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辑 | 主创对谈:新的一年,该去向何方?
/ NYT /
蓝方:我觉得像前几年,我们好像还有耐心会在很多演讲和发声中强调,我们应该坚持讲理这件事。我说的讲理,不是要为了去说服跟我观点不同的人,而是公共说理,面对不特定的大多数,把另外一种观点表达出来,让人们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观点背后的论证。
但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很难再做到这一点了,当你每年都在观察当下的公共舆论、关注周围的人意识形态的变化时,就会发现大家都越来越倾向于沉默和不说。就像今年的撕裂报告,我干脆就不写了,很多的公共事件也不再发声了,因为发声之后可能会有大量的暴力言论将你的观点淹没。几年前刚开始做C计划的时候,我们还蛮有耐心的去科普、去梳理事实、去看到其中的谬误、去讨论应该如何看待。但我现在就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 CyberCrime /
所以我们转向了一种更为曲线的方式,从教育着手,从问题的根源着手:他们为什么不讲道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撕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网络暴力?有一点是非常明显和确定的:这些被煽动的、愤怒的、实施暴力的这些人,他们看待问题是非黑即白的、是对复杂问题的一种简单化。很多网络暴力,其实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他们也的确看到了具体的个体在行恶。但在这些行恶背后,更深层的、结构化的原因,他能看到吗?看到后他能否以更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去思考社会与个体问题的公共性?能否从社会、公益和公共政策的角度去干预和支持它?
C计划眼下的的重心是在儿童的课程上,在课程里,我们有大量与孩子去讨论和分析的内容。当你看到了行为,不要简单的去下论断,而是拿出我们结构化归因的框架,去看看他是不知、不能还是不愿,他做出的行为到底是他个人品质的原因,还是他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外因。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秋季课刚刚结束,其中有一部分是读袁凌老师2019年出的新书《寂静的孩子》。我们讲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两章,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的流动留守儿童,他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留守,还有他们的家庭是破碎的。有一种现象在农村被叫做妻跑族,他们的妈妈嫁到了偏远落后的农村,忍受不了贫困,就跑了。我们就从这个很小的问题去讨论,带有性别的视角,也带有阶层的视角:你怎么看待这些跑了的母亲。是她们好逸恶劳?嫌贫爱富?归咎于她们自身,还是她们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我们也带孩子们讨论过家庭暴力,我们在读《天生有罪》专门去讨论这些遭受了家庭暴力的女性,她们为何不离开?背后有哪些原因?
在这种讨论里,我们为孩子设计了很多练习。在《寂静的孩子》中,我们就拟制了一个“这些孩子就不应该来城里读书,让他们接受平等的教育对纳税人是不公平的”这样的评论。在这种很常见的、真实的观点中,我们利用课堂上练习的分析工具,来讨论如何更平和坚定地说理: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评论,你会怎么去回应他?
我们在课堂上也会和孩子们去讨论一些公共问题,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公共说理,公共关注,公共倡导,他背后的逻辑和作用是什么?通过这些在课堂上丰富的讨论空间,我相信从C计划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不会成为网络暴民,也不会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去看待问题。他们是可以为我们成就更理性、更良善的社会,去扎扎实实的做出一份贡献的。
兆凡:确实,我觉得你看很多时候人们会那么的撕裂,其实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固守着自我立场先行的立场。我觉得人们要看到世界是很复杂的,很多问题是很复杂的。这种看到并不是让我们走向中庸,最后变得好像没有立场,没有态度,而是提醒我们要反思,要保持谦卑,要了解那些其实自己并不了解的东西。在过程中,我们会对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会形成一些比自己原来那种极化片面的那种观点要更好、更复杂的观点,我觉得这很重要。
明欣:撕裂在表面看上去是大家观点不一样,但是其实观点的多元本身是好事,但它为什么变成了撕裂,变成了仇恨呢?我们在习惯的教育当中,不太能接纳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教育中一定有正确答案、标准答案带来的是:如果你和我不一样,那么一定是有对有错,但观点多元不是这样的。无论大人还是和孩子都需要思考:事实是有真伪的,但很多时候观点,例如审美这种涉及到比较复杂背景的观点,往往是没有那么容易分出高低对错的。我们要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去接纳样多元的观点,在这个过程当中,相信我从别人的观点和别人的论证当中能够去学习到更多我原来不知道的信息。这种有意识的了解和接纳可以帮助缓解撕裂和极化的现象,也是我们正努力在儿童教育当中去做的事。
