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胖,是另一个自己的刑满释放

365读书 2022-12-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Author 李煜玮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李煜伟   主播|牛蛙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万倪已经做了一年多的咨询。


最初她是为了无法应对“工作晋升”的焦虑来到咨询室里。随着咨询的展开,各种问题和困惑像海底的冰山渐次浮出。


其中一个困扰在近段时间里,变成了咨询中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她的体重。


万倪是一个需要同时靠颜值和专业吃饭的职场人。


她在一家600人左右的中型互联网公司负责公关部的工作,经常要组织公司内外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并担任活动主持人;


同时公司的地面展厅,经常会接待来自不同地区的客户来参观旗舰产品,她也是进行展示和讲解的主要负责人。


可以说是公司里的半个门面担当。


所以她的体重常年都控制在60公斤左右,对标她172的身高,这个体重很匀称苗条,不属于骨瘦如柴,但和胖与臃肿也绝不沾边。


但这一切都在最近几个月被打破了。


随着她和男朋友的关系快速升温,并最终领证结婚,她的体重也一路飞涨,居然直逼70公斤大关。


万倪毛了。


周围所有人都看出她体型的巨大变化,同事友好的笑称她这是幸福肥。


但这个反馈让她一点也幸福不起来。


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还能继续自如自信的做好门面工作,她忧虑地觉得,也许这个角色要换代了。


更让她痛苦的是,往年当她体重上浮过多时,她都可以迅速调整状态,集中精力做好饮食运动管理,让自己重回苗条,但这次,似乎所有的方法都失效了。


她越想要集中精力去减肥,却越难稳定坚持。


不超过2周,她就会被猛烈的食欲击倒,心如死灰的瘫坐在体重秤旁的沙发上。


她搞不懂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01

我到底值不值?


咨询师询问万倪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感受,万倪先是懵的,然后在一天傍晚去家附近的餐厅吃饭时,她猛然间发现:


自己在吃饭这件事上,积攒了太多的愤怒。


事情的起因很小,就是点菜。


万倪站在菜单牌前,先是看到了自己想吃的套餐,那个套餐大概不到30元;


但紧接着,她就看到菜单的最上面,是一份60多元的套餐,搭配的小菜看起来,阵容比自己第一念想吃的要豪华很多。


她突然就犹豫了。


那份豪华套餐像魔咒一样吸引着她的注意力。


她告诉自己,本来想吃的那个就挺好,就够了,但心里却有另一个声音,催着她说:“点贵的,点贵的!”


她在心里和自己对话:“太贵了,不必要。”


另一个声音却勃然大怒起来:“怎么,我是不是不配吃好的?”


最后,鬼使神差的,万倪点了最贵的套餐。


而因为菜量大,价格高,万倪带着不想浪费食物的罪疚感,硬是把自己吃到撑,把这份原本不是自己最优选的套餐吃的干干净净。


带着难受的胃回到家里,回想起点餐台前脑袋里回荡的争吵,万倪突然难过地哭了起来。


她意识到自己的脑袋里,其实已经发生过无数次这样快到难以觉察的对话。


过去她总以为自己是有选择困难综合症,但这次,她才终于听清对话的内容——


她并不是选不出菜,而是她在每一次这样的选择里,都在愤怒地试图对一个看不见的人证明“我值得”。


而这个证明的背后,对应的却是自己深深的“不值得感”。


就在这场“值得”与“不值得”的战争中,万倪不知不觉点下一顿顿超量的餐食,又在“不得浪费粮食”的超我监管下,把这些食物悉数塞进自己的胃里。


她终于想起来,这段时间她常常吃撑自己,已经很多很多次了。


万倪把这个故事带到咨询室里,在咨询师的倾听中,她讲出了故事的下半段。


童年的万倪是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的。


重男轻女的老人几乎总是把家中的好吃的,优先拿去满足万倪的堂兄表弟,万倪能吃的,几乎总是被挑剩下的食物。


而当小小的万倪有了自己想吃的东西,想要向大人寻求满足时,得到的也总是拒绝。


如果某次没有拒绝,那么这次满足里,一定会同时带着自己的堂兄表弟,且万倪常常是被最后分得食物的那一个。


如果万倪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分配,她会被训斥贪心,如果她表达需求没被满足有了一点点孩子的小不满,则会被大人嘲笑太嘴馋。


食物一事,就像个隐喻,讲述着万倪童年时期的所有情感体验。


万倪回顾被老人养育期间的经历,深深感到,在其他的事情上,她也总是那个站在角落里等待大人分配边角料的小孩。


失去父母保护的万倪,习惯了自己的不重要。


唯一和这个体验对冲的,是万倪的父母来探望她时。


那个时间段里,万倪可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小孩。


因为爸爸妈妈会带着她去市里,买最贵的巧克力,吃最大只的冰淇淋,平日里只敢远观的进口糖果,在这个时候,也总能得到一盒。


这个体验,将食物与爱,不知不觉的绑定在了一起。


成年后的万倪,用自己的能力换来了满足自己的条件,并且也逐渐淡忘了这段童年往事。


一个人生活时,似乎她也没有在吃饭这件事上再有什么激烈的挣扎,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出现了呢?



