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美国写作老师谈写作(干货满满,建议收藏)

C计划团队 C计划思辨教育 2023-12-29


编者按



写作是靠天赋,还是有技巧?我们邀请了美国大学修辞与写作专业的教授王西桥老师,分享了:


1)写作有哪些价值?——四种写作功能

2)害怕写作怎么办?——四点应对方式

3)写作有哪些技巧?——两个写作阶段
4)什么是好的文章?——五个评价维度

5)家长如何训练孩子写作?


本文是对谈的修订版文字稿,感兴趣可添加客服领取详细版直播回放。本文为下篇,上篇可阅读《写作是靠天赋,还是有技巧?与美国写作老师谈写作》





主播 × 嘉宾 LIST

郭兆凡

王西桥

郭兆凡: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曾接受美国批判性思维协会培训。


王西桥:美国匹兹堡大学英语系修辞与写作专业的教授。曾在密西根州立大学教书多年,美国范德堡大学教育学博士,南佛罗里达大学修辞学硕士学位。



什么是好的文章?

——五个评价维度


郭兆凡所以我想再跟您聊聊,好的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前一阵跟我老公聊他们大学的学科,文章评分的指引是,文章的结构、文章的结论各 15 分,参考文献是 10 分,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批判性思维,占了 40 分,这个是他们的评价标准。


您前面也分析了不同的文章,我觉得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尤其是中学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个误区,觉得好的文章就是要有特别华丽的辞藻,用了一些排比句,引用了一些名人名言等等。我们讲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其实更多的还是您刚才说的骨架、逻辑等等,是不是严丝合缝的、非常充分的论证。您刚才说的不同类型的文章,们评价一个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它的逻辑是怎么体现的?


王西桥:第一个维度就是有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是不是有一个脊梁骨站在那个地方,在搭建脊梁的时候,是考验你的思维深度。比如你去看待分析一个很小的事情,有的人可能会很容易牵引到大的政治结构或者社会问题,有的人可能只会看到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这个和知识储备是有一定关系的。


另外就是你的文章能否自始至终贴近脊梁骨。有的时候我们好多时候说有的文章它是形神俱散,就是那种感觉,它又没有个清晰的概念,然后写着写着你好像觉得它从跳了,整个是散的,所以这个是我们考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你有没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所引导出来的这种你对事物的看待,事物的分析是否够深、够有意思、够有趣?


第二个维度就是这个主线是否有血有肉,有没有一个好的四肢。这个时候我们讲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你在做论证的时候,能否有效地举证,比如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你要对一个观点进行举证,这个时候的举证不光是我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我要知道业内大家都是怎样去看待这个问题的,需要对整个行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有一个综述,比如说有很多纷杂的声音,你是否能把它们有效地归类?能否搭建不同观点之间的逻辑结构?


/ NYT /

第三个维度是逻辑结构,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能否让句子短小精悍,能用 5 个词把你的想法说清楚,就不要用 10 个字去写。这实际上是一个有逻辑筛选的过程。然后还有句子和句子连接,我有一些学生写出来一段话,所有的句子都是主语加谓语,比如:我的名字叫约翰,我今年 18 岁,我是一个大学本科生。这个句子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读起来非常无聊,句子之间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结构,无法吸引读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四个维度是整体的结构,就是段落和段落之间能否有机的联系。尤其高中生刚升入大学时,大家的写作的已经被套路套牢了。只会写五段论,第一段抛出主观点,剩下的三段是内容,包括 a 、 b 、 c 三点,每点像一个汉堡结构,最后的结论,把之前说过内容重复、延伸,就完成了。


但实际上在大学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非常希望学生从五段论这个枷锁中解放出来。写作是一个自由表达的过程,很多时候不是所有的话题都能用五段论清晰表达。有的问题非常复杂,可能需要八个分散的点,有的问题可能只要需要一个点,能够有效地表达清楚是最重要的。


第五个维度是风格,写作者可以有精美的遣词造句,能有效利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给文章增光添彩,但实际上这并不是非常重要的维度。最后一个维度是语法是否正确,能否有效地运用标点符号。一篇文章,从这样五个维度看待还是挺重要的。


家长如何训练孩子写作?

