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民【說文解字】系列(B)
閱讀往期:毓民【說文解字】系列(A)
閱讀往期:陶傑【妙語】輯錄(E)
說文解字【20】「補漏拾遺」。
從字面上看,「補漏」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執漏」或是「填補漏洞」,至於「拾遺」二字,是有典故和出處的。「拾遺」可以解作拾取別人遺下的東西,「塗(道)不拾遺。」出自《史記·孔子世家》。當下世界,那裡可以找到一個「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國度呢?「拾遺」也有「匡補闕遺」之意,即是採補缺漏遺佚。「拾遺」也是官名,「拾遺」是唐代「言官」,即是「諫官」,職司規諫朝政缺失。
說文解字【19】「還富於民」。
唐玄宗時代史官吳兢《貞觀政要·辨興亡三十四》的記載:貞觀二年,唐太宗與大臣一起討論前朝得失,唐太宗提到「還富於民」與政權興亡的關係:「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但使倉庫可備凶年,此外何煩儲蓄!後嗣若賢,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積倉庫,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說文解字【18】「義與不義,不可同負一軛」。
《聖經》哥林多後書6:14-18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撒旦)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神的殿和偶像有什麼相同呢?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 我要做他們的神,他們要做我的子民。」又說:「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 「我要做你們的父,你們要做我的兒女。」這是全能的主說的。 這段經文很多時候是用作解答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是否適宜結婚問題。軛是套在牛脖子上的曲木,用以拉動犁具犁田,有時會有兩個彎曲的軛,用兩條牛拉犁具。這時兩條牛若一向東、一向西,犁田工作就會很辛苦。所以《聖經》特別指出基督徒與不信主的,不要同負一軛,意思是不要共有婚姻生活,因其結果是痛苦的。
說文解字【17】「匪夷所思」。
「匪夷所思」是常用的成語,其出處為《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匪,非也,不也;夷,指法度,規矩,引申為「平常」的意思。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像的。 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不可思議」「異想天開」、「胡思亂想」、「想入非非」。
說文解字【16】「倒行逆施」。
「倒行逆施」的原意是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 語出《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說的是一個戰國時代伍子胥的復仇故事:伍子胥一家世代都是楚國忠良。楚平王聽信讒言,要殺伍子胥的父親伍奢,為了斬草除根,派人騙伍子胥和他的哥哥伍尚回國。伍尚明知道有殺身之禍,但他還是回去了;伍子胥不願回去送死,忍受了許多辛苦,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逃離了楚國,到了吳國。十多年後,伍子胥帶領吳軍攻入楚國的國都郢都。這時楚平王已經死了,伍子胥掘開了楚平王的墳墓,打開了棺材,拖出了楚平王的屍體,狠狠的鞭打了三百下,又在楚國範圍內搜捕楚平王的兒子楚昭王,實行斬草除根!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給伍子胥寫信,責備他報仇的手段太過狠毒。伍子胥回信說:「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我活在人世間的日子也不長了,就像是一個行路的人,天色已經很晚了,而路途卻還很遙遠,心急之下,就做出了違背常理的事情來)。
說文解字【15】「撚」字!
「撚」字其實是「雅言」,是古漢語,西漢劉安《淮南子》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亦有;《聖經》經文也是多處出現「撚」字。語言文字是約定俗成,古舊的字詞可以有新的解釋和新的用法。香港流行的潮語「撚」字無處不在,如「窮撚」、「毒撚」、「道德撚」、「耶撚」,連食肆都有「火鍋撚」(火鍋店)同「勁撚串」(串燒店)。「撚」字也是廣東「粗口」的借音字,同「??」,是名詞,指男性性器官,說話加一個「撚」字,很多時候是為了加強語氣或宣洩情緒,如「你做乜撚嘢」、「睇撚住」、「你好撚麻煩」、「今日好撚爂」、「冇撚用」、「玩撚完」、「大撚鑊」、「痾撚抄粉」、「語撚知佢」??。很多喜歡講「粗口」的人說什麼都可以加個「撚」字。
說文解字【14】「朋黨」。
歐陽修的《朋黨論》。歐陽修說:「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 朋者,偽也。」譯成白話就是:「大概君子與君子因志趣一致結為朋黨,而小人則因利益相同結為朋黨,這是很自然的規律。但是臣以為:小人並無朋黨,只有君子纔有。這是什麼原因呢?小人所愛所貪的是薪俸錢財。當他們利益相同的時候,暫時地互相勾結成為朋黨,那是虛假的;等到他們見到利益而爭先恐後,或者利益已盡而交情淡漠,會反過來互相殘害,即使是兄弟親戚,也不會互相保護。所以說小人並無朋黨,他們暫時結為朋黨,也是虛假的。」 歐陽修的《朋黨論》是回應政敵的批評,對於小人用來陷人以罪,君子為之談虎色變的「朋黨之說」,歐陽修不迴避,不辯解,明確地承認有所謂朋黨,但有君子與小人的「真偽」之分。「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用現代的政治語言來說,前者就是以道義相結合,講公是公非的政治團體,後者便是以利益相結合,狗搶骨頭,利窮則散的狐群狗黨!
說文解字【13】「弄權一時 淒涼萬古」!
這句話出自明代洪自誠的語錄體勵志作品《菜根譚》第一句「弄權一時,淒涼萬古」。全句是「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物」與「身」都是具體的存有,物以外之物,是指抽象存有的價值判斷,一般稱之為「道」,是物形體之外的本質與真理,此處所指的「身後之身」是死後的聲名,在聲名的好壞抉擇下,作自我行為的抉擇,不同於道家的「無身」,儒家的「無我」。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凄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久的凄涼。
說文解字【12】台灣諺語:「吃果子拜樹頭」與「割稻尾」。
「吃果子,要拜樹頭。」意思就是要我們不僅要有感恩之心,也要有感恩的行動。一個有感恩之心的人,才會飲水思源,與人為善。資本主義社會人人利字當頭,當然不會講什麼「吃果子,要拜樹頭」了。 「割稻尾」,亦即「割稻仔尾」是台灣鄉土諺語。意思是說人家把前面辛苦的工作如整地、播種、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水等都做好了,到收成的時候,你卻去搶著收割,接收成果,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READ MORE
說文解字【11】「行埋」。
根據中文大學中文系現代標準漢語與粵語對照資料庫,「行埋」的詞彙類別屬於動詞(字面意思則是走在一起)解作「行房」或「性交」。例句:「我哋兩公婆最近好忙,都好少行埋 。」至於「行得好埋」則是指關係密切,例句:「佢哋兩個最近行得好埋,好似會有啲搞作!」 廣東話「埋」字十分常用,配字成詞真是多到「族繁不及備載」,可謂花樣百出,例如巴士「埋站 」、發財「埋便」、「埋嚟睇埋嚟揀」,「埋(碼)頭」,「埋岸」,「拍埋」等詞語,都有靠近之意。還有:「埋席」即入席,「埋欄」即是合得來或者合拍,「埋牙」有大打出手之意,「埋尾」等於善後,至於「埋單」除了指結賬,還有死亡之意。「疊埋心水(等運到)」,「話唔埋(今晚會中六合彩哩)!」都係很多人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