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透过清远马的细节处理,聊聊那些所谓的“乱象”

江湖马拉松 马拉松江湖 2023-07-25

马拉松江湖特约撰稿 | 江湖飞刀



如您所知,今年五周年的清远马拉松,走过来并非一帆风顺。前四届,出了一些话题、问题,像“肥皂马”、1.2万人接受医治、参赛T恤像睡衣……这些话题,对于一个新赛事来说,是一种困扰。


难能可贵的是,清远马没有被这些论调带偏节奏,而是坚持自己。“马拉松江湖”13日曾推送《除了清远鸡,清远在中国最出名的,估计就是清远马拉松了!》,也详细谈到了清远马走过的历程。



清远马的努力


这几年,清远马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断修改和完善赛道。像今年的全马赛道四渡北江,能让跑者将大美清远一江两岸绝美风光一网打尽。


针对酒店价格飞涨,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另一方面组委会及时出台清新到起点的接驳服务,给与参赛者尽可能多的选择。


清远马也在积极吸纳国内其他顶级马拉松的优点,像今年的无纸化领物,根据成绩分区全半程混合出发等,彰显了再细节上的努力。


清远马远非完美,但组委会一直在努力改进和提高,这种态度也获得了广大跑友认可。


不奢望清马有深南大道那样笔直宽阔的的赛道,不奢望清远马有艳阳高照的适宜气候,跑者需要的是,一个能为跑友提供专业服务、有担当和责任感的赛事。



这些是乱象吗?


从清远马遇到的问题引申开来,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中国路跑产业圈子里流传出这样一个新词:马拉松乱象。


对此,不敢苟同!对所谓的马拉松乱象丛生,更是不敢苟同!


乱象即混乱的景象,一件事情如果用乱象去评价,那只能是从策划到执行到管控全面失控。但很多被诟病或者嘲笑吐槽的赛事,并不完全是这样的,这种全盘否定难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我们看看这几个例子:


2018年11月18日,苏州(太湖)马拉松,运动员在终点冲线前,志愿者两次强行递国旗;


2018年12月2日,南宁国际马拉松,运动员冲过终点后,被强行拉停拍照;


2018年12月30日,横琴马拉松因赛前接驳运动员的大巴被交警阻拦,致使数百名运动员无法按时到达起点参赛;


2019年3月3日,海口马拉松,转播摄像摩托车喜提冠军;


2019年3月10日,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后取包出现混乱。


还会有跑友记得那些更早的所谓“乱象”:青岛夜马领取物资环节的混乱,秦皇岛马拉松的拱门上堂而皇之的把赛事名称变成秦岛皇马拉松,南京马拉松领跑集团跑错路线……



我们不必探讨什么是专业的马拉松赛事运营,那会将思路引导到一个误区。


事实是,办马拉松,确实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成功举办一场马拉松,要处理大大小小几千件工作。问题是,有2000件工作,你干好了1999件,1件没处理好。那完了,你就会被吐槽,被称为乱象赛事了。


你还别委屈,还得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公关,发一篇诚恳的道歉信是例牌,跑友可是一群高智商的动物,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你要是推诿,那等着你的只能是更猛烈的吐槽。



细节即是专业


海口马拉松上,摩托车冲线这个事件,从专业的角度看,至少推理出4个细节的工作失误。


1、终点前车队分流点裁判的岗位失职,他只引导了赛事计时车等车辆分流,漏掉了摄像摩托车;


2、负责赛事宣传的工作人员对竞赛要求不了解,没有清晰的跟摩托车跟拍人员及终点固定拍摄机位工作人员对接清晰机位切换的工作位置节点;


3、终点裁判工作失职,没有更早的发现事故并及时阻止;


4、志愿者培训工作负责人失职,终点志愿者背对赛道,人为制造了摩托车冲线的尴尬瞬间,缺乏最基本的应变。


以上4个细节,有一个处理好,便不会发生最后尴尬的局面了。


结合每个赛事的具体情况,赛道规划、封路方案、解封时间、博览会流线设计、领取物品、赛前集结、存取包、赞助商及嘉宾服务、接待、赛后服务等所有竞赛组织工作,其实都是跟抓细节有直接关联。


关键是,组委会如何分模块处理庞杂工作。谁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候干,标准和流程是什么,与其他部门的对接是否清晰,处理问题的完整度如何。


细节决定赛事呈现,决定参赛体验,决定赛事口碑和影响力。



我们希望:更多的有责任心的赛事运营公司能不断完善细节,提升运营专业度,办出更多真正的精品赛事。


舟不同而风雨共, 路相遥而情相依。广大跑友和运营公司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对立的两个阵营,大家需要互相理解和支持!


(本文所有打赏将转交作者江湖飞刀)


>>>点击更多精彩

莫让报名费拖了马拉松发展的后腿

清远马引领广东二线马拉松

清远马,一场如期而至的约会

中国马拉松谁是2018大赢家

没按时立项认证,后果很严重!

我在东京马拉松“薅羊毛”

酒店因马拉松涨价该管吗

中奥路跑的扩张

日本马拉松的细致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