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为什么消失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网易公开课 Author 公开课白小哲
后台回复“读书”
即可免费领取52本精读好书
文|公开课白小哲
来源|网易公开课(ID:open163)
“喝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
如今,提起汽水饮料,总逃不过百事和可口这两个牌子。
但你可能已经逐渐淡忘,童年时期的夏天,是被玻璃瓶装的国产汽水承包的。
当时货架上的汽水有很多选择,玻璃瓶里的液体五颜六色。
除了“占领”京津冀地区的北冰洋汽水,还有青岛的崂山可乐,上海的幸福可乐,重庆的天府可乐……
曾几何时,这些超市货架上颇受欢迎的常客,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时候大家最爱的国产可乐,为什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01
国产可乐如今有多凉,曾经就有多辉煌。
上世纪70、80年代,是国产可乐“百花齐放”的年代。
鼎鼎有名的崂山可乐,诞生于1953年的青岛,是中国第一款碳酸饮料。
和崂山白花蛇草水一样,崂山可乐也曾是青岛最骄傲的“地域名片”。
它以乌枣、砂仁、高良姜和丁香等中药为原料进行调配,凭借奇特又清爽的口感,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国内市场。
1980年到1990年,崂山可乐供不应求,全国联营的生产厂家有一百余家,年生产能力超过8000万吨。
此时,崂山可乐在青岛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全国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了20%,一时风头无两。
除了崂山可乐,彼时最具时髦气息的上海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可乐”。
1979年的一天晚上,上海电视台正转播一场国际女篮赛,中场休息时,插播了一条电视广告。
画面上,著名男篮运动员张大维在经过激烈比赛后,拿起“幸福可乐”酣畅地喝起来。
此时电视广告才刚兴起,幸福可乐就这样一炮而红。
“清爽可口,芬芳提神”这两句广告词,更是让幸福可乐,成为当时上海最受欢迎的饮料。
和幸福可乐不同,重庆的天府可乐很少宣传,却稳稳把控着川渝地区的汽水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天府可乐广告
诞生于1981年的天府可乐,同样是依据中药配方研制而成的可乐饮料。
一进入市场,天府可乐就“高开高走”,成了享誉川渝的特产饮料,还登上了1985年的国宴。
如果说崂山可乐、幸福可乐和天府可乐,大多局限在当地市场,外地人很难见到。
那么起源于北京的北冰洋汽水,则堪称汽水界的“顶流选手”——
即使你没喝过,也一定见过那只白色雪山上的北极熊。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正式成立,三年间产值突破1亿,稳坐北京汽水行业的头把交椅。
在那个物质相对短缺的年代里,北冰洋用沁爽酸甜的口感,给人们平淡的生活增味添色。
于是,北冰洋汽水火遍了京津冀地区的大街小巷,甚至登上了1983年的央视春晚。
事实上,这些80年代在各地畅销的汽水饮料,大多来自大名鼎鼎的“汽水八大厂”。
“改革春风吹满地,家家饮料都带汽。”
不过当时的汽水饮料多是玻璃瓶装,远距离运输不方便,且成本也很高。
于是,各地汽水品牌还是把视野放在了当地市场,就这样形成了“一座城一款汽水”的格局。
国产汽水的黄金时代就此铸成,但这样的辉煌景象,却并没有持续多久。
02
虽然不同可乐流行的地区有所区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慢慢消失了。
原因,要从可口、百事两大可乐巨头瞄准中国市场讲起。
1927年,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市场,还请了当时的顶流女星阮玲玉代言。
借助阮玲玉的人气,可口可乐知名度大增,开始进入市民阶层。
可口可乐的营销没有白费,很快就迎来了上海人的追捧:
当时的上海市民以能喝上这种饮料为荣,餐桌上摆着可口可乐,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1933年,可口可乐在上海的装瓶厂,成为美国境外最大的可乐汽水厂。
40年代末,中国就成为了可口可乐在海外的最大市场。
事实上,当时的可口可乐并不便宜,定价四毛多,是北冰洋的三倍。
人们在品尝这种昂贵饮料的同时,也渐渐把它当做送礼佳品,既新潮又有面子。
同时,可口可乐的宣传,也让充满激情惬意的休闲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人喝可口可乐的照片,还登上了《时代周刊》。
百事可乐走的也是类似的路径,请张国荣等当红港台巨星做代言,顺带搞起了各种营销和买赠活动。
在两大巨头加速占领市场之时,本土可乐却尚未嗅到危险的气息。
不仅如此,除了可口和百事的“外患”,国产可乐还有“内忧”。
以天府可乐为例,由于人员调动,天府可乐的员工猛增,企业管理受到了不小的干扰。
天府自身感觉已无法在与外资的竞争中获胜,挣扎几年后,走上了和百事可乐的合资之路。
类似地,面对可口和百事的冲击,中国汽水产业支柱的八大汽水厂纷纷妥协,签订合资或收购协议:
八王寺汽水、山海关汽水与可口可乐合资,崂山可乐、天府可乐和北冰洋则与百事可乐合资。
可惜的是,这种“合作”没有像协议中写的那样互利共赢,反而成了国产汽水辉煌时期的终章。
为什么有了可口和百事的合资,国产汽水品牌反而凉了?
