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源:矿山里走出的文史专家
马景源:矿山里走出的文史专家
人物小传
马景源,黄石文史专家、大冶铁矿原矿志办主任。1935年生于湖北省赤壁市,1956年大冶技校毕业后,被分配至武钢大冶铁矿工作。1981年,调矿党委宣传部从事矿史志编纂工作。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湖北省分会会员,创作的小说《克虏伯之恋》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难得一见的反映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历史的作品。马景源长期致力于“汉冶萍煤铁厂矿”历史研究,曾参与编写《大冶铁矿志》《黄石市志》《汉冶萍公司志》《华中钢铁公司志》等十几部地方志。
多年前,读到过马景源先生发表在《武钢文艺》上的一篇散文《在汉冶萍旧址上的沉思》,文章提到了和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几乎同一历史时期的德国克虏伯钢铁厂。可惜的是,中国的第一家新式钢铁厂的寿命短暂,汉阳铁厂从1890年创办,三年之内就濒临破产,盛宣怀接手之后依然债务累累,甚至一度落入日本人之手。而德国克虏伯钢铁厂规模越来越大,到一战前夕,已有十万职工了。回望历史,马景源写下这样的述评:“钢铁工人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国家不独立,经济命脉掌握在列强手中,贫困而落后,根本没有能力发展钢铁工业。汉冶萍为什么受到日本控制呢?因为汉冶萍要资金改造,扩充厂矿,发展生产,政府不能给一分钱的贷款或资助,盛宣怀不得不一次次举借日债。而德国的克虏伯钢铁厂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德国政府给予大笔贷款,维持继续生产,并逐步发展壮大。”研究了一辈子中国矿冶文化的历史,马景源先生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荣辱,可以知兴衰,而历史这面镜子中透出的思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祖国需要,青春选择
1935年1月,马景源出生在湖北省咸宁赤壁市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家中四兄弟,他是最小的儿子。1954年,19岁的马景源来到黄石,到大冶技校读书。1956年毕业,他和全班30多名同学一起,分配到大冶铁矿。 当时的大冶铁矿正在进行扩建,在马景源的印象中,随处可见运矿拖车,工地上机器轰鸣,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建设。
20世纪50年代,钢铁工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国家需要大量的矿冶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一代年轻人觉得,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大家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当时有一首歌名为《我有一个理想》,其中第一个理想就是要当工人。当时有一个口号,大冶铁矿要在1958年7月1号,和武钢同步投产。马景源回忆,初到铁矿时,矿上已经有1000 多人,他们住在日军占据时期修建的木地板平房里。
图为马景源
从1956年开始,东北的熟练产业工人开始支援大冶铁矿建设。那时候交通不便,大家都是携家带口到黄石,矿工每个月工资45元到55元之间。当时,矿上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大家说一种“特殊的普通话”,后来被大家称作“地质队话”。
除了东北的产业工人,大冶铁矿还聘请了苏联专家支援建设。解放之后,大冶铁矿的大部分机械都是来自苏联、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大型机械设备是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组装的。马景源回忆,这批苏联专家1954就到了矿上,1960年回国。因为苏联专家的到来,矿区多了一些色彩--建起了一些红房子,成为苏联专家的日常居住地。
长期和一线的工人接触,长期做文史资料搜集工作,到后来武钢大冶铁矿矿志办成立的时候,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景源。
从青葱岁月到耄耋之年,见证矿山沧桑
从1954年第一次来到黄石,到2018年,马老已经83岁了。从青葱岁月的少年到耄耋之年,他见证了一座重工业城市的转型之路,城市也印刻了他的青春岁月。
1958年,马景源和其他矿工一样,卷起行李直接住在山上的草棚里,一住三年,每周下山一次带点补给。1958年7月1日,这一天,大冶铁矿提前半年与武钢高炉同步投入生产。采用从苏联引进的大型设备穿孔机、电铲、电机车,结束了长期用手工选矿的历史。
采访现场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大冶铁矿视察,为矿山建设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矿山职工。1960年矿山达到年产矿石290万吨的设计能力,成为全国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冶铁矿“大打矿山之仗”,不断改造,扩建,到70年代,采矿形成年产原矿440万吨,选矿形成年处理原矿43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冶铁矿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那时候,厂里给工人每人每年发一套笔挺的工作衣、一双工作鞋。大家不仅工作的时候穿,平时走亲访友的时候也爱穿工作服,特别是衣服口袋印有“大冶铁矿”的标志,穿着走在路上都会昂首挺胸,特别神气。
