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6 仁者爱人(一)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第六讲

仁者爱人



图图话话

孔子以“爱人”释“仁”,有爱就有好恶,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仁人才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包括好恶取向,仁充当了道德判断的标准。



孔子有曰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3、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才是仁。孔子说:“能够坚持实行五种品德,便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子张问这五种品德都是什么。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受侮辱,宽厚就能得到大众拥护,诚实就能得到别人任用,勤敏就会有功绩,慈惠就能够指使别人。”




今日故事


樊迟三问仁


对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孔子也会针对他的进步程度予以不同的回答。典型例子是对樊迟的教育。


《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此当樊迟首问,入孔子之门竟问稼,可见他是个鲁莽之人,连孔子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君子与小人,有时指品德的高低,有时指社会阶层的上下,孔子说樊迟是小人,意指他只适合从事体力劳动,而不是自己要培养的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子。孔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句话不足以判断樊迟的品德。


是不是可以据此认为孔子轻视劳动呢?也不能。孔子自己就是劳碌了一辈子的人,他的学生中有许多来自社会最底层,他都一视同仁。在初级农业社会,技术水平低下,稼、圃得一“勤”字即可,社会体制机制混乱不堪才是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孔子认为正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樊迟是孔子的车夫,虽鲁但好学。


《论语》记载了他三次问仁,运用立体思维,可以明辨三问的次序。


第一次问仁,孔子答曰:“爱人。”有人据此把仁解读为爱,这就是不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后果。仁者爱人,爱人者并不都是仁者,“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者的爱是有原则的,“君子怀刑”,谨从天道。如果不分对象、不辨是非地去“博爱”,必然会颠倒善恶,必然会困难重重,无所适从。只是樊迟确实悟性不高,单靠言语难以点拨,此问的同时,他还问知,孔子以“知人”作答,他茫然不知。孔子教他爱人,一则是“与其进也”,爱人的方向是对的;二则是教他主要通过实践提升认知能力。孔子用樊迟做车夫,也含潜移默化之意。


果然,樊迟觉得“爱人”有问题,实践中行不通,怀疑其正确性,故有第二次问仁,孔子答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是安慰、激励他,不要畏惧困难,仁者总是困而后得的。这也可以看出,樊迟没有原来那么鲁莽了,开始思考了。仁者该获得什么呢?


樊迟久行而不知,于是第三次问仁,孔子这才告诉他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方法:“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的进步是很明显的,《颜渊》记载:“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这样,我们看到完全不一样的樊迟:樊迟三次问仁,主要是看到孔子是仁者,人家都在问仁,他也跟着问,尽管深浅程度不同,但还没有正确认知自己,算是人云亦云,没有针对性;有此问,说明他开始认知自己,有针对性了。“从游于舞雩之下”,表明樊迟倍受礼的熏陶,用“敢”字当头,显示了他的恭、敬、慎,原来那个鲁莽的樊迟不见了,前后判若两人。孔子也完全改变看法,对他很满意,以“善哉问”赞许他,这在《论语》里也是唯一的。“樊迟三问仁”,凸显了孔子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教育效果的显著性。因此,对孔子的教育思想,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应加一个“因时施教”,讲的都是针对性。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1  孝道与感恩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2 生命的历程(一)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3 生命的历程(二)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4 人文关怀

韩望喜正解中华经典《论语》05 仁者不忧


图文来源于大公国学,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