02

拒绝我是因为不爱我


在咨询师的询问里,万倪开始想起了和老公之间的一些事。


和热烈外向的万倪不同,万倪的老公是属于有些冷静克制的人。


这种克制也表现在用钱上。


虽然她老公收入并不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却十分节俭。


衣服只要一百来块,2、3件就够,吃饭也可以常常连着几顿都用十来块的沙县解决,能坐地铁就绝不打车。


也正因为他的这个特点,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相当独立,在他们生活的城市里立稳了脚跟,也积累了家底。


老公对万倪还是很疼爱的,虽然金钱观不是很相似,但也从不会去强行说服万倪或是诸多挑剔。


这也是他们相处和谐的原因所在。


但是明显的、强的摩擦没有,隐形的、暗的冲突却依然不知不觉的在发生,并且打开了万倪心底“不值得”的魔盒。


万倪想起他们一起逛一个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真迹的艺术展,这个展很难得,她在展厅看见了一个十分钟意的纪念品,价格小贵,并非承担不起。


但是老公劝说,回去上网看看,肯定会找到价格更实惠的,不一定要在这里买。


万倪回去查,没找到,再想去展馆买,展馆里的也卖光了,并且不日展览就结束了。


万倪为此郁闷了很长时间。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他们一起吃饭时。


老公总是提醒万倪,不要点多了,时不时的,还会说,某个东西我们就点一份就好了,我们一起吃。


万倪一直没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虽然当时会有些小烦,但她从来没细想,这烦到底是在烦什么。


可是联系着自己点菜时心里的愤怒,以及自己想要通过点最贵的菜来证明自己“值得”的潜意识冲动,万倪意识到,这种冲动,或许和她与老公的关系有关。


在万倪一个人时,没有人会对她做出干预或拒绝。


但是当她进入亲密关系,早期的很多在关系中的体验就会被激活,潜意识的警报也被拉响——


这个和我很近的人,会不会也总是拒绝我?会不会也无视我的需要?如果我足够好,那么是不是他也会对我更好……


遗憾的是,怕什么来什么,甚至有时候怕什么,人就会无意识的要去诱发什么。


万倪想买纪念品,她不是自己直接去买了完事儿,而是先问老公。而老公的价值观,则会让她选择不买。这种不买的观点,就变成了万倪感受到的“阻挡”。


而老公总是叮嘱的“不要点多,我们合吃一份”,尽管不一定是对万倪的改造,只是表达他的诉求,但这也会无意中的再次激活万倪“不被满足,总被拒绝”的体验。


这种体验会让万倪生出“我是不是不值得吃多一点,不值得吃贵一点?”的念头,再往后,这个念头变形成了“我值不值得被爱,被满足”的质问。


这种细微的体验,在深不可测的地方持续的生产并囤积着焦虑,最终,它改变了万倪对食物,对吃东西的体验。


她不再是为了照顾身体而吃,为了享受快乐而吃,而是为了反抗而吃,为了证明而吃。


每一口吃多的食物,都是对自己需求的过度补偿。


尽管万倪意识上知道老公的说法未必是针对自己,但她仍无法在看不见自己需求的情况下,平息在食物上投注的委屈和愤怒。



03

刑满释放的自己,在等待整合


意识到自己在食物上的情结之后,万倪发现,自己对食物的占有欲下降了。


但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似乎仍不能提起精神,去进入一种有效率的自律状态,规划和约束自己的饮食与锻炼。


这让她再次焦虑了起来。


咨询师问她,按照她目前内心里自然流动的感觉去吃饭生活,她有什么感受?


万倪想了想,说:“之前会很焦虑很不安,觉得自己太堕落,明明休息下来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运动,我却并不想去,只想窝在家里看小说。”


“但是我先生一直鼓励我,想休息就休息,不用勉强自己,我现在好像不再觉得这样是堕落了,但是仍然会觉得,自己应该抓紧休息的时间好好运动,为之后储备健康资本。”


“可是我努力不了两天,就会瘫倒,完全提不起来运动的劲儿。”


咨询师指出,听起来万倪当下自然状态的自己,和头脑中理想的自己,起了冲突。而她似乎更想选择和理性化的自己站在一起。


咨询师问她:“那如果这种瘫倒和看小说的欲望会说话,它们可能会表达什么呢?”


