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附中校长大声疾呼:家长们停一停吧,否则孩子就毁了

请您关注➤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作者/张克运

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


长大了,读初中了也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


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在读博士。


你看,父母也荣耀了,感觉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就是副处级干部,不到50岁就是正处级干部了,见到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孩子有出息。


然后,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了。


父母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想要的吗?


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


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01

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


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那么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过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


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我从这个例子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我把这句话送给各位父母,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


上天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会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


你记得这句话,“存在即价值”。



02

教育就像养花,需要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来。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


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快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


我说:“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高,比你漂亮,还考了一个好大学。”


她说:“当时我真的很着急,现在觉得很自豪。”


但是教育又最怕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完全撒手不管;另一种是按照自己心中的花去助长,而非花的本来木有和需求。


只有默默耕耘,才有静待花开的机会。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肥沃的土地,静心观察花的种类,再以此选择耕耘方式,再适度引导,除杂草、保丰茂。




03
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


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性。


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


  • 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 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


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定论,说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


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


从事物的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这些名校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198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


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120分左右的孩子,我们一样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04

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规律


为什么说要潜心育人?


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


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


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


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


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


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晚上11、12点基本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


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


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


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


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


没有,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


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是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但是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勤奋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


不要看到邻居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


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


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05
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准则

教育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


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哲学家怎么看待教育?最经典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


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赞同的点个【再看】,当你读完这篇文章时,希望你可以将它传扬出去,传播一些积极正面的信息,让世间多一点爱。

作者:张克运,男,现任重庆市第71中学校长,沙坪坝区十佳校长、优秀校长,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德育工作者。兼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项目培训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项目答疑专家、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教师、西南大学培训学院干训中心特聘专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教育培训项目评审专家、重庆电视台“今天教育”栏目教育智库顾问、重庆市家庭教育巡讲团优秀讲师。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毛主席诞辰126周年:毛主席,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三十六计》详解(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央台提醒:多吃肉多喝酒,多与异性交朋友,最少活过九十九
少年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无数人泪崩!
毛泽东个人简历,看完我惊呆了!(内含毛主席真人视频)
2020年,精辟到噎死人的语录,句句经典,字字犀利!
李清照十六次醉酒全纪录,好香艳!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合集
选一句古诗词来总结你的2019年,你会用哪句?
蒋勋:有一种孤独,叫做林黛玉
清华女子光裸演出,所有人都流泪了,值得一看!
中国千古对联大全,大智慧!
你几月出生,就是哪本书
四大名著别样妙解,笑后一声叹息!
世界最美的十大名诗,一生至少要读一次(附音频)
2019年终大总结(太精辟了)
一首诗轰动全球华人圈,让国人沸腾,西方沉默!
苏轼最脍炙人口的19首词,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北宋最好色的词人,勾引小尼姑不成,写下一首词却成千古名作
50幅雪景,50首雪诗,与你赏尽雪冬之美!
大雪茫茫一片白,梅花朵朵为谁开?
唐宋八大家:八种高度,八大智慧(附《唐宋八大家》合集)
你几月出生,你就是哪杯茶?(很准)
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合集
2019再见,2020你好!
年年一曲芳华,迟迟不肯放下
曹操最出名的三句诗:一句成酒鬼口头禅,一句成无数人座右铭
全套《春江花月夜》,美到心窝,听到心醉!
2020年的新词都出来了,句句经典,字字犀利,精辟!
儿子写烧给母亲的祭文,看哭了13亿中国人!
鲁迅写的失恋诗,让你从头笑到尾!
武则天最简单的一首诗,只有20个字,却霸气十足
真香!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爆红海外,看过的都说...
百家讲坛:《三十六计》合集
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合集
千古奇文,短短360字,把人性说透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