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朗诵:方明 鲍国安 妍婷姝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今天咱们一起来分享苏轼一首非常著名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们先来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还不到40岁,大概39岁左右吧。那正是宋神宗熙宁八年,即公元1075年10月间。此时的苏轼升任密州知州,密州其实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他相当于任密州市的市长。苏轼在任密州知州之前,曾经担任杭州通判,相当于杭州市的副市长。再往前,他在中央和在地方都做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官。这次之所以来到了密州,其实核心的原因还是因为跟变法派意见不合。
我们知道啊,北宋最大的一个政治事件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有反对之,也有拥护之。对于苏轼和司马光这一派的人来讲,他们倒也并不是一味的反对变法,只是对于如何变法可能意见有所出入。但是当时宋神宗是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这也有它历史的合理性。所以包括司马光和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内的所谓的“旧党”人物,就遭到了排挤,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苏轼来到了密州做知州。一方面,苏轼此时的心情不能算好;另一方面,密州此地比不得杭州,当然更比不得开封,社会经济条件也不好,自然灾害频发。所以,他在此间创作的很多词,都能让人们感觉到“一舒胸中块垒”之意。
苏轼写这首词是有一个实际的缘由,密州这个地方啊,经常发生干旱,所以他和同事们常常去密州的常山祈雨,希望通过祈祷,老天爷能够降水降雨,缓解旱情。那么这次在祈雨结束之后,和同僚们回来的路上,在铁沟这个地方打猎,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词的题目。
“老夫聊发少年狂”。40岁还不到,当然不能算老夫了,这就是古人的一种自称。我们在很多的诗词、小说、散文当中都看到,古人特别喜欢自称老夫,这有点托大的意思,不过苏轼在这里用了老夫主要是为了衬托后面的少年狂。意思是说,虽然我岁数大点儿,可是我身上有一种少年的轻狂、豪放的劲头,核心是要落在这个“少年狂”上。因为这少年狂如果不说出来,后边一系列的词句所表达的内容,那劲头就有很大的减弱,所以这“少年狂”的“狂”字是全词的词眼,这应该和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是一个道理。
这个“少年狂”是怎么个狂法儿呢?作者说了,“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左手牵着猎狗——大黄,右臂上架着苍鹰。一看身上穿的是猎装,什么猎装呢?“锦帽”,纹饰着锦绣,身上穿的是貂皮大衣,价钱够高的,这就是一身猎装了。这一看就是打猎的范儿。同时感觉也不完全像打猎的范儿,因为后头跟了一句更厉害,“千骑卷平冈”。追随他的人,有一千兵马,这哪是打猎呀,这整个在练兵吧?所以“千骑”应该是一个夸张,言其多也,他们这一干人等,成百上千的人快马加鞭,一阵风的功夫就越过了山岗,这是说他们快马加鞭,席卷平冈,为了烘托那样一种尚武的、刚烈的打猎的氛围。
千骑卷完平冈了,那得动手打呀,打猎打什么呢?调子起这么高,后头往哪儿落呀?“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大家说,这“倾城”是什么意思?听说过有倾国倾城的貌,难不成说跟随他的是一千多的粉黛美女?当然不可能。有人也说这个“倾城”可能是指他的红颜知己,但是结合前面说“千骑卷平冈”, “千骑”和倾城应该是前后照应。那意思是说,看在大家伙倾城而动跟随我去打猎,我为了报大家这恩情,我给你们打一只大的。我不打这兔子,也不打这麋鹿,狮子老虎可以打。
“亲射虎,看孙郎。”这里其实是用了一个典故。我想啊,这密州再落后、再荒远,肯定也不至于有老虎,这里说的“亲射虎,看孙郎。”主要是展现一种气派。据说当年东吴的孙权打猎,骑马射虎,结果老虎真扑过来,这老虎扑过来就把这马咬伤了,孙权就落了马。要是一般人遇到这种紧急情况,那还不撒腿就跑啊,可是孙权是一般人吗?他不是。他虽然落马,前面是老虎,临危不惧,把手中的双戟投向老虎,这老虎居然让他给吓跑了。所以这一句可以看成什么呢?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知州去打猎这份恩情,今天我给大家亮亮我的本事,我要去射虎,让你们看一看,我跟孙权一样勇猛、刚烈。(《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这上片呀,就写到这儿了,上片写什么呢?写他打猎的气势,写他这少年狂,这下片是什么呀?下片就是英雄派了。“酒酣胸胆尚开张”,喝了点儿酒,可能还不是一点儿。英雄必然要有烈酒来相助,一番酒下了肚,“胸胆尚开张”,胆也壮了,心胸也开了,英雄的本色就展露出来了。所以我们说,苏轼的这个词从始至终写的都非常的有气派,酒气上扬,豪气凌云。“鬓微霜,又何妨”,我虽然年届不惑,世事多难,两鬓微霜,但没事儿,没什么了不起的,全白了都没事儿。为什么这么说啊?只要是英雄,青春永在身,这是毫无疑问的。上片不是用了个孙权打虎的典故嘛,底下又用了一个。这个典故啊,扎扎实实的用在了自己的身上。
