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 琼:回忆凤师之《凤师学子篇》

2017-08-05 蔡 琼 时光捡漏

· 时光流逝,唯有这里记录你的生活点滴 ·


回 忆 凤 师

文 | 九二级学生 蔡琼


【题   记】

听闻我的母校——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最后一批学生将撤离,学校旧址另作他用,惊讶之余也在预料之中,最后一次回母校是2015年暑期参加92.1班毕业20周年聚会,当看到昔日里那个生机勃勃的母校因学校主力搬迁到市区大学城而衰相丛生,不禁为母校由曾经的辉煌到如今这般境况而惋惜。那个为陕西西府输送了大批人才的百年名校,将顺应时代汇入更大的潮流中,我作为深受母校哺育的千万学子中的一员,惋惜之余,愿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我所经历的那个时代。且将岁月的影像倒回到我入校的1992年金秋——

在陕西西府这片土地上,惯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始建于1902年的凤师范在这片土地上名声显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年代,国家在初中毕业生中选拔极少一部分优异的学生进入中专(学历证书)类学校,师范即为中专四大专业之首(其余三项为:工商财、农林水、医卫),成为“国家的人”,从此开始端上铁饭饭,这对农村的孩子尤其具备诱惑力,因此常有初中学生扎根初中复读多年,只为一朝踏入中专之门改变命运。考不上中专的同学再去上高中,准备三年后的又一次命运的博弈。彼时某生若考上中专,正如当今某家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一般荣耀,对个人甚至家族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考入凤师,学子们将在此度过三年师范学生生涯。

学校坐落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凤翔县城秦凤路6号,从那个简洁的镶有橙黄色琉璃瓦的校门进去便进入凤师校园。1992年你若随我踏入校园,迎面走来的是身着凤师校服的十五六到十八九岁年龄段之间的孩子,男孩子往往是清瘦的,保持着最简单的那种短发,带着乡土气和书生气;女孩子则胖乎乎的居多,大都留着那个年代短发齐耳者的标准学生发型,也有的扎一个马尾,披散头发者及烫发者寥寥无几,且会被看做出风头而遭来异样的眼光。女孩子都喜欢穿健美裤,那种紧绷在腿上且带脚踩的百搭黑裤子,几乎每个女生至少有一条。因为一批优异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也因为百年老校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凤师的学生大都呈现出自信、阳光、积极、上进的生命状态,他们将延续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也将带着家人的嘱托和为人师表的使命,在此度过人生的黄金青春期三年。

凤·师·学·子

(一)同学情

当时,每当放完大假回来,同学们总会带回家乡的特产,大家串宿舍彼此分享,其乐融融。节假日,也常常三五成群到彼此家乡去串门,顺便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法门寺、钓鱼台、周公庙、太白山,同学家的果园,我家乡的石头河水库……都留下我们结伴同游的足迹。至今聚会时,同学们还怀念某同学他妈妈做的的臊子面是何等的美味。若无要事,周末的县城,随处可见凤师学生三五成群地上街,或去书店,或去苏东坡在做凤翔知府时修建的“凤翔东湖”,洋溢着书生意气蓬勃朝气的凤师学子绝对是凤翔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学子才情

只需三年时间,在这一片神奇的校园里就能打造很多人才,要知道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在入校前,他们受到的启蒙教育尤其是艺术启蒙绝对是苍白的。毕业汇报时,常常会有一批同学办画展,一个人可以出十几块大版面,展出作品涉及书法、国画、素描、水彩、工笔、篆刻等等艺术形式,让人惊叹一个人短短三年时间何以如此有才!文学写作方面、器乐声乐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各有一批代表人物,还有些同学在这三年里专心攻读自学大专文凭,靠自学这条全靠自律的荆棘之路上前行。当然,凤师很少有有同学终身持中专文凭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凭和水平,在西府的各个领域中熠熠生辉,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三)凤师精神


当时的西府宝鸡,你走到任何一所学校,只要不是年纪太大的老师,你只需问:你是哪一级的?无需问毕业学校,大家默认为凤师毕业,凤师这个教师的摇篮有多大有多悠久可想而知。凤师学生毕业后洒落在西府大地的角角落落,他们每个人延续着凤师人的精神和使命感,把一腔热血和青春贡献给这片故土。

