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勋:有一种孤独,叫做林黛玉

蒋勋 古诗词文欣赏 2021-07-31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蒋勋老师亲述音频 




01

 保有自我  


“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黛玉。”宝钗要过生日了,可这个十五岁的生日竟然由贾母亲自吩咐请客、演戏,黛玉当然有点不舒服,所以宝玉这天特地早起去找黛玉,找到她的房里。

“只见林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你看林黛玉的反应,她冷笑说:“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又在吃醋?林黛玉的生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排场。

林黛玉一直有种不安全感,作为孤儿,她一直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她总要证明自己是被爱着的。如今宝钗被重视了,她就觉得自己被冷落了。
 

宝玉就说:“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这样行,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儿。”宝玉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大家都很好,你有委屈,我就帮你解决了。一面说,一面拉着黛玉起来,去吃了饭。
 
“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这都是细节。因为宝钗是这一天的主客,戏是为她演的。可宝钗这种懂事的女孩,在这么多长辈面前一定要推让,最后没有办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
 
《西游记》是热闹戏,可我们知道宝钗绝对不是真的爱看《西游记》,她为的是讨贾母的欢心,所以“贾母自是欢喜”。

 
祖母疼孙子辈,干脆就把中间那一辈给略过去了!在贾母眼里,媳妇辈本来就应该服侍我们的,我干吗要请他们吃酒看戏!“说着,大家都笑了,黛玉方点了一出。”
 
作者没有讲黛玉点的是什么戏。黛玉也很聪明,心想宝钗、凤姐不是讨好贾母吗?看戏是我自己的事,我要点自己喜欢看的戏。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人能保有自我很不容易,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不顾别人就是自私,可作者却认为人其实没必要这么虚伪,推来让去的结果,看的都是别人喜欢的戏。
 

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系统,儒家的价值系统总是提醒我们要多为别人着想;可道家的价值系统却认为你如果没有能力让自己先活得很开心,你让别人的开心最后就是假的。

,一个社会如果儒家的东西太多的话,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委屈,大家都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
 
现在常听到有人这么说,我觉得儒家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黛玉在这里代表了一个非主流文化,就是大家不喜欢的人,因为她没有考虑贾母和别人想看什么,就点了自己喜欢的戏。作者非常微妙地点到为止。


02

 对生命的爱惜  


宝玉带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这里的人比较少,宝玉坐在一棵桃花底下“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小孩子读教科书从来不会“细玩”的,因为没有那么好看。正看到“落红成阵”,也就是书中景色最美的时候,“只见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这个画面实在太美了!


不细看,你不明白作者是有意在描写青春的某种渴望,就是花儿一定要绽放的那种感觉。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注意,这个动作非常动人,一个少年连花瓣都不忍践踏的时候,他的生命里就拥有了一种非常高贵的东西,那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和爱惜。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里缺少这种东西,所有的大道理都不能替代一个孩子不忍踩花这个动作的感染力。

宝玉“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我觉得初中课本真的可以选这一段,青少年一定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因为它是非常生动的生命情境。



这个时候,有人来了,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个时候来的会是谁,绝对不是宝钗,宝钗没有能力跟宝玉分享生命里最美的时刻。这个人一定是黛玉,因为他们有仙缘,都曾经是天上灵河边的生命。
 
宝玉“正踌躇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注意黛玉的打扮:“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行囊,手上拿着花帚。”这是后来在美术作品、戏台上最典型的形象——黛玉葬花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
 
读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青春是有洁癖的,青春是拒绝任何妥协的纯粹。

或许可以这样说,读这一段时动情到什么程度,说明你对青春眷恋到什么程度,大多数人读到这里会心痛,觉得这就是十二三岁时自己曾有过的感觉,希望能保有自己生命的洁净。

 
大观园是干净的,青春是洁净的,可是大观园外面那个大人的世界,是脏的、臭的。对黛玉来讲,世界上只有大观园这个地方干净,她决定要在这里埋葬自己的青春。这其中有很深的象征意味。
 
黛玉说:“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表面上是在讲花,实际上在讲她自己。黛玉对待生命的态度是非常绝对的,在她看来生命最后就是这样一了百了。


03

 自洁的孤独感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其实黛玉一直没有走,听到宝钗跟宝玉的笑闹声,可她还是要自己一个人凄凉地站在那里等,看到“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

 

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黛玉对宝玉的爱非常的缠绵,本来心中有恨,但当众质问又怕侮辱了他。

 

黛玉看“宝玉等进去闭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黛玉宁可自己孤独地品尝内心的痛苦。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常的便自泪自干的。

 

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他思父母,想家乡,受了委屈,只得用话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



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这大概是文学里面描写的最早的失眠症和忧郁症,黛玉一直就都是这样,晚上睡不着、睡不好,常常一个人闷坐,谁都不知道她的心思。


“质本洁来还洁去”,总比掉到沟里面去被那些肮脏的东西污染要好多了。这是黛玉一直以来的心志,她宁可毁灭,也不要沾染人世间的肮脏。



我们在旁边看着黛玉孤独痛苦,觉得不忍心,可是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完成。如果用另外的方式让她去活,她是无法活下去的。


《葬花词》让人碰触到很多东西,其中有对自己生命的眷恋,也有对身体上的洁净的坚持,归根结底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生命。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这好像在预告她自己的死亡,春天过去,百花谢完之时,也就是她容貌消失、红颜老死的时候。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春天过完了,青春的生命也结束了,是花在落,也是人在凋零。

 

我想这首《葬花词》,大概是中国古典文学里面绝美的文字,《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小说里夹了一首最伟大的诗。有趣的是,它单独抽离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非常完整、唯美的一首诗。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往期经典回顾


蒋勋解读 任志宏朗诵《前赤壁赋 》(上)
蒋勋解读 林如朗诵《前赤壁赋 》(下)
徐涛、蒋勋、濮存昕朗诵李白《月下独酌》
蒋勋、康震解读、李立宏朗诵苏轼《江城子》
《蒋勋说宋词》合集
蒋勋:放慢自己的步调,学会绕圈,找到生活美学的起点
蒋勋:为何人生万般苟且,苏轼却都一笑了之?
蒋勋讲“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上、中、下合集)
蒋勋:李白是我们困顿人生的一颗解药
蒋勋: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是怎样炼成的?蒋勋:什么样的李商隐,才会写出如此深情的无题诗?蒋勋:刘姥姥身上这5种智慧,读再多的书也学不到蒋勋:宝玉失意时读的这本书,适合每个陷入人生低谷的人
蒋勋:辛弃疾用一生诠释了“绝处逢生”这四个字
蒋勋 :如何靠“逆商”改变命运?他们的经历道出了真相
蒋勋:他顶着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换来影响后世的千古绝唱

蒋勋:薛宝钗幸好选妃失败,否则就是下一个武则天

蒋勋:命运是天注定,还是人选择?
蒋勋:人生最后的功课,就是跟自己的身体告别

蒋勋:如果人生也有四季,应该就是王维这样

蒋勋:成长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蒋勋:她18岁成名,38岁逃亡,49岁“改嫁”,一生放荡不羁

蒋勋:这位小众诗人只用一首诗就艳压全唐

蒋勋话东坡 01:苏轼一生中的3任妻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