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究竟是哪些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剑视野 Author 一剑的江湖
(关注本号:法律人有益加强交流,共襄民主法治;
当事人可以后台留言,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正式实行市场经济也三十多年了,取得了空前的成果和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比之计划经济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历史。
然而,最近几年,社会上左的声音又有抬头的趋势,甚至有人杜撰出《回归XXX路线已是大势所趋》之类的乱文在网上大肆传播。
这种思想颇有市场,一直以来,社会上总是有不少人,一边享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成果,一边咒骂和反对市场经济。
他们认为,是市场经济导致了贫富差距,社会不公;
是市场经济造就了奸商贪官,奢侈腐化;
是市场经济制造了人们的焦虑抑郁,道德溃败;
是市场经济使得社会礼崩乐坏,罪犯横行。
总之一句话,市场经济是万恶之源,消灭了市场经济,天下就太平了。
他们极力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回归阶级斗争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这是一帮什么样的人?会具有如此反智的认知。
我初步刻描绘了一下他们的特征画像,一般来说,他们是这么几类人:
一、他们是一群现代社会中不太成功的人。
虽然市场经济使得社会总财富大大增加,所有人的生活水准都比改革开放之前好了很多。
但是,在市场竞争规则下,成功的人拉大了与普通人的差距。
这些反对市场经济的人是不太成功或者比较失败的人,没有高薪的工作、没有威风的权势、更没有足够的财富。
他们过着非常平常的生活,背负着比较沉重的负担,忍受着老板的责骂、老婆的怪罪、老人的唠叨、小孩的哭闹。
他们过着压力山大的生活,手头的收入仅够应付一日三餐、吃穿住行,飞黄腾达距他们过于遥远,只能出现在梦境里。
私人飞机、豪华游艇、花园别墅、进口豪车、国际奢侈品,这些东西又不间断地通过影视作品、网络视频、新闻报道、酒桌八卦等各种渠道传入耳中,让人越发觉得自己极为失败,没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偏偏连老家的二狗子,都通过开汽修店或倒卖电子产品发了财,整天开个大奔,抽着华子,还新换了个漂亮媳妇。
于是,心态就失衡了,觉得自己被时代抛弃。想起如果放在过去,你二狗子还窝在农村扛锄头呢,哪能这么风光?
如果没有该死的市场经济,大家都一个鸟样,凭啥你发财我还是穷人呢?
然后,便无比地想念和向往起计划经济来,巴望着有一天重回那个年代。
最主要是,把这帮孙子的别墅汽车财富统统收公,平均分配,说不定自己还能分到一张地主家的大床呢。
二、他们在改革开放前可能有一个工人的身份和城市的户口。
他们认为那个年代社会很公平,大家工资都差不多,住着一样的房子,吃着一样的食堂,小孩上着一样的学校。
作为一个国营企业的工人,有着城市户口,在那个年代是很了不起的事,这意味着国家为你包办一切。
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不关心,那时中国有90%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城市户口,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工人和城市户口所拥有的一切,农民都没有,而且农民还承担了养活国家和城市的重任。
他们每年辛苦劳作,上交许多公粮,一年下来自己可能都吃不饱肚子。
至于学校、医疗、食堂、公交,那是想都别想,全部要靠自己这双手。
城市里的工人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他们管这个叫做公平,因为他们自己享受到了大部分同胞享受不到的福利。
他们的享受建立在广大农民的付出之上,他们心中的“公平”是以农民的不公平为代价。
你说,那种社会,他们能不怀念么?
可如今搞市场经济了,什么都得靠自己,国家不包办。
许多农村出身的穷人,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走出农村,实现致富。很多还成了大企业家,财富远远超过了当初的“城里人”。
而当初的“城里人”由于不思进取或脑袋愚笨,没什么出息,连工作都没保住,下岗了。
两厢一对比,他们能不把怨气撒到市场经济头上?
