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奇星:偶有一得成大家
夏奇星:书法贵自然
REC
人物小传 夏奇星,中国当代书法家,祖籍河南,1957年10月出生,号且过堂主,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委员。2000年至2018年夏,担任黄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黄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获中国书协第二届“德艺双馨”会员、湖北省第五届“文艺明星”称号。多次出任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赛)评委。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五、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届获二等奖),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三届正书展,西泠印社国际书法篆刻展等。
出手不凡,展露天赋
夏奇星祖籍河南,1957年10月,出生在云南昆明,11岁随父母前往重庆,1980年部队转业到黄石。他说自己是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年少的时候最向往的是舞台,八个样板戏很多曲子能完整唱完,对大型史诗《东方红》尤为崇敬。夏奇星从小就表现出了能写会画的天赋,最爱画军车、飞机、坦克、大炮、机关枪,他画画的模仿能力极强,看过的画,回家就可以自己画出来。那时候,没有想过要当书法家,觉得画画比写字有趣得多。
夏奇星回忆,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暑假作业每天要写一页毛笔描红字,要写完整整一本。小孩子一放假,啥都忘记了。临到暑假结束要报名的时候,母亲检查作业,发现竟然一张描红都没写,便把他关在自己办公室写。夏奇星找到一支秃旧的毛笔,蘸着蓝墨水写,三下五除二就写完了。母亲看了孩子满纸涂鸦的描红,气得说:“啊,你这写得什么呀!肯定过不了关!”无奈,母亲带着夏奇星向老师求情,结果神奇了。夏奇星回忆说:“老师竟然表扬我了,他当着母亲的面夸我有天赋!母亲很震惊!”那一代的老师都是读私塾过来的,笔墨好,眼力好,看出夏奇星在书画上的潜力,那份鼓励让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夏奇星原本是提笔就写,只求能过关就好,意外得了这份夸奖,以后遇到书法作业,也就更加留神细心,字也写得更加得心应手。
夏奇星书法作品(一)
在重庆读中学的时候,国家正提倡“写好毛笔字,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兵服务”,学校专门开设了“写字”课。凭借一手漂亮的字,夏奇星担任了写字课代表,成为学校各种宣传报、海报和大字报的主力军。高中毕业前,老师将他的书法作品推荐参加重庆市中学生美术展,成为当年唯一参展的学生书法作品,一时间,夏奇星名满全校和部队大院。
1975年秋,夏奇星高中毕业下乡接受再教育,又凭借一手漂亮字,成为公社、区、县宣传栏的主力。一年之后,夏奇星走入军营,入伍第二年即担任连队文书。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夏奇星被借到军机关筹办战后成果总结汇报会,并长期被部队机关借用。1980年末,部队实行“双冻结”(入党、提干冻结),夏奇星依依不舍地告别绿色军营,复员来到黄石。
墨海耕耘,硕果累累
20世纪80年代,书法热在全国悄然兴起。1981年,夏奇星参加了黄石市国画、金石、书法学会开办的首届书法培训班(黄石书法界称为“黄埔一期”)。他在努力学习书法理论和技法的同时,不断创新。1985年,黄石市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夏奇星担任理事。后担任黄石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副主席、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为了开阔眼界,夏奇星利用一切机会到全国各地看书法展,回到家就勤学苦练,工资基本用在“文房四宝”上。夏奇星以楷书打基础,行书为专攻,研习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黄庭坚等名家书法,尤其在苏轼、米芾上下的功夫最多,做到“巧练”,注重“感悟”,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夏奇星的行草,堪称一绝。笔墨是心灵的流露,受晋、唐、宋书家的影响,他的行书收放提按自如,线条连绵通畅,颇具书卷气,草书则重整体节奏,顺势而为,变化多端,飘逸奔放,书体渐成一家,作品在全国各大奖项频频获奖。2008年以来,他本人也成为全国各类书法展(赛)的评委。
夏奇星书法作品(二)
夏奇星说,自己的临帖与创作并行,不会明显划分时段,有时凌晨写,有时晨起写,有时边看电视边写,不拘一格。灵感不会在绝对静止的环境中凭空而至,夏奇星在其创作自述中也说到:“有时一件作品写写停停,写了一半放下,看看电视,或看看书,或饭后、浴后、散步后、醒后再写,有的放几天再写,有的朝起笔,暮落款。”这一次次的“偶有一得”(夏奇星一闲章语),经过归纳、演绎,又充实其“大模样”,成为他灵感不断生发的源泉。
在担任黄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期间,夏奇星提倡书家要多学文化、绘画,多写文章、诗词,涵养综合素质,并促成举办“亦书亦画展”“书家的画展”等多种展览。谈到为什么书法家要提倡学习绘画,夏奇星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字内功”与“字外功”的关系问题。启功先生评价书法高低,归结于功夫、性格、学问、素养综合效果。启先生的评价是客观的。他将“功夫”列为首位,可见作为书法家首先还是“书内功”,这是基础,是根底,没有功夫,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性格、学问、素养则直接影响其书法和格调、气韵与审美观念。高深、丰富的修养会促进笔墨功底的加深,服务于书法创作,促进书艺的提高。
问:您如何欣赏“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呢?