03
无论是崂山可乐,幸福可乐还是北冰洋,这些国产品牌来自四面八方,却同样走上了沉没之路。
拿天府可乐来说,合资后,百事可乐在管理天府可乐过程中使出了三招:
剥离、减产、雪藏。
合资后第一年,合资厂只生产天府可乐。第二年,合资厂获准生产百事可乐,但还是保持天府可乐的生产占比不低于50%。
但百事并不满足,久而久之,天府可乐被合资厂逐渐减产,原配方也被废弃。
最低谷的时期,百事和天府的广告牌上,只出现了百事可乐的商标。
成立后的12年内,合资公司连年亏损,天府可乐从一个国家大型企业,变成了重庆市的市级特困企业。
在债务缠身的困境下,天府把自己持有的百事天府公司股权全部卖出,从此销声匿迹。
北冰洋接受合资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公司的生产决策权由百事可乐掌握,北冰洋重要的“雪山白熊”商标使用权,也拱手让人。
彼时,百事可乐只顾“独自美丽”,对北冰洋毫无规划,让后者逐渐走上了停产之路。
曾被评为“最受欢迎饮料”的幸福可乐,也在时代的浪潮中销声匿迹。
原因之一,是幸福可乐接受了可口可乐的代工,被后者“掐了脖子”,从此再难复产。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可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中国品牌并没有一蹶不振。
1998年,娃哈哈推出了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
“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口号,让哇哈哈硬生生闯出了一片天地,在百事和可口的夹击下分到了一杯羹。
自1998年投产以来,非常可乐前期的销量已超过60万吨,接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总销量。
当时非常可乐只卖2块钱,只是在两大巨头的强势营销下,非常可乐的爆红仅仅是昙花一现。
非常可乐的好景没有持续多久,汽水市场还是成为了百事和可口的天下。
不过,国产汽水也还在寻找机会重新站起来。
2004年,沉寂近10年的崂山可乐重新上市,仍采用传统配方,从青岛走向了全国各地。
2007年,北冰洋经过艰难交涉,答应了“4年内不得以北冰洋品牌生产任何碳酸饮料”的条件,收回了北冰洋品牌的经营权。
四年之后,北冰洋汽水重新上市,但价格却几乎是市场价格的两倍。
几乎和北冰洋上市同期,重庆企业拿回了天府可乐的配方、工艺和商标,人们以为“重庆娃儿的青春回来了”。
只是如今的天府可乐,仍旧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之中,不少股东也在转让着股权。
2022年,娃哈哈非常可乐冠名了央视春晚,让90后直呼童年回归。
如今的非常可乐,开始出现在各个城市的超市货架上。
那么国产汽水还能否突出重围,迎来春天呢?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达1845.3万吨,同比增长5.8%,结束了连续多年的不增长局面;2020年产量达到1971.3万吨,同比增长6.8%。
在无数前辈探索过可乐市场之后,元气森林推出可乐味新品的动作,也让不少“快乐水爱好者”看到了希望。
只是国产汽水高于市场的定价,难免让人“高攀不起”。
“我也想支持国产,但它们实在是太贵了。”
不仅是北冰洋汽水,重出江湖后的非常可乐,售价也高于可口和百事。
同等容量的百事可乐,售价为3元
货架上的国产可乐让人眼前一亮,但对于把汽水当“续命水”的人们来说,高价可乐似乎不会是长期的选择。
国产汽水的情怀没变,只是价格翻了倍。
作为消费者,能做的或许也只是在支持国产可乐的同时,希望国产可乐自己“争气一些”。
相信那个时候,我们选择国产汽水,就不仅仅是因为情怀。
END
往期精彩
北大天才,22岁毕业当和尚,12年后下山当老板:不买房车不娶妻,对钱没兴趣
作者:本文转自公众号“网易公开课”,分享你想要的知识。公众号:“网易公开课”(ID:open163)微博@网易公开课。
👍
如果您喜欢365,请点赞,让我们知道,您曾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