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勋: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是怎样炼成的?

蒋勋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3-05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蒋勋老师亲述音频  


编者按:

蒋勋先生说,他在大学讲《红楼梦》,每年都会让学生选一个自己最欣赏的角色。奇怪的是,多年来被选最多的不是宝玉或黛玉,而是有些反派性格的王熙凤。

我们今天谈到企业管理的艺术,如何胜任领导者的位置,还要回头看看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的表现。



01
 有大家风范  


贾珍“惟恐各诰命来往,亏了礼数,怕人笑话,因此心中不自在”。因为秦可卿是一个女性,来祭吊的大多是贵族夫人,家里的女主人却不出来接待,这在礼数上是说不过去的。

 


宝玉向贾珍推荐的人是王熙凤,所以第十三回的后半部就出现了贾珍拜托王熙凤掌管宁国府。这一方面透露出王熙凤能干、爱管事、好揽权,当然这跟秦可卿临死前托梦有关,王熙凤觉得在情分上也要出面帮忙料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这个家族已经开始没落,再不整顿马上就要完蛋了。

 

贾珍听了宝玉的建议,就往上房里来请王熙凤。“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正经日期就是丧事时头七、二七、三七等正日子,不是七天头上也要做法事,但不算正经日期。



邢夫人、王夫人、凤姐,还有所有的内眷,都在里面陪坐。女人的活动空间跟男人完全不一样,大家忽然听说贾珍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忽’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


过去女性是不能随便见男人的,所以贾珍一进来,众婆娘都赶快跑了,只有凤姐没有走,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王熙凤从来都不太觉得自己是女人。

 

王熙凤在《红楼梦》里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我有个朋友现在在国外用英文、法文教《红楼梦》,每一次评鉴投票选最喜欢的《红楼梦》人物时,排在第一名的都是王熙凤。西方人绝对不选林黛玉,因为他们觉得王熙凤大方。



可是王熙凤的大方常常被误解,一般人总觉得她是泼辣、粗野,其实不是,她是有大家风范,身上有一种自信。要把女人的这种自信和粗野、没有教养分别开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通常会发现王熙凤是最容易在影视里被误解的角色。


你看,就在别的女人们都纷纷躲避的时候,她却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这就是王熙凤。



02
 做事懂分寸  


“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还不妥,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她从来没有处理过婚丧大事,很想有机会表现一下。其实这种事情真不好办,只收礼、归档、回谢帖就是一门大学问,稍有疏忽就会出大乱子。


刚开始凤姐看王夫人不太愿意,她也不敢立刻应承,后来看到贾珍说得恳切,都流泪了,王夫人的表情也松弛下来,心思有点活动,她就对王夫人说:“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王夫人悄悄地道:“你可能么?”做姑妈的担心王熙凤万一出了错,害她一起丢脸。

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管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见她说得有理就不作声了。
 

“贾珍见凤姐允了,又赔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

这里你可以看到姐绝不是那种大大咧咧、粗粗喇喇的,而是礼数周到,完全是大家风范,这种教养其实很不容易成就,一定是从小就见识过大场面。王熙凤在影视中是被扭曲得最厉害的人,其实绝对不是,她的身上有很周到、很体贴的部分。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对牌”是管家的人用来下命令的,贾珍把这个代表权力的物品交给凤姐,又说:“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

他一心希望把这个丧礼办得风风光光,不丢贾家的脸就好了,所以特地嘱咐不要怕花钱。“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见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
 

凤姐还不敢立刻直接去拿这个牌子,只是看着王夫人。王夫人说你哥哥既然这么说,你就照看照看吧,只是别自作主意,有了事还要问你哥哥嫂嫂。这时,宝玉从贾珍手里接过对牌,“强递于凤姐”。有没有发现,凤姐还是没有自己拿,是宝玉塞到她手里的,这就是聪明的人。
 
所以,有时候我看《红楼梦》多了就看细节,觉得好好玩。就是对牌这一场戏,王夫人、凤姐、贾珍、宝玉几个人的关系,让你看到要如何做人做事。从这些极微小、极有趣的细节上看,王熙凤绝对不是那种放肆的人,她知道辈分、阶级、伦理,做事极有分寸。


03
 会独立思考  

拿了对牌就表示要管了,贾珍就问,你既然要管这个家了,要不要住在宁国府,你若过来住的话也很方便,我们收拾一个院落。王熙凤说不用了,那边也离不开我,还是天天来的好。贾珍听她这样说就只得罢了,又说了一会儿闲话才出去。
 
女眷散了,王夫人就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那凤姐说:“太太只管请回,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下面一段就是管理学了。

王熙凤面对这样的状况,也是千头万绪,不晓得怎么管,她连宁国府有哪些人都不知道。就像一个职业经理人刚刚接手一个新企业,连这个企业里的员工都不认识,所以王熙凤说要坐下来好好想一想。
 

王夫人和邢夫人走了,凤姐来到一所三间的抱厦里坐着,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该如何行事。你看王熙凤想到的是: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宁国府人多手杂,老是丢东西,而且还不知道是谁弄丢的,她觉得这是第一个要处理的问题;


“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每件事情归谁管,没有分派好,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互相推脱;


“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报账都是浮报,没有真正去核销;


“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责任没有大小之分,有人闲,有人累;


“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有些人太受宠,像老家人焦大,觉得有功于这个家族,每天不是喝酒,就是骂人,这种元老级的家人常常很难管。


“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王熙凤要掌理宁国府,这五件事情她必须处理好。王熙凤很快就要兴利除弊,进行改革了。
 
从这一回可以看到,《红楼梦》绝对不是一本不食人间烟火只谈儿女私情的书,而是一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深入记述的百科全书。

很多人喜欢读《红楼梦》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可是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们两个已经很久没露面了。《红楼梦》根本不只是写他们,只是借着这一对小儿女的情爱,带出了人世间复杂的生活层次和社会层次。
 

我一直有个很大的愿望,希望现代人能够从现代的角度去诠释《红楼梦》。一部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如果只在古代是伟大的,对现代人没有意义,就没有传世的必要。

今天读《红楼梦》,你仍然可以从中学到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人的教养有所思考,对政治有所反省与觉悟,这才是《红楼梦》更有价值的部分。
文章来源《蒋勋细说红楼梦》,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做商用,侵权删。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