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任学校乐队键盘手,六一前夕的一个中午,炽热炎炎,我正在午休,有同学叫醒我说有人找我,我出门趴栏杆上往下一看,一个不认识的男同学在女生楼门口冲我摆手,我下楼后得知,他是去年毕业的学生,因学校排六一节目需要伴奏,而他们学校没有琴,也没有会弹琴的,他骑自行车几十公里回到母校,想请我用学校的电子琴弹出来,他借录音机录好,下午赶学生放学前赶回去给孩子们排练,我二话没说就去乐队帮他录了。

还有一件事:有一年运动会入场式我们班表演了腰鼓。事后有一个周六下午,有个毕业了几年的男校友找到我和班里另一个女生,说他来自于宝鸡县山区,想请我们俩去他的学校给那里的孩子们教着打腰鼓,我俩一想周末没事还能助人,就跟着去了。我们坐公汽到一个山脚下下了车,然后跟着那位老师爬了好长时间的山,终于到了他所任教的学校,学校里40多名学生一见老师请来了救兵,围着老师高兴地又蹦又叫,老师脸上洋溢着幸福。我和同学在那个周末教会了那个大山里的孩子打腰鼓,周日下午,在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感谢声中,我们被送下山。

有问题,回娘家求助,是的,这里汇聚了各类人才,这里后凤师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那就是:为西府教育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记忆尾声


怀念,怀念那个崇尚才学的纯净的校园,那个聚集了优秀学生的宝地,那些心无杂念一心求学的学子,和校园里那样浓郁的学习氛围。

怀念,怀念同学之间纯洁简单的友谊,我们之间彼此平等,共同成长,大家的眼里没有穷富贵贱的区别心,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同学。

怀念,怀念师范学校特有的全人教育的理念,在学子中普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全面发掘一个人的潜能,因此,各个乐学多才,没有辜负人生的黄金时代,生命状态绝佳!

这不正是全世界教育上下求索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吗?常常有人惊叹:你怎么会这些的?我当然会,我骄傲,我是凤师人!

别了,母校!别了,那段辉煌的历史!无需哀叹您的消逝,看,您的数以万计的凤师学子,从青涩少年到两鬓斑白,躬耕在宝鸡乃至全国各地的城市乡村的不同岗位上,早已把您的精神传播到四面八方、角角落落。西府有凤师,大幸也!吾辈遇凤师,万幸也!

祝福凤师精神在新时期再铸辉煌! 

             2017年7月26日于珠海


即日起,面向所有凤师校友征集老照片,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凡来稿图文全部发布,共同致敬我们的母校——凤翔师范!

投递邮箱:13772706338@139.com

小编微信:google1982728


【作者简介】 


蔡琼 | 女,凤师92级学生,先后供职于宝鸡经二路小学、珠海容闳学校。现在广东珠海一私立学校工作。人生走得越远越久,对凤师岁月给予我的人生营养感受至深、感恩至深。


【精华推荐】

蔡 琼:回忆凤师之《校园生活篇》

蔡 琼:回忆凤师之《校园文化篇》

凤师记忆 || 张晓燕:永远的八四一

靳秀萍:我的凤师记忆

凤师记忆||刘建生:别了,凤翔师范

凤师记忆 || 方周立:百年凤翔师范辞

凤师记忆 || 严秋文:凤翔师范百年赋

这个七月,百年凤师终将成为记忆中的空白格

凤师记忆||一张老照片,一段老故事

凤师桂花飘香时

凤师,是记忆,亦是情怀


【投稿要求】

1. 投稿必须微信平台原创首发。

2. 自行校对,不得有错字、别字,文责自负。

3. 附个人简介100字内,近照1--2张,电话微信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采稿和发放稿费。

4. WORD文档附件投稿,非文档投稿稿件,概不接受。

5.本平台为公益性运作,稿费由赞赏支付。读者打赏全部归作者。领取稿费加微信号:google19820728

6. 投稿信箱:13772706338@139.com


 ·END·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