在一阵不短的沉默之后,万倪眼眶红了,她低声慢慢的说,“它们也许在说,我想休息,我终于能休息了,别打扰我。”


原来,万倪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都很努力的在工作。


进入职场前的她,也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


在和老公结婚前,她几乎没让自己过过什么松懈和舒坦的日子,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出差,很多自己年少时的爱好,都逐渐像太阳暴晒的彩色照片一样,褪了色。


而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疯狂工作的状态,是来自她内心的不安全感。


幼年被送走抚养的经历,爷爷奶奶管教时总用“父母会抛弃不优秀的你”来恐吓逼迫她学习;


工作时曾经遇到工作狂的上司,更是不让她有喘息的机会,提出的要求像爬不完的山峰……


这些都让她在内心里沉积了对正常生活的恐惧和敌意——


只有不断变优秀才有活路,普通而太平的日子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没有爬上山顶,就等于自己的生活会随时灭亡。


这些经历和信念引发的痛苦情感,始终得不到梳理和倾听,就像碎片文件一样不断在后台堆积。


为了不让自己死机,她的应对方式就是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努力地提升和要求自己。


内在有多少碎片得不到处理,外在就要扩张多强大的能力来遮盖和镇压这些碎片。


而当她把自己雕刻成现在公司的半个门面时,她已经把那个希望被看见、听见、渴望放松与平凡的半个自己在地牢里囚禁了多年。


而当她遇见现在的老公后,稳定和温暖的情感生活让她开始逐渐放松。过去被深埋的那些作为凡人的渴望,开始逐渐苏醒。


万倪发现自己开始偶尔会听听音乐了,有时候也会有兴趣翻两页自己喜欢的小说。


再往后,她发现她能开始耐受一群人在一起漫无目的的聊天吹水,在此之前,如果参加这类聚会,她会感到如坐针毡,因为那在她看来,是浪费时间。


随之变化的,也有她的食欲。


她突然开始对一些食物兴致盎然,尤其是一些带着家乡记忆的食物,过去十多年她都没有碰过想过,现在却时不时就想惦记,甚至可以连着几顿都重复的吃。


也就是当这些感受和需要翻涌而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开始握不住自己节食和运动的缰绳了。


身体里像有另外一个人,在和她争抢着控制权。


对此,咨询师给出了一个解释:“也许,这是那部分被压抑太久的你,终于刑满释放后的反应。她从暗无天日的牢里出来,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尝试,也对曾经失去太久的那些体验,有着补偿的渴望。”


这个解释让万倪的内心猛的震动了起来。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还来不及好好了解那个被强行关押的自己,就急着想要去管教她,约束她。


这也如同那些并不了解孩子就急着想让孩子听话的父母,往往这带来的都是反抗。


所以,她越想减肥却越减不动,本质上这是她自身潜意识的反抗,对过往一直以来侵占她真实需要的那些外界暴力的反抗。


人是多么容易对自己实行暴力,却又常常在了解自己这件事情上无能为力。


之所以我们对自己身上的变化急于管控,也是出于对自身未知部分的恐惧,和对自己已经拥有的部分的不确定。


当我们的主体性总被外界标准衡量和定义时,我们很难稳稳地站着相信自己。


万倪幸运的地方在于,她有爱她的老公和真诚关心她的咨询师,陪伴着她给予她镜映和肯定。


也因此她有了空间,去感知到,对于刚刚刑满释放的那部分自己。


如果不能去给予时间理解和看见她所代表的需要,允许她慢慢的舒展变化,她自然也无法被一直推在意识前台去活动的那个“代表能力和成绩的”自己整合。


同时,万倪意识到,如果自己一直渴望着维持那个看似美好却疲惫和脆弱不堪的形象,从而继续忽视和镇压代表着生活、平凡和松弛的自己,未来她可能会遭遇更大的死机。


她这个阶段的发胖,并不是一种失败或是瓦解,它反而是迈向更好整合的下一个阶段。


当她对自己的理解足够,当另一个部分的自己得到足够多的支持、滋养和舒展,她将会得到来自内心的信号,她会生出新的力量,开始重新整合、吸收这个更丰富、更多面的自己。


那时,新的功能和感受器官长出,她对于运动和饮食的控制,也将从焦虑和恐惧的驱动,转化为享受与乐在其中的驱动。


也许,后者代表着对自己更深的爱,以及心灵和身体的更多自由。




END

往期精彩


一晚上不睡觉,身体会发生什么?

痛经到底有多疼,99%的男生都低估了

日本正式批准百万吨核污水排海,疫情尚未结束,又一场灾难逼近……


作者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 李煜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认证讲师,精神分析科普作者,资深猫奴。


主播:牛蛙,曾留学法国。后回国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后经过两轮测试,从全国2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微信公众号“365读书”主播,加盟后该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100万。同时,成为微信公众号“雅米”的中文朗读者。现担任九三学社山西省委青工委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北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牛蛙微信:liuyangfrance 微博:法国牛蛙 微信公众号:听取牛蛙声一片


音乐信息:

1、不完美小孩

2、人世间

3、凉凉

4、雪落下的声音

5、最近比较烦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