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强|并不期许的2018年端午节

李强 时光捡漏 2021-07-30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这个题目和这篇文章一样,都不是特别情愿写的。已经好几年没有过端午节的仪式感了,但年年都在写端午节的文章。昨晚去了趟超市,一个区域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各种档次礼盒粽子和形态与颜色各异的绿豆糕。看到了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氛,也看到了自己一脸的泪水。

端午节,对整个中华民族是悲伤和怀念的节日,对我在六年前不是,但在近六年又都是的。小时的端午节,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知道的。只是有一些印象,端午节有好闻的各式各样小香包,既有粽子吃,也有绿豆糕吃。当年,绿豆糕吃得要少一些。长大后,因为姐姐出嫁,按照习俗要给娘家送端午节礼,所以,才会吃到较多的粽子和绿豆糕。但因为品种差异很大,有些绿豆糕硬得硌牙,并不好吃的。记得第一次吃到绿豆糕是奶奶给我分的,估计是谁家走亲戚来送的。在第一次老屋门外,吃到这种绿块块的像糍粑一样的食品,还掉渣呢。后来才知道是绿豆糕,心想,或许也是绿豆做成的,如同绿豆麦饭。

再后来,在姐姐出嫁之前,偶尔一年端午节有绿豆糕吃,是用那种灰色薄纸简易包装的,然后,用纸搓成的绳子松松地绑着,有时,会露出里面的绿豆糕。虽然,会偷着吃上一小块或掐一点尝一下,但那时,并不特别喜欢吃的。对了,在我们家乡,端午节还有油糕的。其实,更多能吃到的应该是油糕,但我同样不喜欢吃。外公和几个舅舅多年一直在做油糕生意。前几年,最小的舅舅做油糕生意,我女儿现场一口气吃了五六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时,我父亲已经去世。

我妈妈自己也会做香包,但却非常地粗糙和简单,香料多半来自调味品,胡乱地用碎布片缝制而成。现在想起来,大人们为了孩子们的节日仪式感,在忙碌而艰苦的物资匮乏的年代真煞费苦心。在街上还有横水四月十八会上都会有的,满大街的香包,非常地好看,也特别地好闻。小孩子会挂在脖子上,多半是舅家给送的端午节礼。刚好,有些年的端午节,也就是在四月十八会期间或前后。儿提时代,货郎来村里转乡时,也会在简易货架上挂满各式各样香包,远远地就能闻见香味。手巧的奶奶,自己就会制作香包,我也得到过的。粽子因为本身就是一年四季都会有的家乡小吃,所以,端午节粽子多半并不稀罕。直到上了初中,学习了屈原的《离骚》,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也知道吃粽子的原因。但彼时,只是凭吊和感慨这位于数千年前端午节投江的伟大诗人,但并不悲伤的。毕竟,那离我当时的生活很远,只是一位古人而已。可是,六年前的2012年端午节,在我家也发生了一件刚吃过端午节粽子和绿豆糕,继而措手不及、万劫不复的人间悲剧,从此家不再完整,三个半月后又阴阳两隔。后来在西安街头,有时,还能看到一些农村的巧妇人举着挂满香包的竹杆在人行道上来回流动地售卖,不时有年轻的女孩或小孩子们兴奋地围在旁边,一般很快也会卖出去很多的,毕竟,在城市里这个手工香包还是很稀奇的。就在这个时间,我才意识到:今年的端午节来啦。再后来,因为有了网络,也因为有了专门端午节假期,才更加注意端午节各种背景知识。

2016年的端午节,我写了一篇并不针对端午节仪式感的回忆文章:2016年端午祭--我家地头那棵消失的苹果树,受到了同学、朋友的一片赞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文章风格从痛苦和怀念中转向深情回忆和冷静思考。前后几年的端午节,每年都会写下一篇甚至两篇文章,以表达自己当时多半是痛苦而哀伤的心情,今天也如此。