蓝方: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其实是我们个人的认知局限性。没有绝对正确的权威,我们也不应该去相信声称自己绝对正确的权威,而是需要去听到更加多元的观点,允许更多不同的声音。正常的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的。
/ Jane Sarasohn-Kahn /
明欣:不同的声音在存在的过程中肯定难免有碰撞和沟通。但当我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会发现不同的观点很难对话,其实是因为这种对话不是基于理性和逻辑去探讨问题本身。比如我指出对方观点中的逻辑和论证推理上存在的漏洞时,他不会回应我的质疑,而是变成人身攻击或是左右言他,这就跑偏了。而对话不是就事论事就会很糟糕,因为我们在跑题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地去回应对方提出的挑战、无法承认我的观点中存在谬误和漏洞。不同观点之间产生碰撞,本应是健康和良性的,但当不讲逻辑、不讲理时,就会让人觉得非常无力。
蓝方:这就是我们在C计划课堂上经常做的一个练习:形成有效的对话。我们经常会说有些网友的阅读理解太差,对吧?你要先听懂对方在说什么,倾听之后才能拆解他的论证结构、看到他如何推出自己的观点、找到论证的薄弱点,去进行反驳和反证,这才使得两人之间的交锋和对话成为有效的对话。
明欣:这也是在创造未来更良好的网络公共对话空间。我们现在的对话其实经常不在同一套话语当中。常见的一个例子是,我不喜欢你,所以我绊了你一跤,但如果你被人绊了一跤,是否就是对方讨厌你呢?高中生都懂得P推出Q不能得出Q可以推出P,但就是这样简单的逻辑,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容易陷入谬误中。像是眯眯眼这件事,确实有人在使用这种形象在歧视东亚地区的人,但使用眯眯眼的模特,就代表着是辱华吗?在分析时使用了简单的归因和倒推,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明欣:我觉得个体层面上首先是不要做过多的自我审查。比如前两天疾控中心就有专家说,如果你是低风险地区,没有中高风险地区史,你是没有必要一定要就地过年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能理解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考虑,但其实我们也不要忘记我们还是有活动自由的。是把这种过度的担心强加到自己生活中,受到亲戚朋友的观点影响而不去做,还是在安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去坚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空间呢?当你意识到其中一些不是非常合理合法的要求,你是可以发出声音和诉求的。我们也应该支持他人的发声,而不是用非常简单的集体利益至上的要求来限制和禁止。这是我认为在生活中可以从法治层面看到的、提供的支持。
在教学当中,我们也会在书本中讨论法治的价值:当有法治的时候你会得到什么,而在忽视法治的时候,可能你短期会获得一个好处,但长期来看你又会失去什么。
/ Source:Sam Rowe for NPR /
兆凡:我认为很多时候学校也好、个人也好,会去墨守没有法律基础的、不合理的规则,这些规则可能是学校的老师或是单位自己制定的、没有经过正常的讨论流程就成型了,但却对法律本身却没有足够的尊重。对于到底什么样的规则是应该遵守的、什么样的规则本身是我们可以去反思和挑战的是缺少思考的。
明欣:对,哪些规则是合理的,是否和法治与自由相吻合?我们的课堂上就有同学说,他们班级里的规则是班上的同学犯错,就会罚全班同学连坐。那这真的合理吗?在成人的语境下,这是否符合上位法、是不是保障尊重别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就是我们讨论的基准。
兆凡:这其实是通识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边界是什么?我们群体的生活规则本身应该是怎么样去界定的?什么样的规则是合理和不合理的?个人跟集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背后,是有一套伦理、哲学、法律的体系和理论的。很多人没有接触过这些通识教育,对于这些在学科内部有非常专业讨论和相对共识的事情没有概念。我们现在在做的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希望推动通识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过好一生。
兆凡:我觉得很多人面对变化时,有些人会觉得很焦虑,有些人会觉得很担心,甚至是觉得整个生活都被颠覆了。有的年轻人选择考公务员考研,还有的选择躺平,或是希望把生活尽量规避和逃离这些变化。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常见的应对方式。
