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罐头说采访系列第二期|在加拿大明星建筑和景观事务所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DSC设计罐头 DSC设计罐头 2022-04-21



「罐头说」是DSC设计罐头推出的视频采访系列之一。我们邀请加拿大顶尖设计院校的在读学生和在加拿大奋斗着和迷茫着的设计师分享他们的故事。现在,就请打开你的罐头,倾倒你的故事吧。



 

事实上,无论在学校里学习沉淀了多久,工作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加拿大景观和建筑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毕业后在哪里工作?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事务所?在加拿大工作后会面对哪些项目类型,与国内工作有何区别?

 

这一次,我们邀请了4位在温哥华明星建筑和景观事务所工作的设计师来谈谈毕业后在加拿大的工作经历和成长轨迹,以不同的视角和大家分享涉及到行业和个人发展的相关问题。



整理/编辑|Yuan

主编|Pengfei



孙文:16年UBC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就职于温哥华大型建筑事务所—MCMP Architects。


MCM是温哥华当地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且雇佣人数超过100人的大型建筑和室内设计公司,其项目类型涉及商业、住宅和总体规划。


Arkgo:19年UBC建筑系研究生毕业,作为Junior architect就职于温哥华标杆性小型建筑事务所—Revery Architecture。


Revery Architecture1982年成立于温哥华,是一家屡获殊荣的建筑、室内以及城市规划公司。基于对每个项目的独特文化理解和欣赏,Revery Architecture擅长各类文化设施建筑以及住宅/综合体项目。

田天:17年毕业于UBC景观设计专业,在本地一家以居住景观为主的设计事务所—Perry Associates工作,过去在上海和深圳有6年的景观设计经验。


P+A是温哥华一家拥有35年经验的多功能的景观建筑和场地规划公司,项目类型包括从场地设计到城市设计和新社区规划等。也曾获得许多协会的奖项,如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加拿大住宅建筑商协会等。

鹏菲:16年毕业于UBC景观设计专业,就职于温哥华本地的一家15人左右的明星景观事务所—Hapa Collaborative。


Hapa Collaborative致力于创造公共连接和宜居的社区,其项目类型包括小型纪念园,中型住宅景观,以及大型公共空间设计。




毕业后为什么留在加拿大?


鹏菲:加拿大对于学生拿工签的政策特别的友好,两年或三年的program毕业后可以拿三年的工签,之后有很多时间来慢慢考虑是否移民或者回国,可以做更多的打算和选择。




目前在做的项目以及体验?


Q大家毕业后分别有1到4年的工作经验,各自在接触着不一样的项目,做不一样的工作,可以分享一下目前在做的项目和在公司里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吗?


Arkgo:这里的公司对于年轻的设计师会想要看看你的定位,了解你喜欢做什么。在我刚入职的第一个月后,公司的两个设计总监就跟我一对一的interview,设计总监跟老板们问我喜欢做些什么,我对这个行业的向往是什么,然后公司能提供给我什么,以及我能带给公司什么样的价值。我觉得这体现了公司对年轻刚入职的设计师的用心。


The Butterfly 渲染图©2020 Revery Architecture


在这之后我主要参与一个集合性住宅项目,过程中穿插着一些小的设计,比如一个立面上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公司很敢丢给我去做,让我去发挥;或是下周的项目汇报,要求你要统统筹所有团队的图纸,统筹的工作也让你去试;甚至有一些很细节的,比如门或者排水系统,他也让你去做一下。在试用期中公司用心辅导你,愿意花时间跟成本让你去试试看,帮助你了解到自己的可能性。这些是我目前在工作上的体验。


SFU Sustainable Energy Engineering Building

渲染图©2020 Revery Architecture


Q当你刚接触真实项目的时候,一定对这些都没有任何经验,你是怎么学习的?是自己找书还是公司里有老师?


Arkgo:我觉得一家设计公司的设计主持人会直接影响到这家公司的文化跟价值,以及美学方向。所以我会认真是判断这个公司(的价值观)是不是跟我相似;价值的体现是有人带我,因为我觉得年轻设计师总是会有点慌,毕竟做个项目的钱并不是小数目,而且对建筑来说很多决策通常影响很大。所以我觉得一个好公司一定是公司有人好好地带你,很清楚的告诉你项目目标,你的任务以及我们希望看到什么。目前为止,我很清楚工作上方向,不是说我本身有多清楚,而是因为公司的文化就是上司、主管、设计总监都会带着你,这还蛮幸福的。不知道国内会不会是有这样的感觉?


