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改革共成长 | 40年,我家房子的“立体”变化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品牌微刊


改革开放40年来,对我来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我家住房的变化。


住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着十分难忘的记忆。


我们家有6个孩子,我排行老二。打从记事时起,我们一家人就蜗居在一个10多平方米的地窝子里。当时正值团场初建时期,能有个10多平方米的“窝”住,算是一件幸事了,因为那个年代,好多人还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窝子里。


地窝子的优点是简单易建,夏天凉爽;缺点阴暗潮湿,屋顶常漏水。尽管如此,地窝子还是深受兵团人的厚爱,因为,这毕竟是个窝,可以安家。一天的劳作后,大家纷纷深入“地下”,吃着粗茶淡饭,抽着自制的卷烟,干着家务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和兄弟姊妹们就是在地窝子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上世纪60年代,连队整体规划,第一批“干打垒”住房建起,职工们陆续从地窝子,搬进了崭新的住宅。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家也搬进了40多平方米的“干打垒”新房。


我的父亲当时在连队担任文化教员兼出纳保管,爱好吹拉弹唱、写写画画。他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在这个“干打垒”的家里,每天晚上,他总是站在“客厅”里,监督我们写作业,辅导我们如何造句、写毛笔字、绘画……


后来,父母工作调动,但分配的住房仍然是“干打垒”平房,面积虽然较以前增加了,但随着我们兄妹年龄的增大,房间还是拥挤。后来,母亲想出办法,向空间要面积,将我们兄妹们的床铺改建成上下铺,这才缓解了一家人居住拥挤的情况。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干打垒”的平房里度过的。


1977年,父亲调入总场机关工作。1978年底,我们家搬到场部,住进了90平方米的四居室土坯房。这是我打记事以来住的最宽敞明亮、环境最好的房子。那时候大哥已成家,我们四兄弟各居两卧室,父母居一卧室,特别是妹妹也终于有了自己的闺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中专毕业参加工作,正赶上了农牧团场改革的春风,无论是农场机关、商贸企业,还是农业连队、工厂车间,都在进行一系列历史性的变革,随之带来的就是联产承包潮、竞争上岗潮、企业改制潮、下海择业潮……


芳草湖农场城镇鸟瞰图。(王旭 摄)


改革初期虽然产生了阵痛,但唯有变革才有活力,唯有改革才有出路,这在农场干部职工中已成共识。同时,改革开放,也让普通职工群众收入增加了、就业渠道多了、交通便利了、住房条件也进一步改善了。那时,我结婚生子,有幸搭上了最后一趟福利分房的末班车。然而,我并不满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自己的住房。


1989年,农场住房改革,我买下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平房。1996年,农场集资盖楼房,我拿出6万元的积蓄,购买了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


进入新世纪,兵团改革不断深化,加上国家政策性支持,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以芳草湖农场为例,改革开放前,团场没有一栋多层住宅楼。改革开放以来,目前已建设楼房720余栋、160余万平方米。


2008年12月,我搬进了95平方米的楼房;2016年7月,我在五家渠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楼房……


作者:张术军


编辑 / 陈颖  责编 / 蒋龙珍  审核 / 钟新 侯万里


猜你喜欢

我与改革共成长 | 今夕观影大不同!你的观影记忆印在了哪个年代

 

我与改革共成长 | 再上北塔山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胡杨网

兵团零距离

胡杨网站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