜。


赛后服务,不是说别人有,我也有就行了,而是要有足够的量来保证。完赛后都比较累,不宜让大家长时间排队。


厦马赛后服务不打折,每一项都踏踏实实地落到了实处,带给众多完赛者最佳的体验。



成绩短信没收到


之前曾跟做计时的朋友聊天,他们说,赛后通过计时服务商发成绩短信,技术上很容易。但发不发短信,主动权不在运营商手中,是组委会授权的事儿。


像去年杭马和深马,我都是刚过终点线,成绩短信就发到手机上了,真是高效。有些马拉松会稍微延迟,也是在赛后不久便发给完赛者了。


厦马是短信就没发,很多完赛者纷纷“问责”组委会,有的甚至跑到计时服务商那里“讨个说法”。计时公司表示这不是他们的问题,得不到组委会的授权,他们不会以官方名义发布完赛信息的。


不知何故,截止发这篇文章时,我在厦马官网输入自己的参赛号和年龄段,依然显示“未查找到数据”。不清楚这是个案,还是共性问题。


赛后有不少跑友从计时方那边得到的数据,有些计时点的成绩缺失。我倒是从计时方查到了自己完整的数据。


事实上,你可以不在赛后第一时间发,但应该留个通畅的通道,给大家获取官方成绩的途径。不然,很多跑友赛后第一时间到计时方网站查成绩,结果导致网站崩溃。


重点不是厦马为什么没授权计时商第一时间给大家发信息,而是作出这一决定的同时,是否考虑到决定隐含着的需求,只要这个需求能够解决,一切都不是问题。


★★★————————


亲爱的朋友,这是“江湖马拉松”的新号——马拉松江湖。


新旧号最大的区别是,新号拥有留言功能,可以加强与广大跑友的互动,更及时地倾听来自跑者的声音。


如果新关注此公号的朋友,想看以前“江湖马拉松”大量马拉松文章,敬请关注“江湖马拉松”。谢谢!


————————★★★


>>>点击更多精彩

吐槽厦马领物排队,有道理吗?

因为马拉松,让你爱上厦门?

奔跑中国的2019是啥样

宝安马的寒冬就此来临?

南山半马被罚冤不冤

汉马这个算不算差评?

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的毒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