大冶铁矿从1890年开采,已经开采一亿四千万吨。一个资源富裕的矿山,逐渐枯竭。2006年2月,我国第一座矿山地质公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开放,成为矿山转型的重要标志,矿山公园陈列的历史遗迹,留住了矿山曾经的辉煌。
走遍全国,用麻袋挑回历史资料
从1982年大冶铁矿矿志办成立起,马景源做矿志研究31年,一直到2013年退休。为了工作,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先后去过湖北省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武汉市档案馆、上海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重庆档案馆、湖南档案馆、中南矿冶学院、武汉大学等,他查清了明清时代的中国矿冶史。他拜访相关人物,寻访其中故事。其间,也有很多难忘的往事。
1984年,马景源在湖北省档案馆待了一年时间,为大冶铁矿修志。他翻阅馆藏的6600多卷有关汉冶萍公司的历史档案。这些历史方案分为奏、札、谕、呈、电报、公文、私信等类别。复印的资料,是一麻袋一麻袋挑回黄石的。后来,管理员看到他,直接打开汉冶萍馆藏的大门,让他自己查。他对馆藏资料的类别存放,都了然于心。
录制现场
1985年8月,为了弄清黄石的文化定位,他去了北京。拜访一位特殊人物,他叫孙越崎,被称为中国“工矿泰斗”。孙越崎是民国时期的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抗战时期,一直致力于中国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到过黄石。提及黄石,提及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92岁的孙越崎记忆深刻,他当时挥毫写下“汉冶萍公司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马景源说:“这是专家的定语。汉冶萍是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的合称,这说明,钢铁摇篮并非黄石独有。所以,只有矿冶之都才是黄石最准确的文化定位。”
1988年,马景源到四川乐山,寻访大冶铁矿当年的老职员周字达。在1935年到1938年之间,周字达曾经在大冶铁矿工作过。1937年,冼星海到大冶铁矿演出,他曾经拍摄了很多珍贵的老照片。1937年11月26日,冼星海率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和他在汉组建的武汉大学学生歌咏队同洪琛率领的演剧二队27人,于1937年11月27日乘汉冶萍公司船抵达黄石港,受到厂矿工人和广大市民热烈欢迎。12月初,演出队伍乘大冶厂矿大车到达铁山矿区演出。这些照片,包括底片,周字达都转交给马景源,通过他捐赠给国家。
1992年,马景源到江苏扬州。走访解放前曾任萍乡煤矿矿长的后人。马景源邀请他谈一谈当年盛宣怀和日本人之间借债的情况。具体了解其中令人心痛的细节。1996年,张之洞将汉厂交盛宣怀招商接办。为解决经营危机,盛宣怀不得不多次举借巨额外债,并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以大冶铁矿为抵押的条件。按照合同,优质上等低磷矿石只能以每吨不高于3块钱的价格卖给日本,而一战前夕,铁矿石的价格国际市场已经高达20元每吨。大冶铁矿从1890年建矿到1945年,总共生产铁矿石2121.22万吨,竟被日本掠夺去了1520.47万吨,占总产量的71.6%,用于日军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中使用的军舰、坦克等重武器的制造。
大量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被马景源陆续带回黄石。但是,对于修志而言,这只是其中的第一步。所有的资料都需要重新整理。马景源说,当年没有那么多打字机,高峰的时候,办公室里,他负责在浩如烟海的文档中,用笔划重点,十几个人一起将重点段落,工整摘誊抄录到文本中,打字员也从早打字忙碌到晚。不仅需要打印,还需要工程制图,因为汉冶萍的的档案,还涉及到很多基础建设和各种设备的结构图。还需要学会照片的翻拍技术。档案中,有时候也有写错的地方,或者几个文档资料数据不一致的时候,还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库,对所有的年代数据,进行一一比对,进行逻辑分析,才能知道准确的年代及日期。查阅历史资料要面对大量繁体字,在转化为简体字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失误,所以文档做好了,也不能放松,还需要几轮校对,防止出现数据和文本的错误。书稿出炉也不能放松,又要经过几轮校对,要对历史负责,要尊重历史。
采访中,今年83岁的马景源先生怕我们听不清,拿出笔记本,书写黄石矿冶历史的时间年表,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和数据,他有着准确的记忆。他说,他20世纪50年代进入铁矿工作,80年代开始从事矿冶文化档案资料研究工作,可以说是将人生里最宝贵的时光完全奉献了矿山和矿冶文化研究,当年记住这些时间年表是他工作的职责,而如今,这些年表,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8年9月18日第12版(见报稿有删节)
链接:夏奇星:偶有一得成大家
作者:李洁 李震 王婵媛
编辑: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