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翔作家】程 娟 || 打 搅 团

程 娟 时光捡漏 2021-07-30

·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


打 搅 团

文 | 程  娟


看到超市里黄灿灿地新玉米面就买了一袋回来老妈极喜欢明周六来给咱打搅团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吃搅团竟然是吃稀罕。小时候的吃食时不时会给我们带来异样的感觉呢!“搅团”虽营养不高,如今吃法也多样,有玉米面的,有麦面的,有荞麦面的,配料也增添了不少,但吃着搅团肠胃舒服,就着一碗酸辣可口诱人的汤汁,含着黄灿灿的热乎乎的搅团,也是一种享受。



说起“搅团”,记起朋友讲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样”,说的是,过去干部下乡到村,吃午饭时安排到一个村民家里,好客的村民见干部来了,赶紧让上炕坐,恭恭敬敬的端上来凉调的搅团,拌着绿绿的野荠菜,端上一盆漂亮的漏鱼鱼,说,“吃菜,吃菜”,又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大颗玉米榛子,说“吃饭,吃饭”,干部说:“一样,一样,吃吃。”“一样”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成为了那个饥荒年代吃搅团的一个笑料!

搅团,也叫“水围城”。得做好蘸汁,和着葱姜蒜泥,红红的辣椒面,和着白芝麻、香油、香菜的,经菜籽油“瓷啦”一声一过,香味弥漫整屋,搅匀,再放盐,倒醋,记着倒入适量的开水,就的蘸汁就成了。



汁做好,还得做些小菜搭配,红萝卜、豆腐丝、绿韭菜切条,炒好,你再看盛菜的碟子,红、白、绿,加上汪汪的蘸汁,黄嫩嫩的搅团,鲜艳得惹人喜爱,再配以细丝的黑木耳,呛些蒜苗就更香了。



俗语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一点不差。添水烧锅,下一点面欠烧开,需两人密切配合,一个人散撒玉米面,一个人使劲的搅呀搅,搅呀搅,得好好搅匀了。好的玉米面,一搅就感觉有劲道,感觉不到劲道的,面粉就陈了,做出来,松松的,不好吃。搅到七十二搅,倒第一次开水,用杆面仗把然乎的搅团划成四份,这叫破水,为了里外熟透。加锅盖嘟嘟一下,得再搅,搅到你不想搅为止。再倒第二次开水,水要多,让搅团浮起来,软硬就看这水了,再破成四份,嘟嘟十五分钟左右,再搅呀搅,搅匀乎了,搅团就做熟了。碗要用凉开水涮一下,为得是吃时不粘碗。盛上热气腾腾的搅团,浇上蘸汁放上菜,一碗“水围城”就OK啦!


“ 味道不错!”老爸说,这次的蘸汁和得好,有味道。老妈说,“一袋玉米面三元七角,做两顿,每次六碗,两次十二碗,一碗在外边四元,十二碗就是四十八元,真划算!”

提起搅团,有句骂人笨的话:“你头里进浆糊了!”骂人者趾高气扬,被骂者低人三分。搅团又让人想起糊涂,“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先生的传世名言,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但它蕴含的哲理让众人释然洒脱,人到中年,阅人阅世已半,有时不妨放慢脚步,放空纷繁的头脑,利用闲暇时间,“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闲时打打搅团,吃吃搅团,虽脑子里不能进浆糊,但“然窝”搅团的劲,也会让你得到满足,那是儿时的感觉,虽苦犹甜。

“水围城”不宜吃得太多,是淡口的饭,要不,会胀破肚子的!不信,你试试看。

 作者简介 


程娟,宝鸡市作协会员,凤翔县作协秘书长,环保人,关注人和自然,希求天、地、人共长共荣,地球村越来越美丽。

【悦读推荐】


回忆母亲

“陪房”包袱里的老布鞋

母亲在家,家便有了烟火味儿

孩子,看到这封信时请别哭
我的父亲不在家

母亲做的甜酒醅

夜市,不一样的生活

撞 邪

乡村的平安戏

母亲做的浆水面



本期组稿:张忑侠

责任编辑:辛   克    

◆  ◆  ◆  ◆  ◆  

【关注我们】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了解凤翔讯息,敬请扫码关注《凤翔视窗》头条号和企鹅号


《凤翔视窗》头条号      《凤翔视窗》企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