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法家王荣:动静两相宜
女书法家王荣:动静两相宜
人物小传:
王荣(女),湖北黄石人,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会员、黄石市书协副主席、中国电力书协理事。书法取二王一路,在文征明、董其昌上亦有涉猎,作品入选第一届、第四届全国妇女展,获第二十届湖北工人画廊职工书法作品展铜奖、“华电杯”第二届全国电力书画作品展银奖、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书画大赛金奖,在日本、新加坡展出并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上发表。
王荣是70后,父母都是黄石电厂的普通工人。这是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王荣的父母生育了五朵金花,她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受父母和姐姐们疼爱的一个。
王荣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养育五个孩子压力也比较大,虽然物质上一直过得非常简朴,但是笑声与欢乐是从来不会缺少的。姐姐们也很疼爱最小的妹妹,比如买回来一根雪糕,总是姐姐们每个人尝一尝,然后,她是那个幸福的能拿着雪糕吃完的。大姐参加工作之后,第一个月领到薪水,就给小妹买漂亮的玫瑰红连衣裙,王荣觉得有姐姐们真是幸福。
王荣从小就特别聪明活泼,爱唱歌、绘画,学习也不错,在父母和姐姐们的心目中,她是个精灵一般的存在。
高中毕业那年,王荣到黄石电厂上班。第一站是运行班组,三班倒。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黄石国有大型企业的工会有非常好的书画传统,热衷于举办各种书画交流,各大厂矿和大型企业有很好的书画创作群众基础。一些资深的书法家也在厂矿带年轻人练字,他们不计报酬,教得很认真。黄石电厂有一位70多岁的老师傅名叫蔡季恒,退休之后,在工会开班带年轻人练书法。
王荣的母亲看女儿喜欢写字画画,就让蔡师傅带带她。几天功夫,蔡师傅欣喜地对王荣母亲说:“这孩子还可以,坐得住!”王荣那一刻忽然明白了书法的入门之道,就是要静得下来,要“坐得住”。
她自己后来在带学生的时候,入门的课,也是静下来,守住心的定,才能入书法的境。
蔡季恒做过民国时候的文书,一手毛笔楷书写得极其漂亮,带王荣写的是柳公权的楷书。蔡师傅教书法讲究实用性,要求一笔一划都要认真,不能图快,入门要慢,王荣体会到慢慢写出的字的那份精细的感觉。这一阶段,王荣最大的收获,是静和慢,体会到一笔一划,精工细作的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缘,王荣认识了湖北师范学院(现为湖北师范大学)的王惠中老师。王惠中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75年转业至湖师从事书画教学,主编了《书法基础教程》《硬笔书法教程》《书法教程》等专业书。拜访王老师的时候,王荣带去了自己临的王羲之的《圣教序》,王荣还记得“他当时就说了一句话,你的字还没有立起来!”我当时就问,什么叫立起来。他说,“你写的时候,字不够挺拔,缺风骨”。王老师继续解释说,“立锋行笔,作书是否有笔力全看一支笔在你手中能否提得起来,立着运使。笔锋立得起来而不是偃卧平拖,才杀得入纸,才有涩势,写出来的线条如铸如刻,凝重,沉着。”
书法学习,很多时候,名师的一两句点拨,就能让你找到正确的方法。方法不对,你会一直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王荣当时就是这样的感觉,几句话惊醒梦中人,她回去就苦练握笔的感觉,渐渐找到一些手感,也有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欣赏书法作品。她领悟到,当时王惠中老师所说的字没有立起来,还有另一个维度就是字的笔锋,当时,她写的字没有笔锋,缺乏力量,不仅是握笔的手感,还有落笔的力透纸背的那种劲儿。
1995年,第一届全国妇女书法展面向全国征稿,王荣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将自己的行书作品进行投稿,竟收到了作品成功入展的邀请函。她的书法作品在黄石电厂内部渐渐有了知名度,在整个电力系统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大家知道,在黄石电厂,有一位女书法家,她很快加入华电集团书法协会,还担任理事。书法,还改变了王荣的人生轨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王荣因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就常常被厂工会和宣传部门从运行班组借调去办黑板报,写宣传海报,厂里的办公室和档案管理部门也会借她过去帮助誊写一些重要的文件。王荣能写一手漂亮的阿拉伯数字,财务人员看到之后大为赞叹,鼓励她去学财会,她顶住压力,不负众望,自学了电大,考上了大专,考取了中级会计师证,并通过了会计职业技能的各种考验,顺利转岗,从普通工人,一步步成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打开《中国书法史》,书法史上赫然在列的女书法家只有两位,一位是卫夫人,也就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另一位是女皇武则天。自古以来,流传千古的书法家90%以上都是男性,而到了现代,全国各级书法家协会80%以上也是男性书法家。女性书法家少之又少。
