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一起拍摄同一个主题 | 丽水摄影节特别推荐
编者按:在历届的丽水摄影节上,高校摄影展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轻的大学生摄影师们的创造力与感受力。昨天刚刚结束的丽水摄影节高校展览中,我们特别推荐来自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合办的展览《影像超链接—中英摄影教育启示》,与大学生摄影师胡兆玮策展的《耳语》。一起在回顾中慢慢感受吧!
1
《影像超链接—中英摄影教育启示》
2016-2017年,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摄影系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摄影系共同发动的国际摄影教学合作项目已经成功举办两届。该项目由祖宇老师牵头,与本系教师李华春、朱琦、黄小捷,以及英方教师Anna Fox、Orande Mensink协作配合,共同组织中英师生开展摄影教学的线上课堂。本次2017初相.国际高校摄影联展特设《影像超链接—中英摄影教育启示》展览板块,展出部分选自2016、2017年的教学成果。
这些作品是中国学生与英国学生共同选择主题,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的创作。
以下是这次展览的部分节选。(顺序为中国学生作品在前,英国学生作品在后)
沈彦乐&Iana Mizguina
《£0.00元》
“我拍摄一些遗传变异的蔬菜和水果是想告诉人们,千篇一律不是美的唯一标准。也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商品在消费中的实用价值,而不是一些不相关的因素。”
潘凡殊&Natalie Pätzold
《Idioms谚语》
以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西方谚语,以西方人的视角来阐释中国谚语,并以图片的形式表现,以此来展示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的差异。
曹佳杰&Alana Ward-Craner
《露天电影院》
在中国,露天电影的参与者多数是老年人。它正在消逝,就像闪光的白色屏幕,最终它将会变成空白。相反,如今在英国它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
王越&Corinne Whitehouse
《小生意(交易之地)》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们一人生活在中国的城市,另一人生活在英国小村庄里。我们都采访了日常生活同一职业的工作者或是商人,但他们本身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却十分不同。我们像Irving Penn一样选择将镜头对准那些小商贩们,并使用120mm交卷相机拍摄(部分使用了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拍摄)。我们将以双连画的形式展示我们所拍摄的这一系列环境肖像纪录项目。”
王天煜&Hayden
《后来者居》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们分别寻找西方存在的东方物件和东方存在的西方物件进行拍摄。
我选择拍摄上海的青年旅舍和居住在此年轻女孩的贴身物。并命名为“后来者居”,“后来者居”取自“后来者居上”。 这些曾经稀有的舶来品,现在却十分常见,是女生生活的必需品,或者说它们的存在,早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审美。”
林影&Ashleigh Hogan
《Our Land》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我和Ashleigh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出发,通过影像来反映当前自然的状态。”
这个展览展现了中西方青年摄影师在看待相同事物时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一些作品也能体现中西方共同存在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较为创新的拍摄形式。
2
耳语—青年摄影师联展 Whisper - young photographers Group exhibition
耳语,凑近别人耳朵轻微的说的小声说话,它指向了一种低声细语的情感诉说。
在这次展览中,影像成为了是每个艺术家诉说情感的工具,他们用图像挖掘自己深潜于现实中的私密情绪,探讨自身内心的矛盾,或是与他者间亲密关系的梳理,亦或是身份认知所带来的焦虑。艺术家们迫切想要通过影像寻找到答案,但这种发声却又是私密的,是低语。而低语是珍贵而浪漫的。——策展人胡兆玮
以下为作品节选
姜吉儿作品
《se retrouver》 私密情感在形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解构,成为散落的篇章,成为影像,成为不朽但本该消散的瞬间。每一次远行 ,从终点回到起点的过程,即是私密情感的一次回荡,即使轰然于心 ,终会归于平静。 因此,要在浪漫的顶端,将它保留 。
胡兆玮作品
《52Hz》 52赫兹鲸, 一头突然出现在以色列沿海的鲸 ,它有着比其他鲸更低频率的歌喉。 这只52赫兹鲸一直在孤独地歌唱,试图寻觅一个朋友,但它孤独的歌声却没能等到任何回应——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头鲸。
一个著名的禅僧问道:“ 一只手的掌声是怎样的呢?” 这可以引起“52赫兹”的共 鸣。这头鲸的命运也同时在顺应着每一颗孤独的心 。
黄钰文作品
《匿名册》
名字是身份的指代和象征。 常中我们有本名、昵称,在网络上我们还有各种不同的用户名、笔名,它们分散在生活的每个部分,构成数据时代一个人的原始代码,信息多且庞杂。在筛选的同时我开始好奇一切的起因与将要到达 的终点。名字不过是一个标签,就像大名叫XXX,但本身不是XXX,这些字只 是代号,是假象, 我最真实的身份是——一个没有名字的 。
任泽远作品
《Sri Lanka》 这组作品来源于我在兰卡为期一周的旅行 。照片通过拍摄当地居 ,房屋,公共设施,沿岸景观等去试图察觉原始生活与现代文明, 平稳与动荡并存的关系。之后我将这些照片重新编排组合,似乎可以通过线性的方法从中获取叙事。
俞诗婕作品
《离别之际》
很多时候我将离开某个地点或某个人将离开我 ,离别激发起我不得不记录的冲动。 离别之际的那些碎片好像姗姗来迟的声告 ,就像那个隐秘夜晚一直等我发现,就像爱人们对我的留恋一直缄默在嘴边。
冯林泽作品
《#4》是我近两年对死亡观念性的研究。对几个死亡哲学的问题形而上的探讨,以及过程中引发我对死亡与时间,空间,宇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灵魂的认知程度的呈现。
这样一场展览是一个较为小众的展示的空间和平台,将这些私密和个人化的影像可以通过一个合理的策展方案予以呈现,通过展览后摄影师们会对自己的作品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给自己也给观看者日后的创作也带来了许多经验和帮助。
推荐阅读:
好照片催生对世界的新理解—秦伟与高岩对话展(上) | 丽水摄影节特别推荐
我们在法国经历的那个风云激荡的艺术变革时代—秦伟与高岩对话展(下) | 丽水摄影节特别推荐
编辑:顾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