汉文帝的时候,云中太守魏尚戍守北部边境,抗击匈奴有功,本来是立了功的。可是这魏尚啊,心眼儿也太小了,他上战表,虚报战功。比如说,本来杀敌一千,结果他生生报了1006人,你说你这何必呢。结果朝廷知后,汉文帝大怒,把他给罢了官。文帝身边有个大臣叫冯唐,他就劝汉文帝说,您这有何苦呢,您这不会用有功之臣呢,他虽然虚报战功,可他的功劳是主要的,您可以惩罚他,但不能把他的功劳全都抹杀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边防吃紧,您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惩戒为辅。汉文帝听了之后,从谏如流,就派冯唐持着使节去赦免了魏尚,依旧让他做云中太守。
现在你知道苏轼在下半阕为什么要用这典故了吧?为什么要说自己头发白了吧?为什么说自己喝点儿酒,胸胆尚开张了吧?他是想为国效命啊。别看我头发白了点,有什么要紧呢。人家当年廉颇还说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吧?你看我吃了那么大一顿饭,拿着刀枪上马还能打仗。更何况廉颇多大岁数,我才多大岁数,当年云中太守魏尚犯了错误,汉武帝还赦免他,让他继续为国建功立业,更何况我没犯错误,我既能做魏尚,更能做廉颇,我希望朝廷能派上冯唐这样识人之人来任用我。
“会挽雕弓如满月”,我将挽弓搭箭,望向西北,射下天狼星。咱们都知道,北宋的时候啊,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比较高,甚至超过了唐朝。但是啊,当时的北宋王朝受到了西夏和辽国的袭扰,他们解决这个袭扰的方式方法跟汉武帝不一样,汉武帝呢,以强制强,我靠我强盛的国力驱逐匈奴到漠北一带。北宋王朝不是这样,北宋王朝用掏偷银子来买和平,每年都掏银子供奉给西夏和辽国,所谓的贡献岁币,这是非常屈辱的。天狼星在古人的眼中就代表侵略者,在这首词当中,肯定是暗喻辽和西夏。如果朝廷用了我,西北方向的战事依然吃紧,我会全力效命,把我这弓拉的跟满月似的,向西北的侵略者射去!
所以我们说啊,这首词归根结底的主旨,是作者要宣泄报国的一腔忠诚和热心。这首词的风格非常的豪放、彪悍,跟以往的词风大为不同,以往的词是什么样的词啊?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晏殊的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柳永的词,“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起了还重睡”(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写的大多都是男情女爱的爱情体裁。那种词风是无比的温婉而且妩媚,可苏轼这首词,那是颇为壮观。
苏轼在给朋友的信里面说,我最近也写了一些词,赶不上柳永柳七郎那么别有风味。大家知道,柳永的词当年流传甚广,俗话说,“凡有饮水处,皆有柳词”。那意思是,只要有人扎堆的地儿,就在传播柳词。柳永的词大都是风流女子和风流才子之间的风流韵事,而我苏轼的词跟他不一样。苏轼在信里面说,前几天跟同事们在郊外打猎,收获很多,其中一个收获就我这首《密州出猎》。这首词不能让二八少女吹着小曲儿,敲着红牙板来唱,要“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与鲜于子骏书》,“忝厚眷,不敢用启状,必不深讶。所惠诗文,皆萧然有远古风味。然此风之亡也久矣!欲以求合世俗之耳目,则疏矣。但时独于闲处开看,未尝以示人,盖知爱之者绝少也。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荻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写呈取笑。”)。
可有一条啊,在北宋的时候,没有这么一胡子拉碴的关东大汉唱词的。所以苏轼说了,我这词“自是一家”,我自己成一派,那就是豪放派。大家可能会问,难道豪放派就都是这种豪放的风格吗,都是这种“千骑卷平冈”、“西北望,射天狼”的风格吗?其实不然。豪放这个说法,其实就是一个词汇,他其实不能够涵盖苏轼全部词作的风格。我们说苏轼啊,他的词创作不仅拓展了体裁主题,也拓展了手法,也拓展了情感。苏轼写了不少的乡村题材的词,他是中国古代词史上第一个用词来表现乡村生活的人,那这部分词你能说他是豪放派?比如说他写道,“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哎呦!喝点儿酒,走段长路,困得要命,当当当,敲这村里头的人家。给碗茶吧,你说那太阳这么高,渴死我了。这以前的词里怎么能表现这些。他还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写悼亡体裁的词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我们是这么理解的,在那儿女情长的婉约词之外,苏轼大大地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他用词来写那些在诗中可以写的所有的生活,这就叫以诗为词。同时呢,也用词来写自己作为一个士大夫的那样一种情怀。所以我们说这个豪放啊,这个词本身因为它局限性很大,但其实这所谓豪放词,我认为它是除了婉约之外,更能表现广大生活题材的那样一种词的境界。
