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陶傑【803】奧斯卡變國際電影?

香港名嘴 2022-10-12

閱讀往期:陶傑【802】大學勿太計較排名


韓國電影《上流寄生族》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同時獲最佳外語片,打破傳統。不知何時起,「外語片」獎項名稱,改成了「國際電影」。


因政治正確主義,外語片的「外語」,Foreign這個字,先天有政治不正確色彩:外來,外語,外國人的定義,和本土、本國相對立,不符合左派政治正確的包容立場,逐漸,「外語片」無立足之地,改成了今日的國際電影。


但是另設「國際電影」的獎項,和奧斯卡獎本身,在邏輯上有問題。奧斯卡是美國電影獎,但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電影界不乏外來移民,傳統悠久,早在電影業發祥之初,差利卓別靈希治閣葛麗泰嘉寶英格烈褒曼等都是外國人,但他們主要作品被視為美國電影。


美國是一個國際社會,尤其是荷里活,許多外國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在美國闖出新天,實現美國夢,像出身台灣的大導演李安,奧斯卡獎本身就可以視為一個超級國際電影獎,從這個角度來看,另闢「國際電影」獎項,是畫蛇添足。


過去的「外語片」,開宗明義就是為了表現美國「英語霸權」以外的其他語言和文化,另外致敬,比甚麼「國際電影」的立場要清晰許多。但政治正確主義見縫插針,既然國際電影和最佳電影可以由同一齣電影榮獲,何必再分開兩項?既然任何語言的電影都能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則日後提名最佳電影,不必僅限美國,而應該向全世界公開。如此一來,奧斯卡不再是美國電影,變成最大國際電影獎,則全世界各地的「國際電影節」,還有甚麼立足之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