夏奇星:仔细观“天下三大行书”,贵在自然质朴,酣畅淋漓。“天下三大行书”呈现三种人生,都是即兴之作,表达心意之作。
先看王羲之的《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酒过三巡,友人提议,王将军,你的字最好,给我们写个序吧!他就会很高兴啊,微醺之下,当仁不让,记述流觞曲水一事,挥写而就《兰亭序》,写的时候艺高人胆大啊,一个“之”字,竟然变幻出二十三种不同。你看他写的时候,还有一些涂改,还不是特别整齐。王羲之写了《兰亭序》之后,也曾觉得自己写得还可以更好,就反复又写了好多遍。我的理解是,他无数次重写《兰亭序》,实际上是想誊正一下,就好像学生给老师交作业,不能交草稿,要誊写一遍才好交给老师。但是,这种原始的,自然天成的感觉,不可复制。后来在“誊写”时候,自然不再有当初的心境,拘谨不畅,何来自然之妙。
再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它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公元755年,安禄山谋反,颜真卿侄子颜季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人。公元758年,颜真卿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祭文。颜真卿悲愤交加,后面有些字笔枯墨干,顾不上沾墨,随处圆圈涂改,抑郁之气不吐不畅,几乎“书不成字”了,也不能停笔,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倘若干笔飞白、灰烟轻飞般的“呜呼哀哉”成了白纸上打印的整齐的华文行楷,我们还能体会年轻生命魂魄逝去的哀恸么?不能!所以,这样的书写,无法复制,这才是书法艺术的魅力。
再看苏轼的《寒食帖》,正是苏轼在人生最落寞的时候写的。45岁这一年,苏轼仕途不顺,被贬黄州,生活上拮据无靠。寒食节,冰冷的炉灶,苏轼心中顿生悲凉,提笔字是相对工整的,后面字越写越大,特别是“哭涂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有动人心魄的视觉冲击力。古代文人纯粹的表达而书写的酣畅意境,我们只能慢慢去体会,天下三大行书都是书法家的“偶有一得”,是命运沧桑,是“无意于佳乃佳”的真正诠释。
问:“天下三大行书”是书法家的“偶有一得”,那么,您自己有这样的“偶有一得”的经历吗?
夏奇星:“偶有一得”不可强求,我自己也有过。“刻意为之”,也许可以写出不错的字,但是,不一定写得出有灵魂的字,因为刻意了就不放松了。好的书法,都需要心境的修炼,秘诀就是功夫靠平时积累,心态要放松。
记得有一次,我写一幅字,写着写着,觉得写的不好,匆忙着想写完就罢了,放松心情,随便几笔,写完就丢在那里。偶有一天,我收拾书桌,收拾自己的稿件,看到这幅字,忽然觉得最后随便写的几笔特别精彩,潇洒率性。后来朋友过来看到这段,也称赞“写得太好了”。我模仿自己当时的写法,却是怎样也写不出那份自如了。
问:书法学习中,天分究竟有多重要?
