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再思考 | 在哈佛旁听一堂课,却发现......

C计划团队 C计划思辨教育 2021-07-28

教育再思考


写在前面


上篇我们提到了世界一流名校想要什么样的学生,那么,这篇我们一起来观摩下世界名校是怎样上课的吧。本篇是主创兆凡在美国休假期间的一篇随记,一起来看看哈佛的课堂上,学生们都是怎样说理的。


来波士顿旅行,花了很多时间在哈佛蹭课。


全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学府,有哪些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今天分享一节研究生关于教育创新的课堂,给我带来的启发。


先看看这堂课如何组织


1. 上课前


学生要阅读20余页纸的案例。案例介绍了一个创业公司,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开发了在线软件,却苦于没有找到可持续经营的盈利模式。


案例附带三个主要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在课前简单搜集了大家的核心观点

问题1:你会如何描述该公司的产品及其价值?

问题2:该软件应该向谁收费?老师、家长,或是学生?

问题3:简单估算一下,该产品该如何定价?需要多少付费用户?

 

2. 课堂上(50-60人,80分钟)


- 老师用5分钟总结案例

- 第一轮询问学生:这个公司试图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你认为软件应该向谁收费?为什么?(问题1&2)

- 第二轮询问学生:应该如何定价?是否应该提供免费试用版本?(问题3)

- 老师分享实际中这个公司的做法和结果,这部分在课前阅读材料中没有体现。软件开始时向家长收费,效果不理想,后来转向向学校收费,去年营业额达到一百万美金。

- 第三轮询问学生:当得知更多的信息时,是否改变了自己原来的观点?想提出什么问题?

- 老师提出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思考框架来分析这个案例。


整堂课中,80%左右的时间,主要是学生在发言和互相点评,只有少数三五个学生始终保持了沉默。老师并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主要作用是通过追问进行澄清和启发学生反思,通过提出关键问题来引导讨论的节奏和大方向。


我在课堂中的观察


1. 学生讨论过程中,体现了比较强的说理能力


学生们经常用来开头的两句话是“I will argue that…”(我想论证/证明的是…),”My point is…”(我的观点是…)。


这体现一种基本的说理意识。学生说理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特点:


- 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紧接着会提供理由和证据,很多证据是基于阅读材料中的细节信息;

- 如果赞同某个同学的观点,在表达赞同的同时,会进一步补充理由,加强这个观点;

- 如果反对某个同学的观点,会提出质疑的理由,其他的可能性,并寻求对方的回应;

-表达过程中,多数同学观点清晰,表达有条理,重点突出;

-比较少出现跑题、所答非所问的情况。

 

一个软件应该向谁收费,看似老师提供的只是三个选择。学生在这一轮讨论的三十多分钟里,却围绕这些选择,挖掘出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有学生提出这三者之外的其他选择,比如向公益机构、企业或学校收费。针对每个选择,学生们都分析了利弊,这种分析,是在一轮轮的互动中,逐步补充完善的。让人不断感慨:原来还有这一点,之前没想到。


最终向谁收费的选择,又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利弊对比,而是基于此的严密推理。这都需要基本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说理能力。

 

2. 不追求标准答案


即使到课的结尾,老师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只是提供了供参考的分析框架。


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发学生提问,提供可能的思考框架,老师有一定的引导,却又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整堂课呈现的,是不断还原了一个问题的复杂性,不断补充新的视角,不断启发人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不同学生依然持有不同的观点,或许每个人收获的程度有所差异,但关键是,这都是在锻炼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头至尾,我怀着好奇,不断思考,从没停歇。

 

3. 知识、能力与倾向之间的平衡


整场讨论的基本知识信息,是课前阅读的资料,理论分析框架和补充的该公司后续信息。这其中一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的。所以这堂课,远超过了传授知识,它更侧重的是能力训练。


这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分析和说理),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除此之外,课程还涉及到对个人价值倾向的反思。在做决策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考虑最大化追求经济利益?还是要考虑产品产生了多大的社会价值(是否能最大程度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当有学生提到提供免费试用版的方案时,老师就这一点专门追问,引发了一轮深入的讨论。是否应该提供免费试用版?应该如何定价?应该覆盖多少数量的学生?


这背后的考虑,除了经济利益,也有好几个学生提到了,做这个决策时应该考虑道德因素。他们认为,个性化的学习,代表着更好的教育,如果只让极少数的人群受益,即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一方面可能因为班级内使用软件的人数少,而影响使用者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资源的浪费,让大多数普通孩子远离了更好的教育。


这样的复杂思考,多元的意见,是基于对多元价值的认同。虽然是分析企业案例,但大家并没有理所应当,认为利益最大化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大家在讨论中,依然引入了其他考虑因素。


一点感想


我在国内参与过很多讨论,无论是开会分析项目,还是在工作坊或课堂上分析案例,即使在国内最顶尖的精英群体中,这种分析讨论和说理表达的能力,都和我在哈佛旁听的课程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天生就不具备这种说理能力,也不是因为文化导致的表达差异,而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失了这种训练。

 

据我的了解,如何构建自己的观点,如何进行公共说理,这是美国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在研究生教育中,尤其是处在核心的地位。

 

我旁听了不同院系、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研究生课程,往往都有至少一半的时间,是由学生间的讨论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核心考察的,想要培养的,正是学生说理和表达的能力。


毕竟,在这个技术不断进步的年代,人不再是记忆的机器,而应该是具有独立思想,能作出思想贡献的个体。

 

观点清晰,有理有据,清晰表达,强有说服力,这是多棒的体验。

或许很多人从未体验过,从现在开始学习,也还不晚。



最新课程


推荐阅读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的签约作者。未经特别说明,C计划文章均为原创。文中署名的插图、脑图亦为原创。转载文章或原创插图、脑图,请联系小C(Plan-C2016),或给后台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