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599】影像替代了閱讀
閱讀往期:陶傑【595】家教成禁忌話題
閱讀往期:陶傑【594】從嫁不出到不願嫁
閱讀往期:陶傑【593】修牆的問題
閱讀往期:陶傑【592】寫信
閱讀往期:陶傑【591】哄搶背後
許多家長擔心兒女不再閱讀,身處影像世代,機不離手,個個低頭,幾乎足不出戶,刻意要求兒女主動拿起書本,或以充公其手機和電腦作威脅,已經不太現實,何況家長自己也不能免疫。
鼓勵兒童閱讀,除了帶他們去圖書館,不妨多去電影院。圓方商場下周起將舉辦香港第一屆兒童國際電影節,是一個讓兒童放下手機,接近文學的好機會,電影本身就是當代的文學創作。帶小孩多看電影,除了可以彌補閱讀的不足,也有可能促其重拾閱讀,就像他們迷上《哈利波特》一樣。
成長和教育不能缺少文學,因為文學是薰陶情感,滋養心靈,啟發想像力的來源。但中國向來缺少兒童文學,中國人過去的文學根基都從背誦唐詩三百首開始,但是唐詩三百首的題材和內容,甚麼出塞、離愁、閨怨、貶官、各種悲歡離合,都為兒童所不能理解,而令中國的文學作品,在奇幻童話的領域大為失色。
但西方有深厚的兒童文學傳統,在《哈利波特》紅遍全球之前,童話故事如神仙保母、綠野仙蹤等作品,也是時代的經典,只不過《哈利波特》得全球化和高科技之助而如虎添翼,成為全球年輕人最多人共同的精神食糧。在時代趨勢之下,傳播文學的方式,必定以電影為首選,正如奧斯卡最佳電影《莫札特傳》將舞台劇作品搬上大銀幕之後,最大的成果並非電影公司的票房或者演員一舉成名,而是帶領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人由此領略莫札特的音樂,勝過一百年內所有音樂會加在一起的成效。
看電影如讀文學,口味也應該閒雜,不必一味追捧電腦特技的大製作,還有其他風格的小品都應該嘗試,譬如本屆兒童電影節上映的一齣一九七一年的《朱古力掌門人》,正好可以和二○○五年鬼才導演添布頓的版本對比,然後不妨問小孩「是不是沒有電腦特技,就表現不了童話場面?」也許他們會開始思考,整天捧着手機到底是為了甚麼?也許沒有手機,天也不會塌下來。因為四十多年前沒有電腦特技的時代,只要有藝術的匠心和造詣,從來不妨礙想像力的表達和創意。
但是有了科技,可以令古典作品歷久常新,十九世紀的童話作品如《愛麗絲漫遊仙境》、《小飛俠》等,依然吸引一代又一代兒童的奇想,並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變得過時。第一流的電腦特技和高清鏡頭,能令銀幕上的幻想世界更加纖毫畢現,栩栩如生,令人有親歷其境之感,正如本屆兒童電影節所設的VR「虛擬實境技術」體驗活動,或許這種技術在未來也能為電影所用,而大行其道。
科技的大潮流無法也不必違抗,因為科技可以是一個好的僕人,只要不奉其為主人,聽憑科技主宰,閱讀和創作文學就不會消亡。
所有專頁:【香港故事】【足球】【汽車】【音樂】【粵語】【now】
【陶傑】【黃毓民】【黃子華】【吳君如】【林敏聰】【李思捷】【周星馳】【黃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