夏奇星:我参加黄石第一届书法培训班时,黄开稼老师(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深圳印社名誉社长,岭南书法篆刻艺术研究会副主席)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书法怎么是学会的呢?”他后面就没说了,我就加了一句:“对,但是一定要学,要去悟去感受。”我一向认为,书法是需要天分的。天分很重要,没有天分,写不出来。但是只有天分,不勤奋也不成。
天分是什么?我们带学生,有些孩子先天条件就很好,稍微一点拨,他对线条、对笔墨的感觉就出来了。但是,有些孩子一辈子,就只能到那个位置,这个就是天赋。你看舞蹈,声乐,绘画,都有天分在里面,就好像石头怎么也孵不出小鸡来,但是鸡蛋不一样,鸡蛋就能孵出小鸡来。这是上天赐予的,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光有天分成不成呢?也不成,还得学习。过去,我听一个老先生讲课,他讲了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古人,学书法,写字,从来不讲创新,都讲继承,但各有面目。今天的人写字,都讲创新,但是都撞到一起去了。”一句话就点醒了我,并受用终生。
书法要先继承,因为哪怕是继承也好,你不可能继承的一模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身体是有差异的,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比如我们一屋子人,都学《兰亭序》,不可能一样。每个人的身体机能,骨骼,性情,成长背景都不一样,当然不可能写得一模一样。师承更让你快速步入艺术的殿堂。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是都在讲创新,不按照规矩来。比如,有些人说写王羲之的字,加点其他的字体进去,就是创新。错!创新是在继承的过程中,慢慢一点点积累的创新。先继承学习,慢慢练出自己的手感了,就像唱歌、唱京剧要练嗓子,练到后面,灵性和创造就看个人造化了。
夏奇星书法作品(三)
问:您教学生的时候,有什么方法?
夏奇星:我教学生,没有固定的章法,就是因材施教。你先写,我且看着,发现你适合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字。强扭的瓜不甜,干嘛要别扭着自己写呢,扬长避短很重要。比如一个人写赵孟頫的字很好,你非要让他去写碑,这叫扬短避长,就别扭了。如女子写字,为什么非要写得不让须眉,铿锵有力,字娟人秀也是魅力,关键是发掘其潜在的能力。
书法教学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如此。树上的桃子,你伸手可摘得,就是最好最自然的结果;搭个板凳摘得也是不错的;最坏的就是,你搭个板凳,还从凳子上跳着去摘,非摔着不可。人到了一定阶段,就慢慢悟出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强自己所难。
适合的路才是最好的路。我市汪敦银清秀而端庄的小楷,明松华朴茂而古崛的章草,不仅是自我潜能最好的发挥,关键是他们选对了适合的路。
问:您学习书法还有什么心得?
夏奇星:与大多数书家一样,从临帖开始,后来,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开始参加全国的一些展览,获奖之后受到鼓励,更加勤奋精进,就热爱上书法了。我学书法的年代,出版物还很少,看到最多的就是参加全国大赛的作品,我就从全国的一些大展大赛里面捕捉一些有用的信息,吸收经验。现在书法的出版资料多,各种碑帖影印的非常精致,学校也开始推进书法进校园,书法被重视。但是毕竟时代已经不同了啊!
自古以来,书法这门艺术,以文字为载体,以书写为基础,以文学为彰显,以生活为内容。今天,大家普遍使用电脑,从写字变成敲字。不要说毛笔字,在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用钢笔写字的人都少了,而书法家、书法作品、书法笔会、书法展览却多了,因为物以希为贵。古人书法,是有话要说;今人书法,是有字要写。
有些朋友向我索字,大多有“希望夏老师能遵循旧例,用毛笔给我写回信,哪怕几句话就可以”的附加条件。旧例是纵向写,遣词造句,包括称谓、落款、格式等都用古法,古法非常考究。包括带红框的中式信封也是用毛笔写,以至到邮局付邮,邮工小姑娘竞以异样目光打量道:叔叔!你是古人吧!
我竭尽全力还原旧例的书写方式,毕竟不如古人那般自然,但你看《肚痛贴》,唐张旭确实没有把字行写端正,却有正当理由,他当时不是在笔会现场“做字”,而是在写信。你可以想象,有一天张旭正在挥毫作书,可能此前受凉,忽然肚子痛。真是时不我待,他走笔狂草:“忽肚痛不可堪……”。随手写下一个字条,竟成了千古名帖《肚痛帖》。今天书法家是断然不会把字行写歪斜了,不然卖不出去价。所以说,书法为物,鉴赏不难,自然为上。
学艺这件事,眼光一定要高。所以,古代的碑帖一定要细品多看多琢磨,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你只看到字的端正齐整,看不到书法家的那份惬意潇洒,酣畅痛快,就是眼拙了。给学生讲课,我常说,我希望你们哪怕是手低,但是眼一定要高。手低,可以慢慢后天练习;但是眼低,手就被局限了。比如,你看对面那幅字,好在哪里,无非是墨和线罢了,几个人看,都看不出好在哪里。有一个人来看,他的眼光不一样,就能看出其中的审美。眼高会指导你的手逐渐向高的方向走,正如《易经》里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8年9月7日第10版(见报稿有删节)
作者:李震 李洁
编辑: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