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永利 | 又是一年秋雨时

薛永利 时光捡漏 2021-07-30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又是一年秋雨时

文 | 薛永利

适逢国庆中秋假期合并,足足有八天时间,许多上班族早早做好打算,或自驾、或高铁、或飞机、或火车的来一趟远游,好好满足一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美好愿望。然而,连日来秋雨连绵,稀稀漓漓一直不停歇地下。偶有雨停,天也是多云为主,难见睛天。听着窗外的秋雨声声,思绪也飘然走进了秋风秋雨里。

长假期间,一位远在宁夏的老战友带着妻子、儿子来西安旅游。当天从银川自驾出发时,艳阳高照,秋高气爽,一路心情非常愉悦地到达西安。恰好第二天遇上秋雨,雨势不仅猛,而且雨量大。一家人只能改变行程,把要浏览的城墙、大唐芙蓉园、曲江池、大雁塔等往后放,先行到临潼去参观兵马俑。谁知大部分游人的打算不约而同,当天兵马俑游人超过十二万,看秦俑的人挨人、人挤人,比坑里的秦俑排得紧的多,平时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参观完的三个坑,一家人用了五六个小时。加之返回时,西潼高速堵成了停车场,四十公里的路程,一点一点挪回西安。隔天,孩子想参观历史博物馆,冒着中大雨,妈妈带着孩子排队领参观票,队还排得很长,前面就有人大声通知,上午四千张票已经发完,下午参观得到中午一点来领票。母子在雨水中等待近两小时,一无所获,饥寒难耐,吃了一碗张记凉皮和岐山面,来家中与我和战友喝茶聊天,唏嘘不已。中午,请战友一家在兴善寺对面的大海子吃老家的美食,坐在临窗的餐桌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大兴善寺飞檐翘角的中式皇宫屋顶,一色的青砖黄瓦,在繁华的小寨十字闹市旁边,秋雨淋淋中的兴善寺不时有袅袅烟气升起,显得安静、神秘,远处音乐学院的纯玻璃音符楼,光鲜明亮,庄严文静,富含韵律。正在吃饭的战友一家对着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文明,佛教与音乐如此完美的结合,啧啧称赞。吃完西府的豆花泡馍,秋雨越来越小,起身陪他们到南门去登西安城墙,雨后的城墙上人流如织,轻起的秋风已经吹的许多人不自觉地扣上衣衫的扣子。足见长假中的秋雨,改变了许多游人的旅程,也滋生了平日难得一见的静谧与清冷。

小时候,老家的道路基本是土路,秋雨下得时间一长,就会把土路泡成软泥,不仅车辆无法通行,人走上去也是非常泥泞,一走一脚泥。雨天,地里农活干不成,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农民,大多时间不用出门,待在家里睡觉或做一些在农忙时节因费时间不能做的精美吃食,比如搓麻食、蒸包子、包饺子等,全家就可以美餐一顿。我们小孩是既盼着下雨,又怕阴雨绵绵。下雨时有好饭吃,但阴雨天上学走泥路太麻烦。小学时,学校离家比较近,不用走几步路,路虽烂,但没有多少艰难的印象。初中时期,虽然学校在邻村,路程也不过六七百米,但走雨天路,手上打着伞,脚上穿着雨鞋,肩膀上斜背着书包,还要翻西沟,过田西村与学校之间的窄巷道,个知滋味至今难忘。西沟是天然的排水泄洪沟,雨大时田家庄镇三村二十四队的雨水能积半沟,无法通行,要绕道田家庄街道才能到学校,雨小时可以踩着水沟里垫的半截砖头过去,但雨天最难走的是学校西边田西村的巷道,路不仅窄,而且两边没有排水沟,无论雨大雨小这里都是稀泥汤,学生经过这里一步一滑,跌倒粘满一身泥巴是常事,还有好事者在路上踩出或者挖出一些小坑,积满泥汤,稍不留神,一脚踏进去,雨鞋里灌满黄泥汤,叫苦不迭。雨天上学,特别费时间,往常十几分钟的行程,雨天均要翻番。为此,秋雨在我少年时的记忆中是上学行路难,那时对李白的行路难还未学习,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描写的难以实现的政治抱负,受人排挤离京出走的思想境界的理解不深。只是雨天上学路真的难走,并不浪漫。