女书法家少,当身边很多人喜欢夸赞王荣写得好的时候,她的内心世界也一度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信手拈来就是妙笔丹青。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她的书法作品刊登在《书法报》,有笔友会专门写信,希望收藏她的字。那时候的王荣觉得自己能力无限,在30多岁左右,她参加了各类全国、省市、电力系统书法比赛,频频获奖。2007年,她的行书作品《桃花源记》荣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她作为湖北地区优秀的女书法家代表,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并在不久之后,成为黄石书法家协会唯一的女副主席。
她写得很顺手,笔墨纸砚舍得投资,自学能力强。当年跟随蔡季恒老师从楷书入手,但是真正入境的是行书。她的书法取二王一路,也学文征明和王铎。最爱是王羲之,临《兰亭序》《聖教序》《十七帖》;临怀素《怀素小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米芾《苕溪诗帖》、赵孟頫的信扎。她落笔干脆,心思缜密,字体精妙,但是书法艺术,如何更上层楼,是自由发挥的忘我书写,还是回归传统的训练?她陷入了迷茫。
到了2011年前后,随着女儿上了高中,家务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加上前路的迷茫,王荣停止了参赛参展的步伐。“年轻的时候,无所畏惧,但是随着看到的书法作品越多,对书法了解愈深,忽然不敢参加比赛了。能看到自己的距离。但是如何提高?还没有找到方向,当时确实也比较忙,就停了一阵子。”
2016年,湖北鄂州,王荣参加了中青年书法家李双阳老师办的一个书法短训班,大家一起临孙过庭的《书谱》,并且讲书谱。
书法班的第一节课,李双阳请大家临《书谱》的片段。看了王荣的临帖,他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个字,还有空间!”对于这个评价,王荣一下子就领悟了过来:“我好在没有形成某种固定的习气,有些人的字,就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气,很难突破了。我的字,可能还有一些天真的东西在。所以,当时,就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这个就是很大的鼓励了。”
2018年,黄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永斌开办了行书研修班,王荣有一次去看吴老师教学,她觉得有点意思,跟着写了起来。吴永斌老师是书法科班出身,接受过最传统扎实的书法教育,他建议王荣在书法研修上要“回炉训练”,以准确临摹理念重新走进传统经典法帖,从《兰亭序》开始重新学习笔法系统。
一开始,王荣的内心是拒绝的,她觉得只有打基础的书法学习才需要一笔一画追求与字帖的形似,但是,她尝试了几个字之后,找到了其中绝妙的地方。她最初接触书法,是带有个人主观性的临习,对于经典的碑帖,看了几遍后就开始上手临摹了,并没有深入分析笔画形态、关系和空间构成。现在按准确临摹理念进行几次训练后,一下找到了自己书法学习的“瓶颈”,发现了自己以前看帖很多没有发现的笔墨关系、造型意趣。随后王荣再临《兰亭序》,重新看眼前的字,好像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眼前的行书的间架结构,和过去临帖的章法,有了明显的不同,当字的点撇捺及其组合关系被“解剖”后再次临写出来,王荣忽然找到了自己技法上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如何才能写得更好。
一开始,不能太个性,太自由,一定要临准确再谈个人的风格形成。而且,书法也考验记忆力,不能看一笔临一笔,要临一个字,先分析、记忆下字的笔画形态与关系、结构造型,然后落笔。临帖的习惯临帖最重要的是准确,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先入帖再出帖,必须向古人学习,要入古。入帖、入古是一个人学习的写法的必由之路,最后能不能出帖,形成自己风格,那要看天赋了。
王荣写字会常常很入迷,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清晨,静谧的午后,还是夜深人静,她喜欢安静的时候写字。写着写着,就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站着写,写着,写着,时间就过去了很久。
书法之外,王荣爱唱歌,尤其爱唱民歌,真正是动静皆宜的性情。写书法多年,但是王荣还是谦虚地说,自己在书法上的努力还不够。
说到底,这个时代,女性如果想做全职书法家,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极高的天赋,需要从小的苦练,家学的渊源,而且不能有太多家事的拖累。她自己的感受就是,2014年9月,女儿上大学之后,写字的时间更多了。
女儿高中三年,王荣根本没有时间写字,除了本职工作,业余的心思,都在女儿的学习上,要照顾女儿的生活。而女性还需要承担家中大部分的家务活儿,也会影响精修书法的时间。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一个幸福的家是快乐的,写一幅好看的字是快乐的,都是身为女人的快乐。
目前,她正带领着2019年1月刚刚入选全国第六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的我市女书法家蔡丽琴、李军、饶静、夏晓4人,和几十位黄石的女性书法家和爱好者一起,筹建黄石女子书法家协会,女性书法家和爱好者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书法是爱好,也能陶冶性情,提升格局。
王荣说,真正好的古人书法,都不是为了写字而写字,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真实的状态,酣畅的情感,所以,写得最好的书法,一定是自然而然,带有作者凝固于笔端的时空、体温、情绪的,这样的书法,你能从字里行间的气韵流动中,找到力量。这也是她追求的书法之境。
原载于《东楚晚报》2019年3月13日第17版(见报稿有删节)
作者:李震 闫花 李洁
编辑:卢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