文章写到这时,才想起应该查询一下今年端午节是什么时间。一看之后,才知道今年端午节在阳历6月18日,当然,阴历是每年五月初五。这个不用查询,一直记着的。还有半月多时间,我倒不用刻意地去回避或想着今年端午节如何去过。端午节有假期特别是2012后,几年每次都回老家去的。回去,面对老屋都有各种不同复杂心情。

端午节,基本是在农村夏收正忙的时候,所以,过去在农村时很少专门过这种仪式感。但在成长之后,因为上文提到的原因,所以,还能吃到一些粽子和绿豆糕。再后来,进入城市求学和打拼阶段,就没太注意过端午节的仪式感。后来什么时间端午节有了法定假期,才有了回老家过端午节的可能和必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端午节回忆或仪式感,前些年端午节回去时,我总要带些粽子和绿豆糕的。带回家后,对于包装精美但没啥实质内容的端午节粽子或绿豆糕,父母却依然舍不得自己吃,总要分给老人或亲戚。2012年端午节,我父亲卑微地在匆忙劳动间隙硬生生地享受了节日仪式感,这次被动享受的非端午节“美食”,却使他走上不归路。在重庆大学几年,好像也没专门有过端午节的仪式感的。如今重新拾起端午节仪式感,却心境复杂。

端午节对曾经和现在的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悲伤的节日。如今的我,因为父辈们的辛勤付出,已远离了那种忙碌中无心思或无条件过端午的生活方式。有些事不会时时想起,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从泪水中开始这篇文章,又在泪水中结束这篇文章。谓:不思量,自难忘。

《并不期许的2018年端午节》






作者简介   


李  强1972年生。一个客居西安的凤翔人,故土情结很浓。喜欢品读文字,体味人生百态。

精彩悦读


李强|“相依为命”的岐山小吃摊

李强 | 我家的葡萄终于开花啦!

一种全阶段都能吃的青蔬

李 强 | 作别春天

李强 | 买卖双方的套路互使

李强|走进阴晴不定的初夏

李强|迎来送往的十字路口

李强 | 有一种“水果”叫西红柿


责任编辑:辛  克

文字审核:李  强


征 稿 启 事

1.本平台优先选用原创首发稿件,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视为将网络版权授予“时光捡漏”,平台将在文内设置“原创”标识,其他平台转载必须注明转自“时光捡漏”。  

2.散文、小说作品不超过5000字,长篇小说提供完整版和5000字以内节选版,诗歌200行以内。

3.投稿时应在邮件“主题”栏标注文章名称+作者姓名。文章以附件形式发送。

4.投稿时请在稿件正文末尾附上作者简历(含个人近照)一份(平台编辑会对简历进行必要删减)。由于微信每天接受信息量大,请务必通过邮箱投递稿件,以便编辑登记备案。凡微信发送作品一概不予接收。

5.作者投稿邮箱:sgjltougao@sina.com

6.按照稿件投递的先后顺序,组稿编辑进行初审,经编辑讨论后,决定是否发表。编辑审阅工作将在收到投稿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稿件一经推出,作者可自行订阅“时光捡漏”公众号查看。若自投稿日起10个工作日内未推出即视为稿件不予采用。

7.编辑有权按照各栏目标准对稿件内容进行取舍、修改、编辑和配图。作者若对文中配图有特定要求,请投稿时将配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送。

8.“时光捡漏”微信公众平台获得微信授权的打赏功能。读者为自己喜欢的作者和喜爱的作品打赏。我们将在预留平台运营基本费用(10元以内不返还,作为平台编辑、运作费用)的基础上,按照打赏金额50%比例,通过微信红包(或代缴电话费)为作者发放稿酬。为了鼓励中学生的文学爱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直接按照打赏金额的50%发放稿酬。稿酬最高300元。

9.微信公众平台官方打赏返还期为7天,请作者耐心等待。

10.请投稿作者添加编辑微信领取稿费:google1982072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