秋雨期间大多是一年收种农忙时节,雨水使庄稼难收、地难种,给收秋种麦造成很大不便。每年阳历九月底左右,老家的天多半会阴雨连绵,少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个月,雨下得地里成熟的玉米、辣椒干着急收不回来。玉米熟了,雨水泡的时间越长,玉米外层的谷皮会由白变绿,继续吸收水分,玉米也不会坏,等天晴收玉米时,无论玉米杆还是玉米棒子都会重量翻倍,费时费力,在抢收腾地、抢种小麦的关键时期,地软路滑拉庄稼的架子车死沉,把人累得半死,不仅要确保颗粒归仓,还要鼓足干劲抢时间,种麦晚了要影响来年的小麦收成呀!辣椒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红了必须要及时摘下来,拉回家绑成串挂起来晾干,或者直接卖给收鲜辣椒的客商。否则红透的辣椒吸收过量水分会变成一泡水样的东西,稍一动就破,流一手的红水,这应该是辣椒吸水过量变质,植物纤维和辣红素完全融解于水中,晒干后成为一个黄白相间的辣椒皮,轻若无物,使经济收入大打折扣。所以,种辣椒的农户既是在连阴雨天,只要雨下得不是特别大,辣椒正好红了一茬,便会身着雨衣,脚穿雨鞋,在辣椒地里一根一根地摘回那些红透了的辣椒。雨水不停,满脸是水,顾不过来用手擦,也不敢用手去擦,因为摘辣椒的过程中手会随时折断辣椒,或者抓破泡涨的辣椒,手上会粘上辣椒素,若是用手来擦脸或者眼睛,辣得脸烧眼睁不开,所以摘辣椒期间任由雨水冲洗暴露在雨衣外面的脸颊,也无法擦拭。雨天摘辣椒时,辣椒树上的雨水也会顺着袖口灌进胳膊里,摘一会辣椒,两只袖子都会湿上半截,在没有摘完一片地之前,也无法不停地换衣服,只有忍受着湿冷、泥泞,一把一把地摘着满载一家收入希望的辣椒。每值此时,我都会想,天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下雨,而在最需要雨水的三伏天却舍不得下一场透雨呢?及至学识渐长,才知四季轮回,天象变换的规律,深秋阴雨是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内陆冷空气在高空对流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和改变。

秋雨的连绵不断,秋雨带来的凉意寒气,自古成为文人骚客失意落泊的代言,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贺知章的后裔贺铸的“秋半雨凉天。望后清蟾未破圆”,更确切地象宋代毛滂的“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初换夹衣围翠被”,没有多少人对秋雨有谥美、赞颂之辞,大多是阴冷无奈、不顺之事。把季节由热到冷转换之时引起的秋雨,变成了伤感的共鸣,低沉和落寞成为主调。

秋雨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它浇灭了酷暑的炎热,催熟了果树枝头的果实,丰盈的雨水使土地贮存了足够小麦半年生长所需的水分,让渭北旱原的小麦不用浇水都能连年丰收。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秋雨中,以此记叙对秋雨的一点感想。

 作者简介 


薛永利,酷爱运动,喜交朋友,用思想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悦读推荐】

【凤翔作家】亢小娟 || 失落的家园

亢小娟:活力凤师

那些我们不懂的

雍城湖畔槐花香

 洋槐花麦饭——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八十八岁的婆逛了周家大院

乡愁就是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泡馍

闲话凤翔西乡人


  责任编辑:辛   克  

文字编辑:李   强

本期编辑:杜亚军

◆  ◆  ◆  ◆  ◆  

【关注我们】

【凤翔作家&时光捡漏】新媒体联盟


时光捡漏 ∣您的生活笔记
 公众号ID:xinke19820728 

人生 · 生活 · 活着

了解凤翔讯息,敬请扫码关注《凤翔视窗》头条号和企鹅号


《凤翔视窗》头条号      《凤翔视窗》企鹅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