但我觉得每个人自己心里是清楚自己真正的状态的:你是用比较积极的幸福的状态在生活,还是说即使用了这些方式,内心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安全感?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后者。在变化中,我觉得还是要去思考为什么要害怕变化。当然,有一些变化是让我们很难受的,但我们还是要找到一些能让自己平缓的事。对我来说,我认为真正能够掌控的还是自己的精神世界,我有相对独立的精神,它能够帮助我去了解世界,去认识这些变化,我在这之中需要去做出独立的判断,这种判断不能够百分之百的保证我会有怎样的未来,但它能够指引我做出预测,预判到未来的一些事情,并基于我对自己的了解,做出一些相对来说更符合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一些选择。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做出的选择是相对小众的,但我们并不会因为这样就感觉到特别的焦虑。这正是我想说的,要尽量把控独立精神的意义。
/ BC-LEARNING-BOOKS-SCREENS-ART-NYTSF /
那怎么样才能营造独立的精神世界呢?我觉得要多读书,多读经典。如果我们读了很多书,就会发现我们正面临的很多事,在历史上其实在以各种形态不断地重复。通过提高自己吸收信息的质量,能帮助我们看到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有不同观点的人已经有过很多优质的思考,阅读他们的思考时,我们就能充分接触不同的信息、不同的观点,在过程中再去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蓝方:在变化面前,个体其实也应该去看到哪些变化是不可控的天灾,哪些又是人为的人祸。在面对人祸时,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又是什么呢?哪些是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的,哪些是我们的确无能为力的呢?春季的L6课程中,我们会带孩子一起读一本经典《骆驼祥子》,在当中我们就会讨论内卷和躺平。骆驼祥子所在的那个时代,作为底层的劳工,他是处处受到资本与雇主的剥削的,是处在极度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当中的。而他又遭遇了三起三落的巨大波折。当他最开始遇到这些波折时,他选择;了内卷路径:我跑更多的车、工作更久、不断去和其他工人竞争来压低价格,以期在其中获得阶层地位的上升。当他几次努力都徒劳之后,他就选择了彻底的躺平,沦为了社会底层的渣滓。
我们就会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讨论,除了内卷和躺平,是否还有其他的出路?如果你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祥子,你还有其他选择吗?在带着他们去分析其他路径的时候,法治,人权、社会保障、社会支持、劳工赋权等这些概念、观念或意识是我们会放在其中一并讨论的。我们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看到公共参与的重要性、乐观行动派的重要性、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小环境,甚至影响大环境。去思考通过公共的倡导,我们联合、合作、进行一系列的行动,我们所能做的究竟是什么?
明欣:对,我觉得去抵抗这些社会的压力焦虑和内卷,一方面要像兆凡所说的去获得精神食粮,从中获得经典的支持。当你去看人类史和自然史,你发现其实人类真的很渺小,从而怀着敬畏之心来度过自己短短几十年的生活。另一方面,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很重要,我们通过公共生活、通过与人互动、通过社区共建,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去寻找你在每天一点一滴中可以实现和发现的意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帮助我们获得一个平和的内心与坚定的选择。
最后,我们邀请三位主创,写下了2022年的愿景。恰逢农历新年,我们将三位的话作为新年祝福送给关注C计划的所有朋友们:
蓝方: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能唯一确定的,恐怕只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拒绝声称自己永远正确,也拒绝相信有一个永远正确的权威;保持对痛苦的感同身受,保持对人之为人的尊重。新的一年,让更多元的声音,可以在这个世界交织回响。
明欣:在或躺平或内卷的时代,在自由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疫情背景下,祝大家新的一年找到心里的那束光,共同砥砺前行。
兆凡:当世界变得更加两极化,对立的冲突越来越多,我们更需要反思自身:我们接触的信息有什么局限?我们相信的权威有什么特点?我们的身份容易让我们有什么盲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的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需要我们关怀的地方?最终,希望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孩子,都能努力追求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我们是谁
最新课程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思愉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小阅咨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