没有市场经济,他们还在“国家身份”、“吃皇粮”的美梦里没醒过来呢。
在他们看来不公平的社会,却给了更多人公平竞争和选择的自由,才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创造财富的热情。
他们哀叹社会不公,更多的人则欣喜地迎来打破身份限制、市场化选择的历史时代。
到底哪样更公平?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答错这道题。
三、他们在改革开放前也属于社会的基层。
之所以不说他们是“底层”,是因为他们毕竟还有着城市的户口和身份。
但他们依然是基层,不属于城市和工厂的管理阶层。
他们接触不到更高级别的人物,见识不到他们视线范围以外的现象,了解不到隐藏在貌似人人均等表面下的不公。
他们以为那时候大家都一样,都是国家统一分配,不存在什么腐败。其实大大错了,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污垢一点也不少。
他们只看到厂长和他们住一样的房子,但是他们看不到厂长在解决别人调动工作时收的烟酒。
他们只看到大家都凭票去购买粮油副食,但是他们看不到粮油副食站的站长手里有大把吃不完的票子,可以和别人交换东西。
他们只看到局长和他们经常一起吃食堂,但是他们看不到局长们私下里吃的野味和好酒。
他们以为全国人民吃的、用的都是一样,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特供”、什么叫做“特供商店”。
他们只是处在基层,社会本身就没有多少信息渠道,他们所知的就更为稀少。
没有相关的影视,没有打虎的公告,没有奢侈的见闻,于是他们想当然认为那时候风清气正、清正廉洁,是一个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
自然,他们会认为市场经济摧毁了这一切,带来了丑恶,赶走了正义。当然,这也是他们的想象。
四、他们中有一小部分在改革开放前属于既得利益者。
这种人,有但不多。
除了普通的工人和干部以外,以前的既得利益者一般位高权重,在改革开放之后基本不会变得更差。
他们只会利用手中的权势攫取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好的待遇。
但也不排除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个过程之中失去了原有的利益,又没能续上新的利益,自然对市场经济颇有微词。
也有个别人,当年呼风唤雨、一言九鼎,如今看到曾经被自己管束多年的人突然一下子成了富豪,过着自己羡慕的生活。
他们心里难免不平衡,又怀念起以前那种把别人死死踩在脚下的日子。
五、他们严重缺乏政治、历史、经济常识。
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连常识都没有!
因为,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市场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历史上发挥过怎样的作用。
那些发达国家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走在世界前列的。什么样的国家会富裕,什么样的国家会贫穷。
这不需要多么深奥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仅需要一些常识性认知即可明白。
但是他们严重缺乏这种常识,虽然他们的学历不见得很低。
他们以前学到的东西带有太多的倾向性,以至于他们连这么一点现代化的常识都接受不了。
既然没有这种常识,他们就不会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还以为是中国人一夜之间变得聪明、勤快了,也是一夜之间变得败坏、自私了。
他们认识不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和作用,抨击起市场经济来自然就毫不留情。
他们不明白,只要市场经济坍塌了,中国的经济马上就会回到四十年前。这是历史铁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说到这里,可以清晰地把他们的画像描述出来:
他们大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少部分95后,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或者在价值观形成阶段接受了倾向性的教育。
他们的生活水准不高,退休金有限。
他们基本没有去过西方国家,对西方的了解仅限于传统教科书,他们在描述西方时仍能熟练使用教科书里那一套语言体系。
他们的后代大概率很不成功,甚至他们直到现在还要补贴子孙的生活。
他们中有的没有文化,有的读过一点书,当然都是指定圈圈里的那种书籍,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经济学理论。
他们一辈子的主要信息来源都是官方的渠道,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国际政治信息全部来源于此。
他们中70、80后比较少,毕竟这一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阶段,受教育时期的风气比较自由和开放。
说实话,我还是比较同情他们的,也理解他们的想法。
他们不一定是坏人,部分人还具有比较强烈的正义感,对贪污腐败极为痛恨。
他们只是在特殊的时期受了特殊的教育,对现代文明知之甚少,认知水平相当浅薄而已。
其实,对社会丑恶现象,我们必须承认,也同样憎恨。
我们都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不断进步,全体国民共同富裕,消灭罪恶,迎接光明。
但是,认知的错误会导致方法的错误,使他们永远也达不到理想的彼岸。
种种丑恶,不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能把屎盆子扣在市场经济头上。没有市场经济,我们会进入到更丑恶的境地。
唯一正确的办法和道路,就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