郭兆凡:刚才咱们说到的这个写作,我感觉咱们国内的小学基本上就是记叙文,写一个故事。我旁听美国小学的课,会觉得很多学科都有点像议论文写作,会去读一整本书,会给学生提出很多的问题,需要学生提供最少两个细节,从文本中找证据,表达自己的核心观点。从小学就开始做这样的训练。


前面提到的这样一个写作的过程,西方是不是从小学开始就会去做这样陆续的一些训练?在国内公立学校这种训练可能比较少,您感觉家长可以做点什么吗?


王西桥:其实美国的K12 教育还是不够重视写作,尤其在小学范围内更为重视的是阅读,在初高中有限的写作教学上,很多的时候套用论证文的大结构,这个其实和美国高中生要申请大学,有应试的压力有关。


很多小朋友读完书后一片混乱,实际上是因为没有办法区分什么样的句子表达的是主要观点,什么样的句子是作为证据的细节,所以如果在小朋友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意识地去帮助他们做出区分,就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读完一段,能不能很快地告诉我这一段的中心句到底是什么?作为细节,是支持哪个论点?还是提出了反驳?好多大人觉得这没有必要再去教了,但好多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认知上是没有办法做出有效区分的。


另外一个是概念的差别,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好多人无法区分事实和观点,什么样的陈述是经过验证的,有事实根据的事实陈述;什么样的陈述是带有偏见和个人价值观影响的,就是观点。如果分不清事实和观点,将来就没有办法有效地去读懂学科内作者要想表达的意见。


/ NYT /


郭兆凡现在国内整个应试的环境,很多学生家长会特别看重分数。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孩子小学阶段就特别不喜欢写作,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在编故事,为了拿高分,编一个特别离奇、符合老师期望的故事。


第二是因为很多时候老师会评价孩子,这个地方句子用得不好,很多学生特别受挫,感觉自信心被打击,觉得写作是一个特别难的事,所以不愿意写。您觉得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鼓励和帮助孩子,或者您觉得对于孩子写作的训练有什么期望吗?


王西桥:我觉得小孩子不喜欢写作,难道是他的错吗?这个完全不是。你提到的国内的写作环境,有老师的评价体系,还有老师非常直白的负面评价,所以对小孩来讲这是一个高风险的环节性,没有机会试错,试错带来的代价非常大,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用一种轻松或者愉快的心态对待写作。而且联系到前面提到的点,我们要作为一个人进行写作,这是要求高度输出的,这种过程中已经是会有焦虑和恐惧了,把自身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放在一个高压的环境里,不太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在家庭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比较低风险的写作环境,有家长的带领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我目前为止做的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就是我经常会和我的小孩一起写,我们一起写的时候,我也会被卡住、写错,也会写出来自己觉得很糟糕的句子。然后我们会一起讨论:“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你妈是教写作的,在一个大学工作,是以写作为生的,我还是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没有什么是让你值得羞愧的东西。”因为很多人羞于分享自己的写作,他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好,不想让别人看见。


所以在家庭环境种营造一个低风险的环境,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可以大声读出来,让所有的人都听到,之后可能会有一些玩笑,有一些善意的建议,但是不会否定整个作品。我觉得这是唯一一个能够有效地抗衡学校带来高风险、高评价环境的途径。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家长愿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愿不愿意在小孩面前显示自己也可能是不成功的,也可能是写不好的,可不可以和小孩一起去承担这个写作环境的风险。


郭兆凡:好,大家都受益良多,谢谢王老师的分享和大家的收听,拜拜。


*由于篇幅过长,前半部分可阅读《写作是靠天赋,还是有技巧?与美国写作老师谈写作》

/ 对创意写作感兴趣?欢迎报名C计划全新发布的思维写作课 /



最新课程



怎样让下一代包容多元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C计划研发出给孩子的思维训练课,并且与阅读、写作结合,开设了儿童思辨阅读在线直播课。希望帮助更多孩子,从小接受好的思维训练,成长为独立思考、能够理性交流的人
点击下图立即报名!👇
/ 👆抓紧时间,立享优惠!👆 /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


推荐阅读


▷ 如何通过读一本书,帮孩子理清思路、快速搭建写作框架?
▷ 写作是靠天赋,还是有技巧?与美国写作老师谈写作
▷ “妈妈,我不会写”,这三个思维方法让孩子彻底爱上写作


    点在看 不焦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