大家可能还会问,为什么偏偏是苏轼第一个开始写这种豪放词和以诗为词呢?这个问题非常好。首先啊,苏轼本人学识非常渊博,知识面非常的广博,人生阅历又极为丰富,所以,传统词的这点主题和题材根本不够他用的。你想想,他这一辈子经历了多少大事、经历了多少坎坷,诗、词、文、书法、绘画、儒家、道家、佛家,他无不精通。广泛的阅历,丰厚的学养,使得他必然会对他接触到的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做巨大的改造,他也许不是有意的要改造词风和词的内涵,但是呢,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知识范围使他处处逢春。他一旦接触到词的创作,他就必然会拓展它的形式和内涵,这是个必由之路。
第二,也跟苏轼的个性有关。苏轼这个人咱们太了解了,个性很飘逸、放达,喜欢开玩笑。他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叫刘贡父(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这人跟苏轼一样博学、喜欢开玩笑。刘贡父啊,得了个奇怪的病,眉毛胡子都掉了,鼻梁啊,显得也没原来那么高了,有点儿塌。有一次吃饭,苏轼看他这怪模样,灵感乍现,脱口而出,老兄,你现在这副模样啊,好比《大风歌》所说,大风歌?他不是刘邦写的《大风歌》吗?没有《大风歌》写我这模样的。说有,您这是“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你说你这不是贫吗?不但贫,还有点损,好在刘贡父跟他一样贫和损,倒也没拿他当回事儿。就是咱们举个小例子说明,苏轼这个人喜欢开玩笑,性格比较洒脱。(《谐史》,“刘贡父晚年得风疾,须眉坠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一日与东坡会饮,各引古人一联相戏。子瞻遂言曰:“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坐中大噱。贡父默然无言,但感怆而已。”)
还有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苏轼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苏黄米蔡。大家都非常喜欢他的字,当时有一个官员跟苏轼不熟,很想得到他的字而不得,于是,委托了一个苏轼的朋友跟他说好,你只要给我弄到一幅苏轼的字,我就送你一只羊腿。朋友一看这买卖划算呢,可是有一样,你天天跟苏轼要这个书法作品,也不太合适。这个人非常聪明,他想了个办法,天天给苏轼写信,苏轼接到不就得给他回信,一回信,这可不就是一幅书法作品吗?于是啊,隔三差五的给苏轼写信,苏轼隔三差五的给他回信。他就把这信送给那位提供羊腿的朋友,他得到的羊腿就越来越多。
后来呀,不知道怎么的,苏轼的大弟子黄庭坚听说了这件事,就跟苏轼开玩笑说,老师啊,人家王羲之写字换来一群白鹅,现在人家拿你的字儿去换羊肉了,你这书信可以成为换羊的书信。苏轼这个人的性格啊,他不是那小心眼儿,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他这哈哈一笑过去了,那位还急着要羊腿呢。可赶上苏轼有一阵子特别忙,对方写了好多信,都没回信。可是这边儿接不到回信,羊腿就供应不上了,他赶忙让自己的仆人专门跑到苏轼的府上去说,我们家大人给你写了好几封信,您还没回呢。苏轼一听,哎呦!最近太忙了,真不好意思。赶紧拿出纸笔,正要把笔落在纸上,忽然想起黄庭坚给他说的这事儿。他缓缓地把笔放下,告诉这个仆人说,今儿个回去告诉你们家老爷,本官我今天不杀羊。你瞧瞧这苏轼啊,就喜欢逗闷子,是不是?喜欢开玩笑的人啊,他心胸是比较开朗,也说明了他智慧。
所以我们说啊,今天咱们读了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弄明白了好几个知识。第一,中国词史上的豪放词派是怎么来的。再一个以诗为词,这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豪放词派这个名称到底精准不精准?所有这些,通过今天咱们讲解,多多少少就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当然你要进一步的了解,咱们还得去读书,还得去看苏轼的一些作品。好,最后咱们再重新温习一遍这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您看此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