Xiqu Centre 渲染图©2020 Revery Architecture


田天大的公司可能会分工比较细,小公司会让让员工自己去多尝试,然后可能会抛一个项目让他自己去做。但是大部分我了解到的还是会分组,将工作会细化,然后每个人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一直做擅长的事情。这个是我感觉到的一个区别。

 

前两年我还是Junior 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这边)工作内容和承担的角色与国内不太相同。首先可能因为这边的项目周期比较长,项目体量小,所以基本上公司都是一个人去负责一个项目,而不会有一组人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一个人去承担整个项目就会特别有压力,也会自己想去把担子挑起来并且在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好去完成这件事情。在国内的话,我印象中前两年大概我一直在画剖面、排文本,别的事情基本上不用操心。


Photo Credit: Kait Lilley Photography

Garrison Crossing Village ©2020  Perry + Associates


鹏菲:今年9月是我工作的第4年,目前在温哥华的一家15人左右的中型事务所—Hapa Collaborative工作。我觉得在工作第二年后自己更自信了一些,可能因为老板对我了解的更多,他会给我一些小型项目让我来带。当时也很忐忑,但是我觉得非常好一点的是公司非常看重“老带新”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种刚进入职场的新新人类很有帮助。


我找了一个很喜欢的姐姐来做mentor,她有很多construction和场地上的经验,这个是我非常欠缺的。有任何的问题我都会去问她,她会非常的耐心的给我解答。有时会她会主动说你可以看这本书去学习,教我如何去自己去找寻答案。公司老板也非常注重“老带新”的关系,他会经常会问我们这些一两年经验的职场新人说“你们没有得到你们应该得到的知识,有没有人来帮助你们”,我认为这点是这边一个很好的职业环境。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是和senior合作中他们发邮件会copy我,这样我就可以学习他们和甲方以及政府如何交流方式,我觉得这个非常有用。


Foot of Lonsdale Plaza ©Hapa Collaborative



“你要争取做那一个知道所有Information的人”


Arkgo:当你加入一个团队的时候,这边的公司基本上都会把你cc在所有的邮件里,所以聪明的人要去看上司是如何跟业主沟通的,毕竟设计师也是服务业,沟通上的技巧是要学习的。

 

孙文:我从毕业之后到现在,有一个一直在做的项目,做了将近4年了。从最开始进去后的工作就是普通的画图,建模、领任务。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我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多,也比较了解,就培养我参加会议。渐渐地我开始参加跟所有的consultants和业主的例会。每次我都会去参加,虽然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比如在会议上就提供信息,写会议记录,但是这些工作让我对项目整体信息就有了全面的掌控。你要争取做那一个知道所有Information的人,然后能跟到项目后期的一个人。


745 Thurlow © 2020 MCM Partnership I Architects



“设计师要和甲方就是要建立好一种互相信任的关系”


Arkgo:工作以后我觉得设计师需要具备的必要技能就是decision making,你做的决定可能不是最好,最完美的,但是你要想办法是找到最好的决定。有时候压力蛮大的。

 

孙文:这边做决策需要一层一层的批准,像现在我经常会面临施工节点紧张的问题,有时要求当下就要做决定,否则会导致施工暂停,产生额外费用。可是在没有得到甲方或者别的consultant的同意我不敢轻易地做决定,因为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需要很多的经验。其次我觉得这边的甲方很尊重设计师,他把你当做是专业人士。当你告诉他在目前 work flow正常的情况下,按照他提出的时间节点不太可能完成,甲方就不会强迫你一定要完成。因为他相信你作为专业人士提出的专业看法

 

策划|杜鹏菲 杨晓宇

拍摄|杨晓宇

剪辑|杨晓宇 杜鹏菲

特约嘉宾:孙文、Arkgo Chen、田天、杜鹏菲


Reference:

http://www.mcmparchitects.com/firm/

http://perryandassociates.ca/firm/

https://reveryarchitecture.com/

https://hapacobo.com/



The End


如果你想成为下一期罐头说的主角,

扫描二维码添加罐头君微信加入我们吧



更多文章


罐头说采访系列第一期|在加拿大UBC读建筑和景观是怎样的体验?


在加拿大TOP3的艺术院校艾米丽卡尔Emily Carr就读插画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重庆来福士饱受争议,萨夫迪在53年前设计的它才是让他一战成名也最具争议性的作品


多伦多城市里那些“隐秘的角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