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婆的热炕头,婆的手擀面……

辛 克 时光捡漏 2021-07-30

分享你我的故事,

感悟平凡人的生活点滴,

你也可以做更出彩的自己。



婆的热炕头,婆的手擀面……

图 · 文 ︱ 辛  克

西斜的太阳开始向着灵山后面缓缓下垂之时,冬天的温度重又回归,村子变得不再清晰,烟雾缭绕的房屋、树木影影绰绰的在暮色中浮现。笼罩村落的雾霭中,一定有一缕是婆烧炕时从烟囱里飘出来的温暖,冬天年年如此,婆的热炕亦如此。

婆已年过八旬,身子骨却依然硬朗。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就起床劳作,房子院子、门前屋后必须一一清扫,这是婆一辈子的生活习惯。每隔一两个周末我都会去和婆说说话,老人的心态让我不时羡慕——对于生活没有多少要求,即使最朴素的一日三餐,只要吃饱就好,山珍海味的大餐倒是合不了婆的胃口。婆时常都会说社会太好了,还能给她们这样的老人每月如期发养老金,为数不多的一二百元让婆对政府的好处念念不忘。倒是孙子辈的给婆零花钱时,婆总是再三拒绝,她老想着娃们要生活,要还房贷,还要养活一家人,正是用钱的时候,她一个老人要钱干什么?

婆对生活从来都是极尽俭朴,家里的馒头都是婆亲手制作,一屉一屉放在大铁锅上蒸熟。婆说买的馍不好吃,里面掺了好多东西,何况买馍要钱,一天两块钱不多,一个月下来可就是六七十块了,庄稼人粮仓里有的是麦子,明明可以自己蒸馍,何必花钱去买外面加了添加剂的馒头?婆的厨房永远都是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放的整整齐齐,婆几乎不吃机器面,全家人也习惯了手工面的简单餐食,婆喜欢擀面,我更喜欢婆擀的大宽面,不需要多少佐料,婆会从菜地里拔出几株最新鲜的绿叶菜,趁着面片下锅时放进去,水开之时菜也熟了,吃着最纯粹的手擀面,我会无比的喜欢婆的厨房、婆的手艺,甚至是这个暖暖的午后时刻,这是享受美食的莫大幸福!

婆对家里很重要,婆在不在家完全是两种感觉。一度时期婆没有在家住,每次进了家门,耳边不会有亲热的招呼,没有婆嘘寒问暖的念叨,我总是觉得家里空空落落,像是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直到婆回到家里,仿佛院子里熟悉的一切物件都重又活泛起来。婆的一声招呼可以让我瞬间平静下来,老人简单、朴素的几句话家常话会让我把对生活、工作的所有不开心统统放下,有婆的屋里就是最宁静、最温暖的港湾。

暮色即将笼罩整个村子的时候,我又在周末进了婆的房子,婆的炕上铺着手工织成的方格单子,一条厚实的被子铺在炕上,稍感寒意的手伸进被窝,暖融融火炕瞬间俘虏了我对于冬天所有最顽固的抗争——我多想在婆的热炕上睡个天昏地暗!隔着窗玻璃,炕眼的青烟团团升起,婆一个人在后院忙碌着一天当中最后一件工作——烧炕!我走进后院,站在烟雾升腾的暮色中和婆拉起了家常。婆的火炕整个冬天都是暖和的,就像是婆对于平淡生活从未消减过的热情一样,每日都是这样认真,年年亦是如此。

婆很心疼人,她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孙辈们的工作轻松,挣钱容易,即使别人认为这些工作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哄哄孩子一类的任何人都可以从容应对的事情,婆却最是理解我们的不易。“隔壁三中的先生辛苦的很,早上五六点起来就要跟着学生跑操,晚上安顿学生睡了才可以休息,一天要忙活十几个小时,你能说这钱挣得容易吗?”婆说起我们的工作便会拿紫荆高中老师的工作来比对,婆最能理解我们,所以每个周末的任何时间段过去,婆总会让我上炕,给我拿出高枕头,要我美美地在热炕上睡一觉。可我就时时纳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从早上六点多忙活到晚上七八点,白天基本上不休息,这么长的时间究竟是如何支撑下来的?有几次我问婆乏不乏,婆总会说,没有想的那么乏,一辈子过来了,天天都是这样,反倒是空闲下来会闷得慌,人只要能自己活动着,这比什么都好!

我又想起了婆的热炕,还有婆讲述的半个世纪前的老故事。婆生活在这个繁华盛世里是她应得的福分,老天一定会眷顾婆,我还要年年坐上婆的热炕头,隔三岔五吃上婆的手擀面……


来源:时光捡漏

ID:google19820728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或许,你还愿意多看几段这样的文字

记录生活点滴

见证时光流逝

      时光捡漏者,80后老青年,有梦想,从未实现;有理想,现实骨感;有遐想,缺乏勇敢。有信仰,爱跑步,爱生活,爱思考,爱旅行的男子。乐于平淡,崇尚简单。走了一些地方,邂逅了不一样的风光,遇见过自认为最美的风景,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群,喜欢用寥寥文字与自己对话,喜欢用镜头捕捉世界。

微信@google19820728

来稿请寄:13772706338@139.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时光捡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